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文+葉惠儀+吳衛(wèi)東+梁耀棠+李達炎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鶴山地區(qū)種植的豇豆新品種,2013年秋季引進了3個豇豆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均比對照好,適宜作秋豇豆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豇豆;新品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69-0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稱豆角,常見有白豆角和青豆角兩種。豇豆屬豆科1a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3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豇豆屬于短日照作物,但作為蔬菜栽培的長豇豆多屬于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對土壤適應性廣,只要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田塊均可栽植。豇豆性味甘平,健胃補腎,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深受當地人歡迎。2013年秋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3個品種進行適應性、產量表現等方面品比試驗,為今后當地推廣豇豆新品種提供參考。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共4個,分別是多美達、春寶2號、華美長(汕頭市澄海區(qū)利農蔬菜良種研究所),對照為珠豇一號(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年8月至11月在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科研基地進行。試驗地前茬為水稻,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排灌方便、周圍無遮蔭物。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0m2,長5.9m,寬3.4m,2畦植4行,行株距為60cm×20cm,每穴2株,小區(qū)種植240株,保護行采用同品種延伸。
試驗期間分別在各個生育階段對品種進行田間調查記載,整個生育期對各品種的物候期、植物學性狀、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觀察記載,并對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方差統(tǒng)計分析。
1.3 試驗管理 各品種直播期為2013年8月23日,常溫浸種2h,撈出瀝干后直播。每667m2施商品有機肥250kg、住商復合肥20kg、過磷酸鈣40kg作基肥。抽蔓期用烏金綠800倍淋第1次肥。盛花期追第2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10kg。結莢期追第3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20kg、鉀肥5kg。以后每采收2次,施肥1次,以高鉀液肥為主。
2 結果與分析
2.1 早熟性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結莢期均比對照早1~4d,始收期多美達和春寶2號比對照早3d,華美長早5d;華美長和對照的生育期相同都是91d,多美達和春寶2號生育期為93d,較對照長2d。對照珠豇一號的始花節(jié)位6.0節(jié),3個新品種的始花節(jié)位均比對照低,分別低2.3節(jié)、2.5節(jié)和2.0節(jié)。
2.2 商品性比較 由表1還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莢色均為綠白色,對照則為淺綠色。春寶2號和對照珠豇一號的商品率較高,多美達和華美長的商品率中等。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分別是62.6cm和0.20cm。對照珠豇一號的莢橫徑最寬,為0.85cm。單莢重最重是華美長,為26.0g。各參試品種的莢長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珠豇一號>華美長;莢橫莖依次為:珠豇一號>多美達、華美長>春寶2號;莢肉厚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華美長>珠豇一號;單莢重依次為:華美長>珠豇一號>春寶2號>多美達。
表1 各品種物候期、生物學性狀比較
[品種&直播期
(月/日)&出苗期
(月/日)&抽蔓期
(月/日)&盛花期
(月/日)&結莢期
(月/日)&始收期
(月/日)&末收期
(月/日)&全生育
期(d)&始花節(jié)位(節(jié))&莢長
(cm)&莢橫莖
(cm)&莢肉厚
(cm)&單莢重
(g)&莢色&商品率&多美達&8/23&8/26&9/9&9/24&9/27&10/4&11/24&93&3.7&60.4&0.84&0.19&24.0&綠白&中&春寶2號&8/23&8/26&9/10&9/26&9/28&10/4&11/22&91&3.5&62.6&0.82&0.20&25.2&綠白&高&華美長&8/23&8/26&9/10&9/22&9/25&10/2&11/24&93&4.0&59.1&0.84&0.19&26.0&綠白&中&珠豇一號(CK)&8/23&8/26&9/9&9/26&9/29&10/7&11/22&91&6.0&59.9&0.85&0.17&25.5&淺綠&高&]
2.3 前期產量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前期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珠豇一號1203.94kg,春寶2號1160.58kg,多美達1110.56kg,華美長838.20kg;參試新品種均比對照減產,其中華美長減產365.74kg,減幅30.38%,減產極顯著,多美達和春寶2號減幅分別為7.76%、3.60%,減產不顯著。
表2 各品種前期產量和總產量比較
[品種&前期產量(kg)&比ck
±%&總產量(kg)&比ck
±%&小區(qū)&折合667m2&小區(qū)&折合667m2&多美達&40.6&1110.56 aA&-7.76&74.8&2494.58 aA&3.74&春寶2號&34.8&1160.58 aA&-3.60&78.2&2609.08 aA&8.51&華美長&25.1&838.20bB&-30.38&66.4&2214.44 bA&-7.91&珠豇一號(CK)&33.3&1203.94aA&&72.1&2404.54 aA&&]
2.4 總產量比較 由表2還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總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春寶2號2609.08kg,多美達2494.58kg,珠豇一號2404.54kg,華美長2214.44kg;參試新品種除華美長減產外,其他2個品種均增產,多美達和春寶2號增幅分別為3.74%、8.51%,增產不顯著,華美長減產190.10kg,減幅7.91%,減產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華美長綜合表現較差,多美達綜合表現一般,春寶2號表現較好。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商品率高,生育期91d,前期產量比對照雖減產,但減產不顯著,而總產量比對照高,增幅達8.51%??傮w來說,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3個方面均比對照好,適宜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責編:吳祚云)
endprint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鶴山地區(qū)種植的豇豆新品種,2013年秋季引進了3個豇豆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均比對照好,適宜作秋豇豆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豇豆;新品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69-0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稱豆角,常見有白豆角和青豆角兩種。豇豆屬豆科1a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3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豇豆屬于短日照作物,但作為蔬菜栽培的長豇豆多屬于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對土壤適應性廣,只要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田塊均可栽植。豇豆性味甘平,健胃補腎,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深受當地人歡迎。2013年秋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3個品種進行適應性、產量表現等方面品比試驗,為今后當地推廣豇豆新品種提供參考。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共4個,分別是多美達、春寶2號、華美長(汕頭市澄海區(qū)利農蔬菜良種研究所),對照為珠豇一號(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年8月至11月在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科研基地進行。試驗地前茬為水稻,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排灌方便、周圍無遮蔭物。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0m2,長5.9m,寬3.4m,2畦植4行,行株距為60cm×20cm,每穴2株,小區(qū)種植240株,保護行采用同品種延伸。
試驗期間分別在各個生育階段對品種進行田間調查記載,整個生育期對各品種的物候期、植物學性狀、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觀察記載,并對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方差統(tǒng)計分析。
1.3 試驗管理 各品種直播期為2013年8月23日,常溫浸種2h,撈出瀝干后直播。每667m2施商品有機肥250kg、住商復合肥20kg、過磷酸鈣40kg作基肥。抽蔓期用烏金綠800倍淋第1次肥。盛花期追第2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10kg。結莢期追第3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20kg、鉀肥5kg。以后每采收2次,施肥1次,以高鉀液肥為主。
2 結果與分析
2.1 早熟性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結莢期均比對照早1~4d,始收期多美達和春寶2號比對照早3d,華美長早5d;華美長和對照的生育期相同都是91d,多美達和春寶2號生育期為93d,較對照長2d。對照珠豇一號的始花節(jié)位6.0節(jié),3個新品種的始花節(jié)位均比對照低,分別低2.3節(jié)、2.5節(jié)和2.0節(jié)。
2.2 商品性比較 由表1還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莢色均為綠白色,對照則為淺綠色。春寶2號和對照珠豇一號的商品率較高,多美達和華美長的商品率中等。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分別是62.6cm和0.20cm。對照珠豇一號的莢橫徑最寬,為0.85cm。單莢重最重是華美長,為26.0g。各參試品種的莢長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珠豇一號>華美長;莢橫莖依次為:珠豇一號>多美達、華美長>春寶2號;莢肉厚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華美長>珠豇一號;單莢重依次為:華美長>珠豇一號>春寶2號>多美達。
表1 各品種物候期、生物學性狀比較
[品種&直播期
(月/日)&出苗期
(月/日)&抽蔓期
(月/日)&盛花期
(月/日)&結莢期
(月/日)&始收期
(月/日)&末收期
(月/日)&全生育
期(d)&始花節(jié)位(節(jié))&莢長
(cm)&莢橫莖
(cm)&莢肉厚
(cm)&單莢重
(g)&莢色&商品率&多美達&8/23&8/26&9/9&9/24&9/27&10/4&11/24&93&3.7&60.4&0.84&0.19&24.0&綠白&中&春寶2號&8/23&8/26&9/10&9/26&9/28&10/4&11/22&91&3.5&62.6&0.82&0.20&25.2&綠白&高&華美長&8/23&8/26&9/10&9/22&9/25&10/2&11/24&93&4.0&59.1&0.84&0.19&26.0&綠白&中&珠豇一號(CK)&8/23&8/26&9/9&9/26&9/29&10/7&11/22&91&6.0&59.9&0.85&0.17&25.5&淺綠&高&]
2.3 前期產量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前期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珠豇一號1203.94kg,春寶2號1160.58kg,多美達1110.56kg,華美長838.20kg;參試新品種均比對照減產,其中華美長減產365.74kg,減幅30.38%,減產極顯著,多美達和春寶2號減幅分別為7.76%、3.60%,減產不顯著。
表2 各品種前期產量和總產量比較
[品種&前期產量(kg)&比ck
±%&總產量(kg)&比ck
±%&小區(qū)&折合667m2&小區(qū)&折合667m2&多美達&40.6&1110.56 aA&-7.76&74.8&2494.58 aA&3.74&春寶2號&34.8&1160.58 aA&-3.60&78.2&2609.08 aA&8.51&華美長&25.1&838.20bB&-30.38&66.4&2214.44 bA&-7.91&珠豇一號(CK)&33.3&1203.94aA&&72.1&2404.54 aA&&]
2.4 總產量比較 由表2還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總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春寶2號2609.08kg,多美達2494.58kg,珠豇一號2404.54kg,華美長2214.44kg;參試新品種除華美長減產外,其他2個品種均增產,多美達和春寶2號增幅分別為3.74%、8.51%,增產不顯著,華美長減產190.10kg,減幅7.91%,減產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華美長綜合表現較差,多美達綜合表現一般,春寶2號表現較好。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商品率高,生育期91d,前期產量比對照雖減產,但減產不顯著,而總產量比對照高,增幅達8.51%??傮w來說,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3個方面均比對照好,適宜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責編:吳祚云)
endprint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鶴山地區(qū)種植的豇豆新品種,2013年秋季引進了3個豇豆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均比對照好,適宜作秋豇豆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關鍵詞:豇豆;新品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69-0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稱豆角,常見有白豆角和青豆角兩種。豇豆屬豆科1a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3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豇豆屬于短日照作物,但作為蔬菜栽培的長豇豆多屬于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對土壤適應性廣,只要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田塊均可栽植。豇豆性味甘平,健胃補腎,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深受當地人歡迎。2013年秋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3個品種進行適應性、產量表現等方面品比試驗,為今后當地推廣豇豆新品種提供參考。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共4個,分別是多美達、春寶2號、華美長(汕頭市澄海區(qū)利農蔬菜良種研究所),對照為珠豇一號(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年8月至11月在鶴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科研基地進行。試驗地前茬為水稻,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排灌方便、周圍無遮蔭物。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0m2,長5.9m,寬3.4m,2畦植4行,行株距為60cm×20cm,每穴2株,小區(qū)種植240株,保護行采用同品種延伸。
試驗期間分別在各個生育階段對品種進行田間調查記載,整個生育期對各品種的物候期、植物學性狀、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觀察記載,并對總產量、前期產量進行方差統(tǒng)計分析。
1.3 試驗管理 各品種直播期為2013年8月23日,常溫浸種2h,撈出瀝干后直播。每667m2施商品有機肥250kg、住商復合肥20kg、過磷酸鈣40kg作基肥。抽蔓期用烏金綠800倍淋第1次肥。盛花期追第2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10kg。結莢期追第3次肥,每667m2施挪威復合肥20kg、鉀肥5kg。以后每采收2次,施肥1次,以高鉀液肥為主。
2 結果與分析
2.1 早熟性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結莢期均比對照早1~4d,始收期多美達和春寶2號比對照早3d,華美長早5d;華美長和對照的生育期相同都是91d,多美達和春寶2號生育期為93d,較對照長2d。對照珠豇一號的始花節(jié)位6.0節(jié),3個新品種的始花節(jié)位均比對照低,分別低2.3節(jié)、2.5節(jié)和2.0節(jié)。
2.2 商品性比較 由表1還可以看出,3個新品種的莢色均為綠白色,對照則為淺綠色。春寶2號和對照珠豇一號的商品率較高,多美達和華美長的商品率中等。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分別是62.6cm和0.20cm。對照珠豇一號的莢橫徑最寬,為0.85cm。單莢重最重是華美長,為26.0g。各參試品種的莢長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珠豇一號>華美長;莢橫莖依次為:珠豇一號>多美達、華美長>春寶2號;莢肉厚依次為:春寶2號>多美達、華美長>珠豇一號;單莢重依次為:華美長>珠豇一號>春寶2號>多美達。
表1 各品種物候期、生物學性狀比較
[品種&直播期
(月/日)&出苗期
(月/日)&抽蔓期
(月/日)&盛花期
(月/日)&結莢期
(月/日)&始收期
(月/日)&末收期
(月/日)&全生育
期(d)&始花節(jié)位(節(jié))&莢長
(cm)&莢橫莖
(cm)&莢肉厚
(cm)&單莢重
(g)&莢色&商品率&多美達&8/23&8/26&9/9&9/24&9/27&10/4&11/24&93&3.7&60.4&0.84&0.19&24.0&綠白&中&春寶2號&8/23&8/26&9/10&9/26&9/28&10/4&11/22&91&3.5&62.6&0.82&0.20&25.2&綠白&高&華美長&8/23&8/26&9/10&9/22&9/25&10/2&11/24&93&4.0&59.1&0.84&0.19&26.0&綠白&中&珠豇一號(CK)&8/23&8/26&9/9&9/26&9/29&10/7&11/22&91&6.0&59.9&0.85&0.17&25.5&淺綠&高&]
2.3 前期產量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前期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珠豇一號1203.94kg,春寶2號1160.58kg,多美達1110.56kg,華美長838.20kg;參試新品種均比對照減產,其中華美長減產365.74kg,減幅30.38%,減產極顯著,多美達和春寶2號減幅分別為7.76%、3.60%,減產不顯著。
表2 各品種前期產量和總產量比較
[品種&前期產量(kg)&比ck
±%&總產量(kg)&比ck
±%&小區(qū)&折合667m2&小區(qū)&折合667m2&多美達&40.6&1110.56 aA&-7.76&74.8&2494.58 aA&3.74&春寶2號&34.8&1160.58 aA&-3.60&78.2&2609.08 aA&8.51&華美長&25.1&838.20bB&-30.38&66.4&2214.44 bA&-7.91&珠豇一號(CK)&33.3&1203.94aA&&72.1&2404.54 aA&&]
2.4 總產量比較 由表2還可以看出,參試各品種豇豆總產量折合667m2產按照產量高低順序分別為:春寶2號2609.08kg,多美達2494.58kg,珠豇一號2404.54kg,華美長2214.44kg;參試新品種除華美長減產外,其他2個品種均增產,多美達和春寶2號增幅分別為3.74%、8.51%,增產不顯著,華美長減產190.10kg,減幅7.91%,減產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華美長綜合表現較差,多美達綜合表現一般,春寶2號表現較好。春寶2號莢長和肉厚居第1位,商品率高,生育期91d,前期產量比對照雖減產,但減產不顯著,而總產量比對照高,增幅達8.51%。總體來說,春寶2號在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3個方面均比對照好,適宜在鶴山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 (責編:吳祚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