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
摘要:如何組織、引導幼兒科學活動?如何讓科學教育活動發(fā)揮最大功效?我們從選擇有效的活動材料支持、有效地探究引領進行探索,使科學活動組織更有效。
關鍵詞:材料支持;引領探究
中圖分類號:G6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8-051-1一、有效的科學活動組織需要選擇有效的活動材料支持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便于自主操作的材料,利于體驗成功的樂趣。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是探索未知的基礎,在科學活動中我們提供給幼兒的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感知過的或觸摸過的材料,如:科學活動《小鼻子真靈》。我們?yōu)橛變禾峁┝松钪谐R姼鞣N有氣味的液體,如:醋、酒、辣油、香油等裝在留有小孔的瓶中,在猜猜、聞聞、說說后再倒出,驗證自己的感覺,充分讓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
2.選擇幼兒需要的與感興趣的材料,激發(fā)保持探索欲望。我們通過觀察、詢問和引發(fā)幼兒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來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例如:當在給女孩梳頭時,塑料梳子吸起了長長的頭發(fā),“磁鐵能吸東西,這塑料梳子也能吸東西嗎?”基于孩子們興趣,在經過與幼兒討論確定探究內容后,我們和幼兒一起設計,準備所需要的材料。通過讓幼兒自己來選擇材料和決定用材料干什么,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澄清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決問題,有利于科學活動開展。
3.選擇結構合理、具有探索價值的材料,為活動目標服務。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許多教師在投放操作材料的時候,往往只注意材料是否豐富多樣,而忽略了其目的性。幼兒在面對琳瑯滿目的操作材料的時候,可能就把他們當成了一般玩具玩了。因此教師應該針對幼兒實際情況,扣緊科學活動目標,為幼兒準備能激發(fā)他們操作欲望,并能通過操作能獲得一定科學經驗的活動材料,這樣才能使幼兒在活動中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啟迪。
二、有效的科學活動組織需要有效地引領探究過程
1.不可忽視猜測與驗證環(huán)節(jié)。猜想、驗證是探究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的前提,如我們開展了“穿越彎管”探索活動,“有趣的磁鐵”探索活動,在“沙中探寶”游戲中,幼兒先進行猜測,再帶著自己猜測進行操作驗證,發(fā)現用磁鐵很容易將沙中含鐵的物品找出,接著在再次設疑、猜測、在驗證中幼兒驚喜地辨別了磁鐵只能吸含鐵的物品,不能吸塑料、紙類物品。孩子猜測、反復實驗驗證,不僅拓展了幼兒探索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更讓幼兒從現象中感悟科學。
2.關注提問的技巧和方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探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科學探究活動組織成功的基礎,有人甚至將提問比喻為“教學的生命”。教師對幼兒提問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動態(tài)的、靈活的過程。
有的時候在提出問題時,幼兒們就會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教師并不馬上給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導他們把好奇心轉化為進一步探索的動力。鼓勵他們從多角度發(fā)現,每一種材料都嘗試一下,在充分感知操作經驗之后,讓幼兒共同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如在《穿越彎管》的科學活動中,幼兒發(fā)現比管子細的毛線卻無法穿過彎管。教師善于接過幼兒的“球”,提出建議性的問題:“想想、試試能否請一些小東西幫忙它穿過彎管?”在老師鼓勵下,幼兒大膽嘗試,發(fā)現小鑼帽等一些小的重物一下子就能帶著毛線穿過彎管,讓幼兒體驗到發(fā)現的樂趣。
有效的提問應依據探究的目標或原理設計提問,提問指向要明確,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引導幼兒逐步向探究原理邁進;在提問的同時教師更要善于“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通過傾聽收集來自于幼兒答案中的信息,了解幼兒是怎樣認識問題的,發(fā)現幼兒答案中有價值的信息,及時進行鑒別、篩選、評析,并積極加以反饋。
3.重視科學活動中幼兒的記錄。記錄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培養(yǎng)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與精神、促進幼兒知識經驗的自我建構具有獨特作用。幼兒學習記錄觀察和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對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沉與浮》活動中,我們不僅向幼兒提供各種物品,也提供紙和筆,引導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通過仔細的觀察記錄下每種物品放到水里的變化,并自己用方法表示物品浮在水面上和表示物品沉到水底。雖然幼兒畫畫的水平有限,但是他們會抓住物品的某一明顯的特征來畫,邊觀察邊記錄。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觀察結果并不相同,這時引導幼兒對記錄表上有爭論的物品再次進行探索,引發(fā)了幼兒深入探究的欲望。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法為每個幼兒搭建起自主的舞臺,孩子們在建構知識的同時,更建構起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使原本不斷重復的枯燥學習富有了主動性、趣味性。
4.提供寬松、參與式的交流平臺。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交流有著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交流是科學活動中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交流中教師要善于傾聽,真正理解和包容幼兒的不同觀點,并通過及時且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反饋,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為幼兒提供一些新線索,使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思考與行動,保持探索的信心。
幼兒充分經歷了科學學習中猜想、假設,探索、驗證與發(fā)現,交流與討論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推動、促進了活動的發(fā)展,使得科學活動的組織實現了應有的教育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