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nèi)绾紊虾米约旱某踔姓Z文課來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呢?本文試圖從啟發(fā)教學、創(chuàng)設條件、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辯證關系等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質(zhì)量 啟發(fā)教學 主體地位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62
經(jīng)常有家長和學生問:老師,我怎么才能夠?qū)W好初中語文?。挥型幸步?jīng)常在討論,我們到底要怎么教,才能夠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下面,我們就一些初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做一些思考,期望能夠?qū)μ岣叱踔姓Z文教學有所幫助。
一、注重啟發(fā)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啟發(fā)教學的重要意義,此所謂不啟不發(fā);我們當老師的不要再去強調(diào)師道尊嚴和老師的權威了,要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自己能夠思考問題。啟發(fā)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啟發(fā)。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啟發(fā),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啟發(fā)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發(fā)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課堂啟發(fā)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啟發(fā)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采用藝術化的啟發(fā),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xù)進行。
二、注重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樂學語文
語文課在很多人眼中是可以學也可以不學,覺得可以通過自己就能夠看懂課文就了事了。加上我們有的老師講課不注重藝術,所以,很多學生吧喜歡語文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自己的語文課堂中,要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讓學生樂于學習語文。比如,分角色表演課文。在遇到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學生進入角色,尋找身臨其境的感覺。比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首先可以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分析童話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然后通過分角色朗讀初步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再次,請同學們自由結組,分別扮演其中的皇帝,大臣,小孩以及騙子等角色,并安排一個同學對故事進行場外陳述。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之教師對學生們的點評與指導,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中的人物典型以及寓意。這種體驗“身臨其境”的活動具有藝術性,理智性和科學性,順應了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規(guī)律。角色的轉(zhuǎn)換使得學生產(chǎn)生熱烈的情緒,甚至從“扮演角色”的狀態(tài)轉(zhuǎn)為“進入角色”,從而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接納知識,探究知識,使學習的習慣得到培養(yǎng)。
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地位并重
要注意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但是不能放任自流。有的老師認為新課程強調(diào)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隨便的放任學生去發(fā)揮,這就失卻了老師的主導作用的功能了。有的老師想: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jù)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這是肯定不行的。
四、注意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辯證關系
現(xiàn)在很多學校提倡搞合作學習,一合作就特強調(diào)多人的集體智慧啊什么的,其實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nèi)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jié)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jīng)??吹饺缦聢雒妫阂皇切〗M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二是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三是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zhì)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念、方法,來豐富充實自己的觀念和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