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亨
摘要:《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是土木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讀圖和繪圖技能。本文針對《土木工程制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有機結合、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方法;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021-02
一、引言
《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是土木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研究繪制、閱讀工程圖樣的理論和方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讀圖和制圖技能,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以及相關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尚未接觸到專業(yè)知識,對土木工程專業(yè)也不甚了解,且缺乏必要的空間想象力,如何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繪制、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已成為我們面臨的難題。因此,積極研究與探索《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讀圖、繪圖能力的提升和土木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弱。《土木工程制圖》課程通常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授課,而對于剛進入高校的大一新生[1],在由中學時代以數學幾何為主的學習轉化為投影法為主導的制圖語言的學習時,有些學生由于平面慣性思維無法一下子建立起立體思維,空間想象能力弱,對點、線、面的空間位置關系判斷得比較困難,尤其缺乏三維空間體和二維平面圖之間的轉換關系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制約了他們的學習效果,甚至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教學手段的不完善。《土木工程制圖》教學通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或多媒體教學。傳統(tǒng)教學指教師以板書教學為主,并輔以一定的掛圖、模型來組織教學的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需要通過手工完成大量板書和板圖,盡管教師的工作強度很大,但是課堂教學信息量卻很少,表達形式也很單一,教學效率不高[2]。多媒體教學采用課件形式描述出集聲音、文本、圖形圖像、動畫于一體,生動逼真的立體模型,增強了幾何圖形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但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過大往往讓學生無法把握重點,且課件的聲音、動畫等效果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多媒體教學通過點擊鼠標模型就出現在學生面前,對于繪圖過程中的嚴謹也無法體現。
3.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欠缺。《土木工程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由于計算機繪圖重要性的凸顯,大部分高校強調了計算機繪圖而忽視了手工制圖這一實踐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對工程圖樣的表達方法、制圖標準、讀圖和繪圖的基本技能等相對欠缺,感受不到平面圖形空間實物化,影響了學生的設計構思和表達的綜合素質。
三、改進措施
1.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利用一些模型、實物、多媒體技術等精講與學生空間思維有關的內容。如在“畫法幾何”的教學過程中,可將講解的重點放在三面投影展開圖的形成,點、線、面的空間分析,建筑形體的表達方法,軸測投影作圖等方面。在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中,避免過多的講解純理論的內容,并將復雜內容進行簡化,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應怎樣想、如何做。同時,各部分內容難、易穿插,有機融合。
為了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教學過程中宜講、做結合,且重點還須多做。如先通過投影分析的案例講解,引導學生根據投影圖形成原理,想象出形體的空間形狀,并按其作圖順序,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案例對應的知識點所需的基本圖示原理、思維方法、作圖要求。然后,讓學生做一些經過精心設計好的能提高空間想象力的項目,經過由平面到空間思維的反復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有機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課件來展開教學,而應與板書分析、身邊的直觀教具緊密結合[3]。傳統(tǒng)《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是依靠教師的板書、板圖加上空間思維,學生的學習主要靠課本和習題集[4],一些復雜的結構構件和建筑模型很難具體完整地表達在學生面前,加上學生在制圖課程學習階段還未學習結構和力學課程,過多的理論講授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而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形式多樣,形、聲、光結合,所以多媒體課件在《土木工程制圖》課程中用于形象信息的傳遞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其可以使抽象難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變得形象具體[5-7]。但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初學者,學生無法在一個信息量很大的PPT頁面上分辨出哪些信息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對頁面的內容做好區(qū)分,尤其是對重點、難點內容應進行著重分析、舉例,并利用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互補性,把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思考、想象,才能真正發(fā)揮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效果。
3.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锻聊竟こ讨茍D》是一門理論嚴謹、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要求學生掌握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因此,單純的理論教學很難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具有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能力的目標,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學生只有經過一定的制圖的訓練才能掌握繪制和識讀專業(yè)工程圖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圖和繪圖能力,可以給學生提供若干套完整的圖紙,通過手繪和計算機繪制訓練,提高學生的識圖、繪圖及動手能力。在選擇圖紙的時候,應針對一年級學生還未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圖紙給予學生訓練。此外,教師可以選擇在某些課時帶領學生在學?;蚋浇慕ㄖさ剡M行實景教學,學生有問題教師在現場解答,并及時向學生介紹行業(yè)的新標準、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充分發(fā)揮理論聯系實際的授課效果,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對專業(yè)要求的進一步了解,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學生是否能正確識圖與繪圖,是衡量《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對于每一位任課教師而言,通過自己的傳授,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是他們的夢想?!锻聊竟こ讨茍D》課程是土建類一門比較復雜的專業(yè)基礎課,它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因此,為了使學生通過《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的學習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識圖與繪圖能力,我們應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與探索,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通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使教學工作不斷增添新的活力,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龍銳,陳宜虎.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效果[J].高校論壇,2013,(6):42-44.
[2]祁佳睿,劉煜,倪國葳,宋曉勝.多媒體教學在土木工程制圖中的利與弊[J].中國校外教育,2009,(8):98.
[3]陶旭升,張怡.《建筑制圖》教學中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0,(3):143.
[4]王紅,梁博,趙成剛.畫法幾何和工程制圖立體化教學體系的建立[J].時代教育,2010,(6):75-76.
[5]陳曉霞.土木工程制圖CAI探索[J].山西建筑,2009,(32):201-202.
[6]王法武.《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8,(24):259-260.
[7]張程博,裴紅艷,張靜.對《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思考[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1,27(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