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燕 林丹玫 林元 許金榜
(福建醫(yī)科大學教學醫(yī)院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婦科,福建福州 350001)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合并不孕癥的患者經治療后,部分可自然妊娠或應用促排卵藥物排卵并妊娠。但是,內異癥影響卵巢功能,使部分患者黃體功能不良,胚胎停止發(fā)育的發(fā)生率增加。本研究在孕早期對內異癥患者行孕酮治療,探討其對內異癥患者自然妊娠結局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治療后成功受孕的內異癥患者120例,均為自然或應用促排卵藥物排卵并自然受孕的宮內單胎妊娠者,將其按首次就診日期隨機分組,單日納入A組,雙日納入B組;取同期一般資料相似的正常宮內單胎妊娠孕婦100例為C組(對照組)。定期測定3組孕婦的血清孕酮(progesterone)水平。A組中孕酮水平低于15 ng/mL者應用孕酮治療,并根據(jù)血清孕酮水平調整孕酮劑量。3組孕婦均無吸煙史,排除內分泌疾病及其他內外科合并癥,排除巨細胞、弓形蟲、風疹、單純皰疹感染,排除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陽性者和子宮異常、染色體異常者;孕婦丈夫精液常規(guī)檢查結果基本正常。
1.2 方法
1.2.1 孕周的確定 月經規(guī)律者根據(jù)末次月經時間確定孕周,月經不規(guī)律者根據(jù)排卵監(jiān)測、基礎體溫監(jiān)測、B超測孕囊等方法聯(lián)合確定孕周。
1.2.2 觀察指標 從孕5~5+6周開始監(jiān)測,每周測定孕婦血清孕酮水平至孕12~12+6周;孕7周開始行B超檢查,自發(fā)現(xiàn)心管搏動后每4周復查B超至孕12~12+6周。
1.2.3 治療方案 監(jiān)測血清孕酮水平,調整孕酮的用量,當A組孕婦的孕酮水平維持在20~30 ng/mL后逐漸減少孕酮水平用量,最終停用孕酮水平。
1.2.4 妊娠結局的觀察 胚胎停止發(fā)育:于妊娠7周后行B超檢查未見心管搏動,2周后復查B超仍無心管搏動者即確診。電話隨訪中晚期妊娠的結局。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與最小極差法兩兩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組和B組孕前的基本資料 A、B組孕前資料不孕年限、術中r-AFS分期、術后用藥及妊娠距手術時間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各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各組孕婦的年齡、孕次、產次、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shù)(BMI)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各組孕婦血清孕酮水平比較 A、B組孕5~5+6周時的孕酮水平低于C組(P<0.05),A組和B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應用孕酮治療后,A組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孕6~6+6周始A組的孕酮水平和C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B組的孕酮水平低于C組(P <0.05);孕10~10+6周始,3 組孕婦的孕酮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2.4 各組孕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B組孕婦的孕早期胚胎停止發(fā)育發(fā)生率較高,A組和C組胚胎停止發(fā)育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組孕婦的稽留流產、死胎、胎兒畸形、早產等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1 A組和B組孕前的一般資料 (n,%)
表2 3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表3 3組孕婦孕5~5+6周~孕12+6周的血清孕酮水平比較(ng/mL)
表4 3組孕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n,%)
內異癥可影響卵巢功能,內異癥患者多有卵巢甾體激素水平紊亂,且多伴黃體功能低下,孕酮水平較低;從解剖學角度看,內異癥病灶在腹腔內種植,造成卵巢皮質破壞;內異癥可能還通過改變腹腔內環(huán)境,對卵巢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引起雌孕激素的代謝紊亂。針對內異癥的治療也可影響卵巢功能,米非司酮有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的危險性[1];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剝除術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卵巢組織丟失,部分患者術后應用的治療藥物如醋酸曲普瑞林、孕三烯酮等,也可抑制卵巢功能的作用。
孕酮在促進和維持妊娠中非常重要:(1)孕酮具有免疫保護功能。正常孕婦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經抗原刺激后分泌的細胞因子以Th2型為主,而早期自然流產患者以 Th1型為主。孕酮可以抑制PBMC產生Th1型細胞因子,使Th1/Th2比值減小,有利于妊娠時母胎的免疫耐受,對胎兒繼續(xù)生長發(fā)育起保護作用。孕酮誘導的封閉抗體(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在維持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Szekeres-Bartho等[2]認為,PIBF通過減少 IL-12的產生、降低 TNF-ɑ的水平及NK細胞的活性等而抑制Th1型細胞因子的表達,導致Th2型細胞因子趨于主導地位,從而維持妊娠;(2)孕酮可抑制子宮收縮。Zakar等[3]報告,孕酮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后,激活配體,抑制編碼收縮相關蛋白(CAP)基因的表達,使子宮處于靜息狀態(tài),從而防止子宮將胚胎排出,起到保胎作用;(3)孕酮還可通過提高母體血糖水平而增加胎兒胰島素的分泌,從而促進胎兒生長。
孕期人體孕酮來源于卵巢黃體以及妊娠滋養(yǎng)層細胞。孕早期孕酮主要來自黃體,孕6~8周時,胎盤開始取代黃體,黃體分泌的孕酮量逐漸下降;妊娠8~10周后,胎盤合體滋養(yǎng)細胞是產生孕激素的主要來源[4]。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孕5~5+6周時內異癥患者(A、B組)的孕酮水平明顯低于 C組。孕10~10+6周之前,B組中的血清孕酮水平逐漸升高,但仍低于A組和C組。孕10~10+6周時,3組孕婦的血清孕酮水平基本相近。比較3組孕婦的妊娠結局,B組胚胎停止發(fā)育發(fā)生率較高(11.7%);3組孕婦的中、晚期妊娠結局,如稽留流產、死胎、胎兒畸形及早產的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內異癥自然妊娠的孕婦,及時檢測血清孕酮水平、及時補充孕酮,可以降低胚胎停止發(fā)育的發(fā)生率,推測孕5~10周可能是補充孕酮的最佳時間。
[1]張愉,惠寧.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16-18.
[2]Szekeres-Bartho J,F(xiàn)aust Z,Varga P,et al.The immunological pregnancy protective effect of progesterone is manifested via controlling cytokine production[J].Am J Reprod Immunol,1996,35(4):348-351.
[3]Zakar T,Mesiano S.How does progesterone relax the uterus in pregnancy?[J].N Engl J Med,2011,364(10):972-973.
[4]Tuckey RC.Progesterone synthesis by the human[J].Placenta,2005,26(4):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