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貴+王春梅
摘要:將40日齡肉雞12只,隨機分為2組,分別進行了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恩諾沙星(10mg/kg)進行藥動學研究。血漿樣品經甲醇沉淀血漿蛋白,高速離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雞血漿中恩諾沙星的濃度,3P97計算機程序處理靜注及肌注的血漿藥物濃度-時間數據。健康雞靜注給藥的藥時數據適合二室開放模型,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為:t1/2α(0.45±0.56)h;t1/2β(7.02±1.42)h;CLB(0.38±0.10)L/(kg·h);AUC(23.69±5.56)(mg·h)/L。健康雞肌注給藥的藥時數據適合一級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為:t1/2α(0.60±0.00)h;t1/2β(8.25±1.73)h;tmax(2.44±0.17)h;Cmax(1.44±0.30)mg/L;AUC(20.74±3.80)(mg·h)/L;F為87.54%。恩諾沙星在健康雞體內的吸收迅速,達到峰值時間短,消除緩慢。
關鍵詞:恩諾沙星;雞;生物利用度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09-03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簡介:李宏貴(1960-),男,湖北枝江人,畜牧師,主要從事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工作。
恩諾沙星(Enrofloxacin),又名乙基環(huán)丙沙星、恩氟沙星,分子式為 C19H22FN3O3,分子質量 395.86,外觀為微黃色或淡橙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遇光色漸變?yōu)槌燃t色,化學結構如圖1所示[1]。
圖 1 恩諾沙星化學結構式
通過研究恩諾沙星在雞體內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恩諾沙星通過不同途徑給藥后在雞體內不同時段的血藥濃度,分析恩諾沙星的藥代動力學和生物利用度,為在臨床上合理用藥,減少雞體內恩諾沙星殘留量和食品安全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據。
恩諾沙星的溶解性根據溶劑組分及pH不同,差別很大。恩諾沙星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二甲基甲酞胺中略溶,在甲醇中微溶,在水中極微溶解,而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則易于溶解。試驗證明,當溶液pH為5.02時,恩諾沙星的溶解性最好。目前報道的恩諾沙星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兩種。有學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恩諾沙星口服液進行含量測定,分別使用氯醒酸和四氰乙烯作為受體,與恩諾沙星生成電荷轉移絡合物,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含量測定。采用兩種受體進行測定,結果平均準確度分別為(99.94±0.96)%和(99.95±0.90)%。研究人員建立了測定5%恩諾沙星注射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恩諾沙星標準曲線相關系數達0.9998,恩諾沙星平均回收率為99.94%,平均變異系數0.26%,方法簡單、可靠,測定結果準確,重現性好。張小華等建立了測定五星腸安中恩諾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采用乙睛-5mL檸檬酸-三乙胺(160:840:2,v/v/v)作為流動相,流速為1.2 mL/min,柱溫40 ℃,進樣量20 μL。恩諾沙星標準曲線相關系數達0.999 9,恩諾沙星平均回收率為100.1%,平均變異系數為1.1%,方法簡單、可靠,測定結果準確,重現性好。目前,國內外已對恩諾沙星在綿羊、山羊、牛、奶牛、耗牛、馬、駱駝、豬、猴、狗、貓、兔、雞、鴕鳥、蛤魚、歐洲烏賊、卿、眼斑擬石首魚、鋸緣青蟹等動物體內的藥物動力學進行了研究。胡功政等研究了恩諾沙星靜注、肌注及內服在豬體內的藥物動力學,選用21頭健康雜種豬,隨機分為3組,按2.5 mg/kg體重分別進行靜注、肌注及內服給藥,結果表明,靜注恩諾沙星的藥時數據符合無吸收二室開放模型,肌注和內服恩諾沙星的藥時數據分別符合一級吸收一室模型和一級吸收二室模型,靜注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如下:t1/2α為0.48±0.24h,t1/2β為(3.45±0.85)h,CLB為(0.423±0.044)L/(kg·h),AUC為(5.967±0.655)(mg·h)/L;肌注主要要藥物動力學參數如下:吸收半衰期tl/2ka為(0.26±0.09)h,t1/2ke為(4.06±0.48)h,AUC為(5.483±1.098)(mg.h)/L,生物利用度為(91.9±18.4)%;內服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如下:tl/2ka為(0.23±0.08)h,t1/2α為(1.53±0.73)h,t1/2β為(6.93±1.15)h,AUC為(8.937±1.393)(mg·h)/L,生物利用度為(149.8±23.4)%。21頭豬中僅有3頭能測到微量的環(huán)丙沙星(<0.10 mg/L)。
1 材料與方法
1.1 藥品和試劑
恩諾沙星原料藥、恩諾沙星對照品。85%磷酸、醋酸、四丁基溴化氨,均為國產分析純試劑;甲醇、乙腈為進口色譜純試劑。
1.2 主要儀器及設備
分析天平、漩渦混合器、冷凍高速離心機、Anglient 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
1.3 試驗動物
40日齡肉雞12只,體重約1.5 kg,雌雄各半,隨機均分為2組,籠養(yǎng),飼喂全價不含抗菌藥物日糧。臨床觀察1周,表現健康。試驗前12 h起及試驗期間禁食,僅自由飲水。
1.4 給藥和血樣采集
給藥劑量均為每千克體重10 mg。雞只側臥保定,分離翼下靜脈采血。給藥前采1次空白血。靜脈(翼下靜脈)注射給藥后,分別于10、15、30、45 min及1、2、4、6、9、12、24 h采血;肌肉(胸部肌肉)注射給藥后,分別于10、15、30、45 min及1、2、4、6、9、12、24 h采血。每次采靜脈血約1.5 mL,置于含肝素的離心管中,混勻,4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20 ℃冰箱保存。
1.5 血漿中恩諾沙星濃度測定
準確吸取0.25 mL血漿樣品于1.7 mL的微量離心管中,加入10 μL 25 mg/L的恩諾沙星溶液作內標,混勻,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再加入0.25 mL甲醇,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高速離心10 min(12 000 r/min),吸取上清液50μL作HPLC分析。色譜工作條件:Nova-pak C18(4μm,4.6mm×25 mm)不銹鋼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0.0174 mol/L四丁基溴化銨溶液(30∶70),磷酸調pH為3.0,流速為1.0mL/min,紫外檢測器波長278 nm。在上述條件下,恩諾沙星的色譜峰保留時間為5.8 min。經本方法測定,恩諾沙星在0.1~5.0 mg/L的濃度范圍內,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良好,恩諾沙星的相對回收率為(88.09±3.52)%,變異系數3.99%,日間變異系數8.07%。
1.6 數據分析處理
采用3P97藥物代謝動力學軟件自動處理靜注及肌注給藥的實測血漿恩諾沙星濃度-時間數據,計算出有關藥物動力學參數,得出各參數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健康雞單劑量靜注、肌注恩諾沙星后,不同時間血藥濃度的實測值見表1。靜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無吸收開放二室模型,肌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一級吸收二室模型,見表2。
3 討論與分析
3.1 靜注和肌注給藥后的藥動學特征
雞靜注恩諾沙星無菌水溶液后,分布迅速,分布半衰期為(t1/2α)0.45 h;消除半衰期(t1/2β)為 7.02 h,比胡功政報道的恩諾沙星在粵黃雞的 t1/2β(5.26h)長。恩諾沙星靜注給藥在雞的體清除率為0.39 L/(kg·h)。
雞肌注恩諾沙星后,分布半衰期(t1/2α)為0.60 h,達峰時間(tmax)2.44 h,比粵黃雞經口灌服恩諾沙星的達峰時間1.77 h延遲;消除半衰期8.25 h,比 有些學者報道的雞內服恩諾沙星消除半衰期(14.2 h)短,但比豬(6.39 h)口服恩諾沙星的要長。比較可以看出,恩諾沙星在不同品種的雞體內、不同動物體內,消除速率不同,在哺乳動物體內消除較快。
3.2 臨床用藥方案
恩諾沙星有明顯的濃度依賴性,血藥濃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濃度MIC時,可發(fā)揮最佳療效。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桿菌、布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丹毒桿菌、變形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敗血波氏桿菌、金葡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均有良好作用,特別是對支原體有高效,效力較泰樂菌素、泰妙菌素強。
乳酸恩諾沙星對主要的引起家禽疾病的病原體的MIC為:沙門氏菌0.05~0.2 μg/mL、大腸桿菌0.05~0.4 μg/mL、巴斯德氏菌0.06 μg/mL、葡萄球菌 0.2~0.4 μg/mL。試驗結果表明,肌注給藥的恩諾沙星在給藥0.5 h后就在血液中達到(0.69±0.32)μg/mL的血藥濃度,在3 h達到峰值濃度(1.39±0.34)μg/mL,并且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
根據乳酸恩諾沙星的藥動學參數、血藥濃度經時變化過程,并結合恩諾沙星對常見敏感菌的MIC值,推薦恩諾沙星可按每千克體重10 mg的劑量肌注給藥,一日一次。
準確吸取0.25 mL血漿樣品于1.7 mL的微量離心管中,加入10 μL 25 mg/L的恩諾沙星溶液作內標,混勻,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再加入0.25 mL甲醇,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高速離心10 min(12 000 r/min),吸取上清液50μL作HPLC分析。色譜工作條件:Nova-pak C18(4μm,4.6mm×25 mm)不銹鋼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0.0174 mol/L四丁基溴化銨溶液(30∶70),磷酸調pH為3.0,流速為1.0mL/min,紫外檢測器波長278 nm。在上述條件下,恩諾沙星的色譜峰保留時間為5.8 min。經本方法測定,恩諾沙星在0.1~5.0 mg/L的濃度范圍內,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良好,恩諾沙星的相對回收率為(88.09±3.52)%,變異系數3.99%,日間變異系數8.07%。
1.6 數據分析處理
采用3P97藥物代謝動力學軟件自動處理靜注及肌注給藥的實測血漿恩諾沙星濃度-時間數據,計算出有關藥物動力學參數,得出各參數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健康雞單劑量靜注、肌注恩諾沙星后,不同時間血藥濃度的實測值見表1。靜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無吸收開放二室模型,肌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一級吸收二室模型,見表2。
3 討論與分析
3.1 靜注和肌注給藥后的藥動學特征
雞靜注恩諾沙星無菌水溶液后,分布迅速,分布半衰期為(t1/2α)0.45 h;消除半衰期(t1/2β)為 7.02 h,比胡功政報道的恩諾沙星在粵黃雞的 t1/2β(5.26h)長。恩諾沙星靜注給藥在雞的體清除率為0.39 L/(kg·h)。
雞肌注恩諾沙星后,分布半衰期(t1/2α)為0.60 h,達峰時間(tmax)2.44 h,比粵黃雞經口灌服恩諾沙星的達峰時間1.77 h延遲;消除半衰期8.25 h,比 有些學者報道的雞內服恩諾沙星消除半衰期(14.2 h)短,但比豬(6.39 h)口服恩諾沙星的要長。比較可以看出,恩諾沙星在不同品種的雞體內、不同動物體內,消除速率不同,在哺乳動物體內消除較快。
3.2 臨床用藥方案
恩諾沙星有明顯的濃度依賴性,血藥濃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濃度MIC時,可發(fā)揮最佳療效。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桿菌、布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丹毒桿菌、變形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敗血波氏桿菌、金葡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均有良好作用,特別是對支原體有高效,效力較泰樂菌素、泰妙菌素強。
乳酸恩諾沙星對主要的引起家禽疾病的病原體的MIC為:沙門氏菌0.05~0.2 μg/mL、大腸桿菌0.05~0.4 μg/mL、巴斯德氏菌0.06 μg/mL、葡萄球菌 0.2~0.4 μg/mL。試驗結果表明,肌注給藥的恩諾沙星在給藥0.5 h后就在血液中達到(0.69±0.32)μg/mL的血藥濃度,在3 h達到峰值濃度(1.39±0.34)μg/mL,并且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
根據乳酸恩諾沙星的藥動學參數、血藥濃度經時變化過程,并結合恩諾沙星對常見敏感菌的MIC值,推薦恩諾沙星可按每千克體重10 mg的劑量肌注給藥,一日一次。
準確吸取0.25 mL血漿樣品于1.7 mL的微量離心管中,加入10 μL 25 mg/L的恩諾沙星溶液作內標,混勻,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再加入0.25 mL甲醇,于旋渦混合器上混合2 min,高速離心10 min(12 000 r/min),吸取上清液50μL作HPLC分析。色譜工作條件:Nova-pak C18(4μm,4.6mm×25 mm)不銹鋼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0.0174 mol/L四丁基溴化銨溶液(30∶70),磷酸調pH為3.0,流速為1.0mL/min,紫外檢測器波長278 nm。在上述條件下,恩諾沙星的色譜峰保留時間為5.8 min。經本方法測定,恩諾沙星在0.1~5.0 mg/L的濃度范圍內,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良好,恩諾沙星的相對回收率為(88.09±3.52)%,變異系數3.99%,日間變異系數8.07%。
1.6 數據分析處理
采用3P97藥物代謝動力學軟件自動處理靜注及肌注給藥的實測血漿恩諾沙星濃度-時間數據,計算出有關藥物動力學參數,得出各參數的平均值及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健康雞單劑量靜注、肌注恩諾沙星后,不同時間血藥濃度的實測值見表1。靜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無吸收開放二室模型,肌注給藥的藥物動力學最佳數學模型為一級吸收二室模型,見表2。
3 討論與分析
3.1 靜注和肌注給藥后的藥動學特征
雞靜注恩諾沙星無菌水溶液后,分布迅速,分布半衰期為(t1/2α)0.45 h;消除半衰期(t1/2β)為 7.02 h,比胡功政報道的恩諾沙星在粵黃雞的 t1/2β(5.26h)長。恩諾沙星靜注給藥在雞的體清除率為0.39 L/(kg·h)。
雞肌注恩諾沙星后,分布半衰期(t1/2α)為0.60 h,達峰時間(tmax)2.44 h,比粵黃雞經口灌服恩諾沙星的達峰時間1.77 h延遲;消除半衰期8.25 h,比 有些學者報道的雞內服恩諾沙星消除半衰期(14.2 h)短,但比豬(6.39 h)口服恩諾沙星的要長。比較可以看出,恩諾沙星在不同品種的雞體內、不同動物體內,消除速率不同,在哺乳動物體內消除較快。
3.2 臨床用藥方案
恩諾沙星有明顯的濃度依賴性,血藥濃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濃度MIC時,可發(fā)揮最佳療效。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桿菌、布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丹毒桿菌、變形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敗血波氏桿菌、金葡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均有良好作用,特別是對支原體有高效,效力較泰樂菌素、泰妙菌素強。
乳酸恩諾沙星對主要的引起家禽疾病的病原體的MIC為:沙門氏菌0.05~0.2 μg/mL、大腸桿菌0.05~0.4 μg/mL、巴斯德氏菌0.06 μg/mL、葡萄球菌 0.2~0.4 μg/mL。試驗結果表明,肌注給藥的恩諾沙星在給藥0.5 h后就在血液中達到(0.69±0.32)μg/mL的血藥濃度,在3 h達到峰值濃度(1.39±0.34)μg/mL,并且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
根據乳酸恩諾沙星的藥動學參數、血藥濃度經時變化過程,并結合恩諾沙星對常見敏感菌的MIC值,推薦恩諾沙星可按每千克體重10 mg的劑量肌注給藥,一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