盧正華
吃了不能吃的東西,老師讓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
這個孩子是在老師和學校強烈要求下,被媽媽帶來看心理醫(yī)生的。孩子一米三左右,長得胖墩墩的非常壯實,穿了一件藍道道的海軍衫,一雙骨碌碌的大眼睛透著機靈。他一點兒都不怕人,進屋主動和我打招呼,對人也非常有禮貌,說話流暢,語言表達很準確。
我看不出什么異樣,只能問他們?yōu)槭裁磥硪娢摇?/p>
媽媽看了一眼孩子,說老師要求她一定要帶孩子來看心理醫(yī)生,要不就讓她不要去工作了,跟著孩子一起去上學,否則出了事他們負責不起。
我心想,一定是孩子在學校淘氣,老師開始熊家長了。問孩子在學校怎么淘氣了,老師這么找媽媽的麻煩?孩子看著我,認真地說他沒淘氣,就是在學校吃東西了。
吃什么東西了,讓老師這么生氣?紙、鉛筆屑、鐵絲、土塊、石塊什么的。我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起來,難道這個孩子就是兒童精神科所說的亂食癥?以前只是在書上看過,亂食癥的孩子不管什么東西,都會放嘴里吃。我看這個孩子,還不太像,就問他上幾年級了?孩子說開學上四年級。什么時候開始吃這些東西的?孩子記得挺清楚:第一次是從三年級,后來又有過三次。望著他那么堅決的眼神,我心里有數(shù)了。
吃考卷是孩子與老師的“斗爭”
他的問題可能不在亂吃東西上,這里面一定還有很多故事。我讓他詳細說說,這幾次是怎么回事。
他想了想,回頭看了看媽媽。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使了個眼色,把媽媽帶到了別的房間。等孩子確認媽媽聽不見我們說話了,才說:都是那個老師。他眼里涌出了淚花:她總是找我的別扭,無論哪個同學下課和我玩,只要有點什么事,她就總是說我。有一次,明明是同學弄濕了我的卷子,老師又批評我,我氣哭了,老師轉(zhuǎn)過身去的時候,我就把卷子撕了塞進嘴里,吃下去一點。
為什么想到這么做呢?孩子的回答挺有意思:我看見電視里演的就這樣,敵人要情報,那個八路軍就把情報撕了放嘴里吃。我就學他吃了??磥黼娨晞⒆拥挠绊懻娌恍∧?!
卷子好吃嗎?我接著問。孩子告訴我:一點兒都不好吃,不好往下咽,我就吃進去一點兒,剩下的都嚼碎吐了。有同學告訴了老師,老師來了,對同學們說:他啥都愛吃,以后你們有不要的東西就給他吃好了,不用理他。下課的時候,我的一些同學就過來問我,我有鉛筆你吃不吃啊?我有石頭你吃不吃???我一生氣,就把我同學的鉛筆擰碎了放在嘴里,其實沒有吃下去,老師就過來掰開嘴讓我吐出來。后來就把我媽找來了,回家我媽也把我一頓打。
說到這,孩子眼里滴下了淚。
那這次又發(fā)生什么事了?我繼續(xù)問。還是那個老師,那個該死的數(shù)學老師,她又在上課的時候找我的事,明明我作業(yè)交了,她非說我沒交,把我氣哭了,順手把同桌放在桌子上玩的一根穿了小石子的鐵絲放在了嘴里,把我的嘴巴扎出了血,老師害怕了,就把校長找來,說我亂吃東西。
孩子越說越激動,開始痛哭。我讓他哭了一會兒,問他:那咱們一起想點兒什么辦法處理這件事兒呢?
孩子嘟起了嘴,氣鼓鼓地說:我不知道,他們讓我看心理醫(yī)生,他們才需要看心理醫(yī)生呢!
我告訴孩子:大人有時候也不是全對的,包括老師。有些事情是他能跟老師說清楚的,有些事情需要大人幫助他一起去交涉,不過用亂吃東西的辦法去反抗老師,是很危險的。我會和媽媽談談,讓她來幫助你,好嗎?
孩子點點頭,擦了擦眼淚。
媽媽一味忍讓
跟媽媽的談話讓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是來京務工人員,當時媽媽在別人家里當保姆,是那個家庭幫她把孩子送到了現(xiàn)在的學校。
孩子剛來的時候很調(diào)皮,成績也不是很好,媽媽總是低眉順眼地和老師說好話,老師確實對孩子有些不公平的待遇,媽媽也知道,可不敢有說法。
孩子爸爸在外面干裝修,脾氣不是很好,她害怕他爸爸知道了和老師耍態(tài)度,人家萬一不要這個孩子了,那他就不能在北京上學了?;谶@個原因,媽媽總是忍氣吞聲,有很多該說的話也不敢和老師說,就造成了今天的狀況。孩子現(xiàn)在上四年級,問題越來越大,現(xiàn)在都需要找心理醫(yī)生了,她更著急了。
我先安慰了媽媽,說孩子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嚴重,不是什么亂食癥,他吃什么東西自己是能把握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問題需要進一步處理,也需要家長配合,和學校說明情況,否則孩子的問題解決起來還是有困難。我鼓勵她,下次帶爸爸一起來,共同商量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
捍衛(wèi)正當權(quán)利也是在教育孩子
第二次,一家三口一起來了,我們一起探討了孩子對城市的適應,以及學習狀況,特別強調(diào)了家長對孩子的支持,建議他們勇敢地和學校反映情況,捍衛(wèi)孩子的權(quán)利。這也是給孩子做個榜樣,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學習抬起頭來做人,對他的一生都很重要。
在我的鼓勵下,孩子的父母一起去找校長說明了孩子的情況。校長對他的老師進行了批評教育。老師也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這個孩子上的失誤,改善了對孩子的態(tài)度。校長明確表示,如果家長認為有必要,就幫他轉(zhuǎn)個班。孩子不愿離開同學,留在了原來的班。
經(jīng)過這個過程,孩子變成了一個非??粗刈约旱娜?。揚眉吐氣之后,變得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紀律。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都非常驚訝他的變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