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琇
摘 要:本文重點論述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效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 活動 語言能力
高中英語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的英語學習不僅滿足了新時代對素質(zhì)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發(fā)展多元化的需要。學生通過英語課堂的學習和實踐,逐漸掌握英語知識和英語實用技能,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煉意志,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個性。本文以牛津版英語教材為例,談一下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效性,以及怎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
一、牛津版英語教材的特點
在各類英語教材教輔材料中,牛津版英語教材具有強大的優(yōu)勢和特點。其各模塊設計合理科學,具有強大的整體性和可塑性,且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有趣,語言鮮活地道,同時重視學習的策略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模塊與模塊之間前后照應,相互聯(lián)系、互相補充但又各自獨立一體,在難度上循序漸進、逐步遞進、設計合理。每模塊由目標、進入本單元(Welcome to the unit)、閱讀、詞匯(Word power)、語法(Grammar and usage)、任務(Task)、探究(Project)、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八個部分構(gòu)成,結(jié)構(gòu)嚴謹。
二、課堂教學前做好備課工作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用在教學活動中再貼切不過了。教材作為工具依附于教師并為教學服務,教師則需了解掌握教材所講的內(nèi)容,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shù)。教師需對教材的各模塊脈絡有一個大體宏觀的掌握和了解,在備課時精心認真地剖析每一部分,弄清各個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用,認真研究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抓住備課過程中閃現(xiàn)的對教學有幫助的一些閃光點,并及時記下。
如在準備Model one unit 1 school life 時發(fā)現(xiàn)涉及的語法點是定語從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而閱讀課文school life in the UK中多次出現(xiàn)了定語從句的句子,因此作者的第一想法是先進行定語從句相關(guān)概念的教學,并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找出課文中是定語從句的句子且先自己分析出相應的句子成分,這樣作者在授課時學生就更易于理解定語從句的相關(guān)知識。
教師要經(jīng)常翻看各類參考用書,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易考點,并運用計算機等查找相關(guān)知識點,加以總結(jié),整理概括之后為自己所用。同時,教師還需要提前把與授課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練習題、練習資料做一下或是研究一下,對相關(guān)語言知識有一個宏觀的了解。英語教師應努力做到集體備課,互相交流意見,分享感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完善備課內(nèi)容。
三、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導入教學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一些圖片或是照片引出一個或幾個相關(guān)的話題,并通過幾個問題來引發(fā)師生的探究,相當于一種課前熱身,教師如果能做好這部分的導入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夠為以后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正所謂精彩的開始決定著成功的結(jié)尾,因此在進行這部分的教學時,教師應該盡量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一些圖片或視頻等,引出的話題盡量能夠帶動氣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的話題之中。
例如在 Modle one 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中教師可以用“Do you think I am feeling good today”或者“Am I looking good today”這樣簡單的英語提問展開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上不愿回答問題,不愿張口說英語很多時候是因為怕說錯或是覺得不知道怎樣進行確切的表達,有時也是因為教師所用的語言過于復雜,學生無法理解教師的提問內(nèi)容而導致課堂上的冷場現(xiàn)象。如果教師用簡單的問句進行提問,結(jié)果就會有所不同,學生往往會有一種表現(xiàn)欲想要積極地與教師對話,這樣就輕易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
四、Reading部分的拓展教學
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是圍繞一篇閱讀文章展開的,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加深對英語國家的一些常識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靈活多樣的語言學習策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枯燥講解為主的閱讀教學理念,努力讓學生變成英語閱讀課的主體,教師只要起到引導、解惑、答疑的作用即可,并在課堂結(jié)束時進行課堂的知識概括和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閱讀課變成生動活潑的故事課、表演課。
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教師應盡量多地安排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課多為中西方的文化、文學方面的內(nèi)容,因此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必要時能夠進行知識方面的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會遇到lucky dog這樣的習語,學生會直譯成“幸運狗”,但正確的意思卻是幸運兒。教師加以拓展改正,在師生的問答中活躍了氣氛,增長了知識。再比如在模塊六的閱讀里,出現(xiàn)一些與顏色有關(guān)的詞語,教師可根據(jù)中西方顏色的不同意義適當拓展,紅茶是black tea,紅糖是 brown sugar,等等。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課文復述的比賽,指定參賽的學生,在限制時間內(nèi)復述課文,清晰、準確的小組獲勝,教師給予口頭或其他方面的表揚和獎勵,使學生在增長知識學習、文化的同時增強了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五、Grammar部分多種教學方法結(jié)合的教學
語法是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包括句法和詞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統(tǒng)性、遞歸性及相對的穩(wěn)定性,在該模塊中教師通過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及相應的圖表說明讓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英語語法的有關(guān)知識。語法的晦澀難懂、復雜多變的特點不僅使學生學起來較為吃力,而且讓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的時候也缺乏趣味性。面對一些較為難懂的語法知識,教師只能選擇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雖然缺少趣味性但是能使語法講解起來簡單明了,不至于太難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完某語法的基本釋義之后向?qū)W生展示具體的事例句子,首先讓學生自己進行觀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規(guī)律,其次教師再進行精細講解,最后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夯實語法基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法的感覺。
例如:“Going to bed early and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和“Drinking too much is a bad habit”兩個句子很相像,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獨自找出規(guī)律。但教師在課堂上還是盡量做到使用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圍繞某一語法點自己查找資料,收集、篩選、分析以及整合各種語法信息,最后達到應用語法的目的。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者去互相學習、互相糾正、互相啟發(fā),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安排者和主人,最后由教師進行評比,找出最準確全面的語法項目在全班進行展示,并請該小組學生充當教師進行講解。這樣的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語法學習不再枯燥。
六、Task部分的教學策略
這部分主要是讓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學習,對學生來說較為自由。
比如模塊六第二單元中的Task :writing an article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學生可以通過group work 的形式進行討論,得出要給馬杰的建議后,再完成一封發(fā)給馬杰的電子郵件?;臃绞侥軌颢@得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使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
總之,英語教學是一份長期持久的工作,期間有許多可變因素,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根據(jù)教材、環(huán)境和學生等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不斷地探索英語教學中更加適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