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劉道勤
老編有曰:“官員獨董”是指一些企業(yè)聘請在職或者離職的政府官員,擔任公司企業(yè)的獨立執(zhí)行董事。近日,中組部清理官員在企業(yè)任職引發(fā)“官員獨董”離職潮。2013年A股獨董共獲4.25億元薪酬,其中“官員獨董”的薪酬達7733.34萬元。從公司治理上看,“中國式獨董”仍未有效承載起其“完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維護小股東利益”的使命。作為完善公司治理而從國外引進的獨董制度,在我國經過了十多年的發(fā)展,一直被輿論稱之為“花瓶”,而“官員獨董”更是被質疑為利益輸送的紐帶。
絕非要一蒿打翻一船人,著實是徒具虛名的金玉包裝,早已難以遮掩持續(xù)膨出之敗絮。國人不禁發(fā)問:為什么好端端的東東“拿來”敝國卻蛻變成如此不堪的模樣?
據統計,曾經在黨政機關或者公檢法系統有過任職經歷的“官員獨董”共901人,加上一人兼任多家公司獨董的情況,一共1101人次。這些獨董分布在816家上市公司中,也就是說,平均每1.3家上市公司就有1人次的官員獨董。
2013年11月11日,中國國旅發(fā)布公告稱,獨立董事王開元因年齡原因提請辭去獨董職務。資料顯示,王開元曾任民航總局副局長、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總裁等職務。這是18號文發(fā)布后,A股第一個辭任的“省部級”獨董。
7月22日,民生銀行公告稱獨立董事巴曙松辭職。公告中,民生銀行稱:“根據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關于要求研究人員辭去所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職務的規(guī)定,其申請辭去獨立董事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的職務?!倍褪锼梢蚱?00.5萬元的年薪,則被稱為最貴的“官員獨董”。
不過,截至2014年6月底,這些官員獨董中,70%仍然在任,僅有10.4%的官員獨董選擇了提前離任,還有19.6%的人士本屆任期自然結束,但不知道是否已經連任。在近來愈演愈烈的反腐態(tài)勢下,這道“官員獨董禁止令”對一部分人群產生了影響。曾任職發(fā)改委系統的官員獨董對禁止令“最敏感”,15.8%選擇提前離任.其次是當過秘書的官員獨董,15.2%已經辭職,這兩個群體的離任率均大大高出平均離任率(10.4%)。“禁止令”的效力同樣具有一個從上到下遞減的規(guī)律?!爸醒爰墶惫賳T獨董中,13.1%已提前離任,省級則有10.8%的離任率,到了市級則僅有5.6%。但總體來說,官員獨董的離任率都并不高。至于仍然在任的官員獨董中有多少涉嫌違規(guī),不得而知。倘若翻開諸多官員獨董的履歷,不難發(fā)現,其所擔任獨董的上市公司,許多都是在自己從政時所在的行業(yè)或者地域范圍內。
從地域來看,來自北京的官員獨董數量遠超其他地方。這些官員獨董中,長期從政地是在中央的有375人次,占總數的34.1%;若加上曾扎根北京市系統的官員46人次,可以發(fā)現,曾長期在北京的官員獨董占總數的近四成。
從單位級別來看,中央與省兩級均盛產官員獨董。最高曾任職中央級單位(以下簡稱“中央級”)的官員獨董共412人次,而最高曾任職于省級單位(以下簡稱“省級”)的,也多達427人次,這兩部分官員獨董加起來占總數的近八成。
發(fā)改委系統盛產官員獨董。發(fā)改委系統是官員獨董的主要來源,多達133人次(占12.1%)的官員獨董曾在發(fā)改委系統工作過,有許多人曾就職于國家計劃委員會、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等發(fā)改委前身部門。掌管政府財政收支的財政系統官員也受到上市公司青睞,他們占到官員獨董總人次數的11.0%。
哪些行業(yè)最愛官員獨董?將各行業(yè)的上市公司數量與該行業(yè)的官員獨董數量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企官比值”最高的是金融業(yè)(僅包括貨幣金融服務業(yè)和資本市場服務業(yè)),每一家該類公司就有2.68人次的官員獨董。此外,石油天然氣開采業(yè)和航空運輸業(yè)緊隨其后,“企官比值”分別達到1比1.25、1比1.00,這意味著這些行業(yè)每家公司都至少有一位官員獨董。
有曰一:并非官員在企業(yè)任職就一定涉及腐敗,但毋庸置疑的是,這往往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也難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何況還是在商言商的企業(yè)提供的。“關系就是生產力”“戴上紅頂好辦事”等,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觀念痼疾。這讓很多企業(yè)千方百計跟官員勾肩搭背,一旦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再發(fā)生沖突、遇到麻煩、出現問題,就能夠祭出“回馬槍”了。
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官員獨董”依然在職。調查發(fā)現,進協會、入高校、立名目,一些前官員仍在為擔任獨董“煞費苦心”地采用“曲線”策略。如何厘清“政商”關系依然值得深思。
按中組部規(guī)定,辭去公職及退休三年內,不得赴原任地區(qū)、業(yè)務范圍內企業(yè)兼任職。退休三年后赴企業(yè)任職,也需經原單位黨委審批并向組織備案。
然而,在中國西電、寶鈦股份、中原高速的最新獨董名單中,國家糧食儲備局原副局長李俊玲、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原主席錢桂敬、河南省交通廳原副廳長張全林仍然在列。其中,張全林退休兩年內即赴中原高速兼職至今。
調查發(fā)現,一些退休官員“退而不休”,為擔任獨董采取“曲線”上位策略:
——轉任行業(yè)協會,再去擔任獨董。現任寶德股份獨立董事的煤炭工業(yè)部科技司原司長胡省三以及任寶鈦股份獨董的錢桂敬,目前的身份均是相關協會的負責人。
——成為學者,再轉任獨董。據上市公司川投能源公告,西部某省原副省長退休后任獨立董事,身份卻變?yōu)楫數啬掣咝9芾韺W院院長。
——百般拖延,面對新規(guī)遲遲不退。正泰電器、英力特等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獨董人數不足,或者任期未滿,是“官員獨董”實際仍需履職至新獨董產生的主因。此外,任期將于明年結束的中海發(fā)展獨立董事林俊來,也曾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副巡視員,去年退休數月后即赴中海發(fā)展就職,上市公司至今未發(fā)布其辭職公告。
“官員退休后去企業(yè)擔任獨立董事,是典型的權力‘各取所需’?!睆偷┐髮W企業(yè)研究所所長張暉明教授說,有的官員在任時與上市公司搞好關系,退休后便圖謀“收成”;有的則是在位時作為“潛伏期”,任后為企業(yè)發(fā)揮余熱。
有曰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官員和企業(yè)之間的權錢交易,都是最主要也最嚴重的腐敗形式之一。30多年來的中國改革,最終的目的也是讓市場和權力分置。以市場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是為了減少政府在經濟運行中過大的話語權;取消和下放各種行政審批事項,更是為了讓企業(yè)成為更積極、更獨立的市場主體。從這個角度看,清理“官員獨董”,正啟示反腐敗的基本方法——權錢兩道、各歸其位。
迄今,“官員獨董”存量依然可觀。萬得數據顯示,曾有聘任退休官員經歷的上市公司占比超過四成。
早在2006年,我國公務員法就從法律上明確公務員辭職或退休后需有兩至三年的“冷卻期”。然而,借助種種手法,退休官員任獨立董事一直不在少數。此外還有大量非上市公司也設有獨立董事,也存在兼職問題。
多家上市公司負責人坦言,邀請本轄區(qū)、本行業(yè)前官員擔任獨董,基本是看官員級別高不高,“能量”大不大,謀求的是爭奪項目、規(guī)避監(jiān)管等方面的便利。因此,官員擔任獨董已經成為缺乏監(jiān)督的權力變現“溫床”。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對走出“冷卻期”的退休官員,也要進一步加強去向追蹤,才能使制度真正得到落實。
“約束將權力向企業(yè)變現,還需有多項綜合性的制度?!痹矶嗥鹬行」蓶|向獨立董事追責案件的吳冬介紹,監(jiān)督退休官員的任后行為,是發(fā)達國家的普遍做法。在英美一些國家,即使公務員退休后赴企業(yè)任職,兼職薪酬及福利、財產變動情況也需充分公示。
專家還認為,加大獨立董事的違規(guī)責任,也能夠杜絕“權大于責”?!蔼毩⒍挛茨芮诿惚M責,未能盡職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也要在法律上負有無法推諉的瀆職責任?!敝袊ù髮W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說。
有曰三:此次清理“官員獨董”,即有利于市場的公平競爭,又有助于推動依法治國。唯有清除官員獨董背后存在不正當的利益交換,斬斷權力和利益之間的鏈條,才能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要保證官員和企業(yè)、政府和市場之間,清清白白、干干凈凈,則須用法律之帚徹底清掃體制腐黑。
是時候在制度設計層面對獨董制度做出變革了。(本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