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WU Qing;吳寶軍WU Bao-jun
(①西安空軍工程大學,西安 710038;②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西安 710048)
(①Xi'an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 710038,China;②Xi'an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從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yè)便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且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逐漸成為體育強國的過程中,大學生體育志愿者在我國賽事中的作用也逐漸明顯與清晰起來,這就為研究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現(xiàn)實的必要性。
總體來講,大學生體育志愿者具有的特點包括了參與活動的自愿性、工作付出的不圖回報性以及為公益性事業(yè)奉獻出自己非工作范圍內(nèi)的服務與資源等的特點或是基本的特征,是一種具有較強的自主性與利他性的行為,其精神的本質(zhì)與核心便是奉獻的自愿性。大學生體育志愿者多是由學校以及競賽組織統(tǒng)一招募并且共同管理的,由于這類志愿者仍是在校的大學生,所以其仍需要高校的監(jiān)護與管理。
高校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的管理包含了對于志愿者的招募、選拔、培訓管理以及后續(xù)的考核與評估等相關步驟的實施,相較于社會上的其他類型的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的管理具有自己的特點,包括:管理組織都是由學校的團委組織來實施,具有較強的校內(nèi)管理特點;由于大學生志愿者通常只是為了當期賽事而招募選拔的,所以其管理工作便具有明顯的臨時性以及短期性;最后,由于大學生志愿者不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所以高校要在賽事開始之前配合相關的機構(gòu)組織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培訓與教育。
但是對于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管理模式仍是采用傳統(tǒng)的指令管理的模式,極大地忽視了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一切的培訓與教育都是為了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業(yè)務能力以及服務質(zhì)量,所以篩選與選拔的過程都具有極高的嚴格性,并且由于專人專項負責的體制使得志愿者在整個過程中都處于絕對的服從地位,基本沒有對工作類型的選擇權或是對管理工作提出建議的機會,嚴重抑制了大學生的活力以及個性的發(fā)展。
2.1 領導重視 綜觀各屆成功舉辦的運動盛會中對于志愿者進行管理的經(jīng)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領導的重視是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與前提,高校的重視以及幫扶是志愿者提高業(yè)務能力以及改善服務質(zhì)量的后盾,對于激發(fā)大學生的服務熱情以及服務意識有著根本性的決定作用。
為此,高校的領導便要意識到本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工作是一項光榮的任務與工作,是院校開展政治工作的新型載體、新型平臺也是提升院校聲譽提升院校形象的機遇,只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志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積極作用,才能夠從根本上為志愿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時也要高校的領導能夠成立起一支專門的隊伍,對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進行管理,建立起明確的責任制,確保志愿者的培訓以及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為志愿者的培訓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為了表示校領導的重視以及高校的關注,相關的領導可以通過深入培訓一線的方式來鼓舞士氣,了解學生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院校的關懷以及領導的重視,提升自身的榮譽感以及服務的動力。
2.2 黨團主導 黨團是我國高校的重要管理部門,在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黨團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為了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管理水平,需要高校組建起自己的黨團,專門負責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以及管理工作,為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與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領導作用以及思想保障。
黨團的存在能夠通過新形式以及新方法的采用將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起來,形成紀律嚴明以及高效規(guī)范的志愿者隊伍,同時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使命感以及榮譽感,進而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歸屬感,增強大學生的士氣,使得大學生志愿者自覺樹立起良好的形象以及強烈的服務意識,自覺地提高服務水平。
2.3 提供保障 高校在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管理過程中除卻鼓勵與培訓之外,還要關注大學生的生活,為大學生提供生活保障以及精神關懷。①政策層面的關懷可以通過對志愿者進行教學安排、考核評價以及后期服務等方式來為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證志愿者的培訓工作能夠有序進行;②資金層面的支持,高校不僅要保證有充足的培訓管理隊伍的運作資金,還要保證有充足的培訓資金,使得大學生的培訓工作能夠得到長足的發(fā)展,進而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動力以及熱情;③心理層面,高校要注意配備相關的心理咨詢團隊以及心理咨詢導師,使得大學生志愿者在培訓期間的相關心理層面的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不僅是為了志愿服務活動進行,更是為了學生未來的成長,保證學生通過志愿者的培訓不僅增長了技能,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水平,更促進了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以及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建設。
2.4 大力宣傳 現(xiàn)代溝通交流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高校擁有了更多的可用的宣傳平臺以及宣傳手段,高校需要在招募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各類平臺與途徑,通過相關主題活動的開展以及模范典型的帶動,提升宣傳的力度,為志愿者的招募以及選拔營造出相應的氣氛,引導學生重視志愿者的服務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同時,高校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網(wǎng)絡平臺,專門為志愿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供機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保證志愿者擁有快樂積極的心態(tài),還能夠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相關的后勤服務等活動中來,提升志愿者的宣傳帶動作用,進而擴建大學生志愿者的隊伍,形成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雖然為了適應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大學生作為志愿者的熱情,高校應該在堅持宣傳與鼓勵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志愿者的管理,依據(jù)科學思想的指導做好對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管理工作。①幫助大學生在做好志愿工作的同時,能夠兼顧學業(yè)的完成。一旦成功地經(jīng)過了志愿者的篩選,大學生便要開始集中的培訓以及開展教育工作,為此便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犧牲個人時間來完成志愿教育的培訓,這就會對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學習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時間安排以及生活安排方面,高校要給予一定的幫扶,讓大學生不至于因為志愿者的培訓而耽誤了學業(yè)。②減輕制度管理的強制性,增強管理培訓的人性化特征。目前的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培訓與指導工作具有很強的指令化特點,在命令的執(zhí)行以及貫徹方面具有極強的嚴格性以及難以變更性,這就限制了大學生對于生活學習的兼顧以及個性的發(fā)展,這就需要高校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使得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
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參加與支持是體育盛事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兼顧志愿者的能力水平以及素質(zhì)提高,需要高校逐漸放開對于大學生體育志愿者的指令花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人性化水平,才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出適應形勢發(fā)展的優(yōu)秀體育志愿者。
[1]李秋奇.高校對大學生體育比賽志愿者的管理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05).
[2]時霖.高校對大學生體育比賽志愿者的管理探析[M].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05).
[3]曾勇.高校大型體育賽事中大學生志愿者管理研究[D].湘潭大學,2011(10).
[4]王曉毅.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12).
[5]徐偉.大學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