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試驗

    2014-09-19 16:43:37歐世龍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3期
    關鍵詞:經濟性狀產量

    歐世龍

    摘要:在肥料、農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號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雙株7 500/667m2的密度范圍內,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這范圍后,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減少。試驗的6種密度中,以雙株7 500株/667㎡的產量最高,為196.5kg/667m2,與其他5種栽培密度存在顯著差異;單株5 000株/667m2產量最低,為112.5kg/667m2。

    關鍵詞:栽培密度;油研10號;經濟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48-02

    油研10號是優(yōu)良的油菜品種,近年來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10多個省份都有推廣應用。由于目前關于該品種的栽培密度對經濟性狀及產量方面的影響研究較少,造成栽培密度及方式等差異較大。為了探索油研10號合理的栽培密度,充分發(fā)揮該品種在生產上的增產潛力,筆者安排了本次試驗,以期為油研10號的標準化栽培提供技術參數(sh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岑鞏縣思陽鎮(zhèn)平壩村平壩組,海拔381m,水源條件好。試驗地地勢平坦向陽,潮泥田,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為水稻,面積633m2。

    1.2 供試品種 油研10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種密度,分別為單株5 000/667m2(處理1)、雙株6 000/667m2(處理2)、雙株6 500/667m2(處理3)、雙株7 000/667m2(處理4)、雙株7 500/667m2(處理5)、雙株8 000/667m2(處理6),以單株5 000/667m2為對照(ck)。田間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設3次重復,外設保護行。小區(qū)長方形,每個小區(qū)面積的15m2(4.5×3.33m),小區(qū)與小區(qū)之間溝寬50cm,每小區(qū)等距移栽6行,雙株之間間隔5cm。

    1.4 栽培管理 試驗于9月15日播種,10月3日移栽,移栽時每667m2施41kg菜籽餅加1kg硼肥,分別于12月8日及次年1月18日統(tǒng)一中耕除草2次。5月25日進行收割測產工作,5月26~29日用卷尺、天平等工具進行室內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6個處理的株高都較高,但差距不大,最高的處理5和最低的處理1相差20.8cm;和株高類似,分枝部位相差不大,最大的處理2為100.2cm,最小的處理1也有78.6cm;一次有效分枝最大的是處理5的11.3個,最小的是處理6的7.5個,差距較大;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差距最大,從最大的405.8個(處理5)到最小的248.3個(處理6),相差157.5個;每角粒數(shù)差別不大,從最大的20.4個(處理4)到最小的19.2個(處理6),只有1.2個的差距;千粒重差別也不大,從最大的3.51g(處理5)到最小的3.28g(處理2),只有0.23g的差別;單株產量差別較大,從最大的27.5g(處理5)到最小的16.7g(處理6),相差10.8g??偟膩碚f,處理5的各個指標相對穩(wěn)定,因此容易獲得較高的產量。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處理&株高

    (cm)&分枝部位

    (cm)&一次分枝數(shù)

    (個)&主花序&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個)&每角粒數(shù)

    (個)&千粒重

    (g)&單株產量

    (g)&有效長(cm)&有效角(個)&1

    2

    3

    4

    5

    6&194.4

    201.1

    207.5

    204.0

    215.2

    198.6&78.6

    100.2

    79.5

    83.5

    82.8

    100.1&10.6

    9.7

    11.0

    10.1

    11.3

    7.5&59.5

    62.0

    67.5

    62.3

    69.7

    58.7&98.4

    108.7

    92.5

    94.8

    110.0

    89.2&333.2

    323.9

    388.9

    374.5

    405.8

    248.3&19.7

    19.8

    20.3

    20.4

    19.3

    19.2&3.45

    3.28

    3.36

    3.38

    3.51

    3.5&22.6

    21.0

    26.5

    25.8

    27.5

    16.7 &]

    2.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從高到低的排位依次為處理5、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2、處理1,最高、最低產量分別為196.5kg/667m2和112.5kg/667m2。經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處理5與其他5個處理存在顯著差異,與除處理4外的4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4和處理3與對照處理1也存在顯著差異甚至極顯著差異;處理6和處理2與對照處理1沒有顯著差異。

    表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

    [處理&小區(qū)產量(kg)&折合產量(kg/667m2)&位次&差異顯著性&Ⅰ&Ⅱ&Ⅲ&合計&平均&0.05&0.01&5

    4

    3

    6

    2

    1&4.58

    3.75

    4.17

    2.83

    2.81

    2.51&4.51

    3.83

    3.42

    2.92

    2.75

    2.7&4.17

    4.17

    3.66

    2.75

    2.69

    2.38&13.26

    11.75

    11.25

    8.5

    8.25

    7.59&4.42

    3.92

    3.75

    2.83

    2.75

    2.53&196.5

    174.1

    166.7

    125.9

    122.2

    112.5&1

    2

    3

    4

    5

    6&a

    b

    b

    c

    c

    c&A

    AB

    B

    C

    C

    C&]

    3 結論與討論

    從油菜大類的角度來看,不同栽培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大都是在一定密度范圍內,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呈先升而后降趨勢[1-5]。從本試驗結果來看,在同等的栽培條件下,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雙株7 500/667m2為最佳栽培密度,栽植密度超過7 500株/hm2后,產量反而減少。這說明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但超出了這個范圍后產量反而降低。在本試驗過程中,由于受雨水較多等惡劣氣候及植株高度過高等影響,單株栽培的油菜植株伏倒較雙株栽培的多,造成了作為對照單株栽培模式的產量損失大于雙株栽培模式,這個因素是否會對分析結果造成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溫洪,蔡軍.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0,27(8):990,1049.

    [2]李德珍,唐容.不同種植密度對雜交油菜黔油22號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1(6):21-22.

    [3]陳新軍,戚存扣,張潔夫,等.不同栽培密度對蘇優(yōu)5號油菜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5(3):39.

    [4]文云書,陳光玉,龔文杰,等.貴雜4號不同移栽密度對產量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5(6):45-46.

    [5]劉德俊,趙煒,陳曉福.油研7號油菜栽培密度對其產量構成及產量的產量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31(6):818.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摘要:在肥料、農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號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雙株7 500/667m2的密度范圍內,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這范圍后,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減少。試驗的6種密度中,以雙株7 500株/667㎡的產量最高,為196.5kg/667m2,與其他5種栽培密度存在顯著差異;單株5 000株/667m2產量最低,為112.5kg/667m2。

    關鍵詞:栽培密度;油研10號;經濟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48-02

    油研10號是優(yōu)良的油菜品種,近年來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10多個省份都有推廣應用。由于目前關于該品種的栽培密度對經濟性狀及產量方面的影響研究較少,造成栽培密度及方式等差異較大。為了探索油研10號合理的栽培密度,充分發(fā)揮該品種在生產上的增產潛力,筆者安排了本次試驗,以期為油研10號的標準化栽培提供技術參數(sh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岑鞏縣思陽鎮(zhèn)平壩村平壩組,海拔381m,水源條件好。試驗地地勢平坦向陽,潮泥田,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為水稻,面積633m2。

    1.2 供試品種 油研10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種密度,分別為單株5 000/667m2(處理1)、雙株6 000/667m2(處理2)、雙株6 500/667m2(處理3)、雙株7 000/667m2(處理4)、雙株7 500/667m2(處理5)、雙株8 000/667m2(處理6),以單株5 000/667m2為對照(ck)。田間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設3次重復,外設保護行。小區(qū)長方形,每個小區(qū)面積的15m2(4.5×3.33m),小區(qū)與小區(qū)之間溝寬50cm,每小區(qū)等距移栽6行,雙株之間間隔5cm。

    1.4 栽培管理 試驗于9月15日播種,10月3日移栽,移栽時每667m2施41kg菜籽餅加1kg硼肥,分別于12月8日及次年1月18日統(tǒng)一中耕除草2次。5月25日進行收割測產工作,5月26~29日用卷尺、天平等工具進行室內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6個處理的株高都較高,但差距不大,最高的處理5和最低的處理1相差20.8cm;和株高類似,分枝部位相差不大,最大的處理2為100.2cm,最小的處理1也有78.6cm;一次有效分枝最大的是處理5的11.3個,最小的是處理6的7.5個,差距較大;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差距最大,從最大的405.8個(處理5)到最小的248.3個(處理6),相差157.5個;每角粒數(shù)差別不大,從最大的20.4個(處理4)到最小的19.2個(處理6),只有1.2個的差距;千粒重差別也不大,從最大的3.51g(處理5)到最小的3.28g(處理2),只有0.23g的差別;單株產量差別較大,從最大的27.5g(處理5)到最小的16.7g(處理6),相差10.8g。總的來說,處理5的各個指標相對穩(wěn)定,因此容易獲得較高的產量。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處理&株高

    (cm)&分枝部位

    (cm)&一次分枝數(shù)

    (個)&主花序&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個)&每角粒數(shù)

    (個)&千粒重

    (g)&單株產量

    (g)&有效長(cm)&有效角(個)&1

    2

    3

    4

    5

    6&194.4

    201.1

    207.5

    204.0

    215.2

    198.6&78.6

    100.2

    79.5

    83.5

    82.8

    100.1&10.6

    9.7

    11.0

    10.1

    11.3

    7.5&59.5

    62.0

    67.5

    62.3

    69.7

    58.7&98.4

    108.7

    92.5

    94.8

    110.0

    89.2&333.2

    323.9

    388.9

    374.5

    405.8

    248.3&19.7

    19.8

    20.3

    20.4

    19.3

    19.2&3.45

    3.28

    3.36

    3.38

    3.51

    3.5&22.6

    21.0

    26.5

    25.8

    27.5

    16.7 &]

    2.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從高到低的排位依次為處理5、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2、處理1,最高、最低產量分別為196.5kg/667m2和112.5kg/667m2。經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處理5與其他5個處理存在顯著差異,與除處理4外的4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4和處理3與對照處理1也存在顯著差異甚至極顯著差異;處理6和處理2與對照處理1沒有顯著差異。

    表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

    [處理&小區(qū)產量(kg)&折合產量(kg/667m2)&位次&差異顯著性&Ⅰ&Ⅱ&Ⅲ&合計&平均&0.05&0.01&5

    4

    3

    6

    2

    1&4.58

    3.75

    4.17

    2.83

    2.81

    2.51&4.51

    3.83

    3.42

    2.92

    2.75

    2.7&4.17

    4.17

    3.66

    2.75

    2.69

    2.38&13.26

    11.75

    11.25

    8.5

    8.25

    7.59&4.42

    3.92

    3.75

    2.83

    2.75

    2.53&196.5

    174.1

    166.7

    125.9

    122.2

    112.5&1

    2

    3

    4

    5

    6&a

    b

    b

    c

    c

    c&A

    AB

    B

    C

    C

    C&]

    3 結論與討論

    從油菜大類的角度來看,不同栽培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大都是在一定密度范圍內,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呈先升而后降趨勢[1-5]。從本試驗結果來看,在同等的栽培條件下,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雙株7 500/667m2為最佳栽培密度,栽植密度超過7 500株/hm2后,產量反而減少。這說明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但超出了這個范圍后產量反而降低。在本試驗過程中,由于受雨水較多等惡劣氣候及植株高度過高等影響,單株栽培的油菜植株伏倒較雙株栽培的多,造成了作為對照單株栽培模式的產量損失大于雙株栽培模式,這個因素是否會對分析結果造成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溫洪,蔡軍.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0,27(8):990,1049.

    [2]李德珍,唐容.不同種植密度對雜交油菜黔油22號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1(6):21-22.

    [3]陳新軍,戚存扣,張潔夫,等.不同栽培密度對蘇優(yōu)5號油菜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5(3):39.

    [4]文云書,陳光玉,龔文杰,等.貴雜4號不同移栽密度對產量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5(6):45-46.

    [5]劉德俊,趙煒,陳曉福.油研7號油菜栽培密度對其產量構成及產量的產量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31(6):818.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摘要:在肥料、農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號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雙株7 500/667m2的密度范圍內,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這范圍后,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而減少。試驗的6種密度中,以雙株7 500株/667㎡的產量最高,為196.5kg/667m2,與其他5種栽培密度存在顯著差異;單株5 000株/667m2產量最低,為112.5kg/667m2。

    關鍵詞:栽培密度;油研10號;經濟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48-02

    油研10號是優(yōu)良的油菜品種,近年來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10多個省份都有推廣應用。由于目前關于該品種的栽培密度對經濟性狀及產量方面的影響研究較少,造成栽培密度及方式等差異較大。為了探索油研10號合理的栽培密度,充分發(fā)揮該品種在生產上的增產潛力,筆者安排了本次試驗,以期為油研10號的標準化栽培提供技術參數(sh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岑鞏縣思陽鎮(zhèn)平壩村平壩組,海拔381m,水源條件好。試驗地地勢平坦向陽,潮泥田,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為水稻,面積633m2。

    1.2 供試品種 油研10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種密度,分別為單株5 000/667m2(處理1)、雙株6 000/667m2(處理2)、雙株6 500/667m2(處理3)、雙株7 000/667m2(處理4)、雙株7 500/667m2(處理5)、雙株8 000/667m2(處理6),以單株5 000/667m2為對照(ck)。田間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設3次重復,外設保護行。小區(qū)長方形,每個小區(qū)面積的15m2(4.5×3.33m),小區(qū)與小區(qū)之間溝寬50cm,每小區(qū)等距移栽6行,雙株之間間隔5cm。

    1.4 栽培管理 試驗于9月15日播種,10月3日移栽,移栽時每667m2施41kg菜籽餅加1kg硼肥,分別于12月8日及次年1月18日統(tǒng)一中耕除草2次。5月25日進行收割測產工作,5月26~29日用卷尺、天平等工具進行室內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6個處理的株高都較高,但差距不大,最高的處理5和最低的處理1相差20.8cm;和株高類似,分枝部位相差不大,最大的處理2為100.2cm,最小的處理1也有78.6cm;一次有效分枝最大的是處理5的11.3個,最小的是處理6的7.5個,差距較大;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差距最大,從最大的405.8個(處理5)到最小的248.3個(處理6),相差157.5個;每角粒數(shù)差別不大,從最大的20.4個(處理4)到最小的19.2個(處理6),只有1.2個的差距;千粒重差別也不大,從最大的3.51g(處理5)到最小的3.28g(處理2),只有0.23g的差別;單株產量差別較大,從最大的27.5g(處理5)到最小的16.7g(處理6),相差10.8g。總的來說,處理5的各個指標相對穩(wěn)定,因此容易獲得較高的產量。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處理&株高

    (cm)&分枝部位

    (cm)&一次分枝數(shù)

    (個)&主花序&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個)&每角粒數(shù)

    (個)&千粒重

    (g)&單株產量

    (g)&有效長(cm)&有效角(個)&1

    2

    3

    4

    5

    6&194.4

    201.1

    207.5

    204.0

    215.2

    198.6&78.6

    100.2

    79.5

    83.5

    82.8

    100.1&10.6

    9.7

    11.0

    10.1

    11.3

    7.5&59.5

    62.0

    67.5

    62.3

    69.7

    58.7&98.4

    108.7

    92.5

    94.8

    110.0

    89.2&333.2

    323.9

    388.9

    374.5

    405.8

    248.3&19.7

    19.8

    20.3

    20.4

    19.3

    19.2&3.45

    3.28

    3.36

    3.38

    3.51

    3.5&22.6

    21.0

    26.5

    25.8

    27.5

    16.7 &]

    2.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從高到低的排位依次為處理5、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2、處理1,最高、最低產量分別為196.5kg/667m2和112.5kg/667m2。經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處理5與其他5個處理存在顯著差異,與除處理4外的4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4和處理3與對照處理1也存在顯著差異甚至極顯著差異;處理6和處理2與對照處理1沒有顯著差異。

    表2 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研10號產量的影響

    [處理&小區(qū)產量(kg)&折合產量(kg/667m2)&位次&差異顯著性&Ⅰ&Ⅱ&Ⅲ&合計&平均&0.05&0.01&5

    4

    3

    6

    2

    1&4.58

    3.75

    4.17

    2.83

    2.81

    2.51&4.51

    3.83

    3.42

    2.92

    2.75

    2.7&4.17

    4.17

    3.66

    2.75

    2.69

    2.38&13.26

    11.75

    11.25

    8.5

    8.25

    7.59&4.42

    3.92

    3.75

    2.83

    2.75

    2.53&196.5

    174.1

    166.7

    125.9

    122.2

    112.5&1

    2

    3

    4

    5

    6&a

    b

    b

    c

    c

    c&A

    AB

    B

    C

    C

    C&]

    3 結論與討論

    從油菜大類的角度來看,不同栽培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大都是在一定密度范圍內,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呈先升而后降趨勢[1-5]。從本試驗結果來看,在同等的栽培條件下,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雙株7 500/667m2為最佳栽培密度,栽植密度超過7 500株/hm2后,產量反而減少。這說明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油研10號產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大而相應的增加,但超出了這個范圍后產量反而降低。在本試驗過程中,由于受雨水較多等惡劣氣候及植株高度過高等影響,單株栽培的油菜植株伏倒較雙株栽培的多,造成了作為對照單株栽培模式的產量損失大于雙株栽培模式,這個因素是否會對分析結果造成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溫洪,蔡軍.不同栽培密度對油菜經濟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0,27(8):990,1049.

    [2]李德珍,唐容.不同種植密度對雜交油菜黔油22號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1(6):21-22.

    [3]陳新軍,戚存扣,張潔夫,等.不同栽培密度對蘇優(yōu)5號油菜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5(3):39.

    [4]文云書,陳光玉,龔文杰,等.貴雜4號不同移栽密度對產量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5(6):45-46.

    [5]劉德俊,趙煒,陳曉福.油研7號油菜栽培密度對其產量構成及產量的產量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31(6):818.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猜你喜歡
    經濟性狀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提高玉米產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產量發(fā)展趨勢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2018年我國主要水果產量按省(區(qū)、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shù)據(jù)
    聚氯乙烯(2018年9期)2018-02-18 01:11:34
    大豆品種對比試驗總結
    硼肥施用對油菜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不同栽培模式對馬鈴薯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試驗
    播期、密度及施N量對寬柄芥3個新品系經濟性狀的影響
    邯郸市| 肇庆市| 民勤县| 兴山县| 赤峰市| 莱西市| 叙永县| 赤水市| 文登市| 张家川| 封丘县| 长阳| 竹溪县| 荃湾区| 分宜县| 礼泉县| 民县| 渭南市| 怀仁县| 荔浦县| 迁西县| 咸宁市| 左权县| 出国| 舞钢市| 长子县| 渭源县| 乌拉特后旗| 靖安县| 大港区| 喜德县| 青岛市| 洪雅县| 襄垣县| 珲春市| 江门市| 本溪| 咸阳市| 抚顺市| 鄄城县|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