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
內(nèi)容摘要:周作人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社會處于新舊交替、急劇變化的時代。他的人生苦和樂與所處時代有關(guān),這也造就了他的散文沖淡閑適的藝術(shù)風格。他的散文中的這種平淡自然的閑適風格,需要我們深入去閱讀,才能體會到其別樣之處。
關(guān)鍵詞:周作人 散文 閑適性
后人將周作人看作是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的宗師,其散文作品中有不少都是經(jīng)典之作。沖淡閑適是周作人散文的顯著特點,也是他一生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追求,奠定了他的散文基調(diào)。在他散文創(chuàng)作前期,“五四”期間很多人內(nèi)心都是狂熱而焦躁的,他的散文以沖淡閑適來慰藉心靈;而后期他又因為失足而有著很大的心理之痛,他為了獲得心理平衡而用沖淡閑適來實現(xiàn)。因為其沖淡閑適的散文風格很明顯,其文風浮躁凌厲的這一特點被弱化了,其散文更加平和而不顯露鋒芒。有人說周作人沖淡閑適的散文風格有著“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美學特點。閑適這一美學內(nèi)容因為周作人的散文而變得具有了新的意義,這不是一種單純的清逸,而是在閑適之外藏著苦澀。周作人一生的苦樂都用樸質(zhì)而凝練的散文語言抒寫出來,讀之易,想之難。品讀起來令人感覺深厚雋永,值得細細咀嚼。但是,從周作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生涯來看,成就最大的還是屬于那些具有沖淡特色的閑適散文。
從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來看,周作人的閑適散文具有獨特的地位,這類散文有著超高的見解,而且思想性和穿透力都很強。實際上,作者用散文來表現(xiàn)生活中的經(jīng)歷,行文沒有限制,內(nèi)容十分廣泛,還可以表達詩歌和小說所不能理想表達的東西。散文沒有小說的嚴肅,也沒有詩歌的華麗,也沒有話劇的沖突性,它的平凡使得散文難以讓人印象深刻。普通人也很少將思想表達當做散文的主要作用。不過周作人卻十分重視散文的思想性?!拔乙恢辈幌嘈抛约耗軐懞梦恼?,如或偶有可取,那么所可取者也當在于思想而不是文章。(《苦口甘口·自序》)”周作人的散文就如他所說的那樣有著深厚的思想性,舒蕪先生對他也有很高的評價,并認為周作人散文因為其文化思想意義而高于當時的一般水平,他的散文是我們應該繼承的遺產(chǎn)。只有魯迅和周作人才能稱之為五四以來新文學家中的思想家,雖然兩人思想不同,變化也不一樣,不過都對社會有著重要的思想影響。
這一特征在周作人描寫民眾日常生活的小品文中有著突出的表現(xiàn),例如《喝茶》、《北京的茶食》等等?!侗本┑牟枋场肥菑淖髡?924年在東安市場舊書攤買到《我的書翰》寫起,對東京的茶食進行了細致描寫,由此談到自己的北京生活,并寫道自己不喜歡山寨的中國貨。盡管這樣的語言讓人覺得有“遺老”氣,可是他還覺得不夠落伍,又進一步寫了西四牌樓的異馥齋那種焚香靜坐的生活幻想。不過,當我們讀到文章結(jié)尾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庸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練愈好??蓱z現(xiàn)在的中國的生活,卻是極端地干燥粗鄙?!蔽覀円裁靼琢俗髡卟⒉皇窃诹魬龠^去的“遺老式”的生活,也體會到了他的散文的真正奧妙。這是一篇十分平常的散文,整個文章沒有刻意做作,就想隨談那樣信手而得,語言也不華麗,道理也不宏大。不過卻在閑適中娓娓道來,以不經(jīng)意的心態(tài)點出了生活的真諦,有種舉重若輕的好處。他的散文之中,無不體現(xiàn)出他以關(guān)心和寬容來對待民眾的休閑玩樂,在無形間令人心懸若動。
實際上,傳統(tǒng)中國人骨子里認為休閑、娛樂、游戲是不務正業(yè)、和酒色財氣的不待人召見的世俗之事,很少有人對此有正面的評價。因此,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喜歡娛樂、游戲,不過卻不敢去做正面的辯護。另外,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政局動蕩,民族危機日益加重,與國家安危相比,談論閑適似乎是不合時宜的。不過,周作人卻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人生中的休閑和娛樂不是一種可要可不要的東西,它和人的尊嚴、和諧、自由密切相關(guān)。人在生活中既不能過于實際,也不能過于功利化,人的非功利精神需要應從人的發(fā)展和社會文明角度來解讀。人之所以喜歡游戲、游山玩水、吃好點心,就是因為人要有意義地活著。要存在就要吃飯干活,不過,生命需要有別的點綴才會有生機、有意思。如席勒在《審美書簡》中所言,人因自由而游戲,因游戲而自由?,F(xiàn)實的壓力讓人不得已將自己當成生存工具,但人又不等同于工具,他們很想脫離分裂的生活,想抬頭呼吸自由之氣,而娛樂和游戲滿足了人的這一需求,讓世人不至于總是在世俗的功利中蠅營狗茍,幫助人回歸生活本身。人們通過娛樂游戲來感受快樂,感受生命本身的快樂,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煩惱、挫折、算計。這種快樂、自由的解放感在生命體驗中既能夠使人不再被異化,也能夠讓人感受到尊嚴感。所以,這是一種難得的、愉快的生命體驗。有的人認為這種體驗是刻骨的,它對人的尊嚴的維護和生活本身的豐富性的維護有著重要意義。故而我們可以肯定周作人的這種高遠而超前的境界。
周作人善于在人們忽視的生活中真切關(guān)懷普通人的生活,他的散文因而也變得更外動人,也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閑適境界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很濃的精神品味。有的人認為他的散文具有玫瑰花的美,而有的人則認為作為一個具有豐富學識的大學者,怎么不去隨大流去談論民主、自由、人權(quán)等時代主流問題,卻鐘愛于寫些不高深也不受人追捧的閑適小品文?例如當時的人們對鬼神很是信仰,這也被人們視作是迷信、教育問題,對于民眾為什么那些相信鬼神的根本原因很少去探究??墒?,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周作人卻大談鬼神話題,例如《文藝上的異物》、《水里的東西》、《鬼的長生》等等。他十分真誠地告訴人們鬼神信仰背后飽含著人情,人談鬼就像人在談心一樣。盡管他對靈魂一說持有懷疑,但是他很了解那些對死后的生活充滿希冀的人的心情。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讓人不再恐懼死亡,還能在有生之年感到一些安慰。盡管那些生死之傳說都是些無聊的思想,可是卻對人的善與美表現(xiàn)得很真。周作人自己不相信鬼,但是卻很同情生活中那些迷信鬼神的人,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懷!也是多么具有人情味的思想!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中國里的儒家用很理性的態(tài)度來否定鬼神問題,但是儒家對鬼神之事存而不論的辦法并沒有讓人們走出精神困惑中,也不能讓民眾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盡管周作人不信鬼神,卻能在自己的散文中從人的死中看出鬼神信仰背后的人性和人情,由此寫出鬼神信仰中的人情美,我們對他的這種睿智感到佩服。周作人能夠從那些感人的閑適小散文中寫出大文章來,可以說是周作人閑適散文給我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周作人以沖淡閑適的散文寫出了自己的美學風格,其文不矯飾、感情自然、思想講究。他的散文情感沖淡,其閑適風格讓讀者的心靈受到了豐富的滋潤。而他的散文也不是純粹的閑適,而是看徹生死的豁達,其中固然也有無奈的人生悲哀。但是正是這種憂郁的閑適,讓他有閑貌而無閑意,隱約暗含心中之苦。而這種閑適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評價,即“雖有妍思,不掩蕭瑟”,這也是最為恰當?shù)囊环N評價。
參考文獻:
[1]鐘叔和.周作人散文全集·前言[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英)卜立德,陳廣宏譯.一個中國人的文學觀——周作人的文藝思想[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汽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