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彬,王 茜,竇永起
(解放軍總醫(yī)院,北京 100853)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毒副作用,中醫(yī)最常用益氣補血中藥進行治療,但療效并并不令人滿意。筆者多年的臨床實踐體會到補腎活血法亦可以提高其防治效果。實驗研究表明,兩法均可減輕化療后骨髓抑制,促進造血功能的恢復,但有一定差異;兩法在某些作用途徑和環(huán)節(jié)上既有差異,又有協(xié)同[1]。骨髓基質細胞是造血微環(huán)境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對造血細胞具有黏附滋養(yǎng)作用,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及其他活性物質對造血干、祖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生長起重要調控作用。血清白介素-6(IL-6)與造血系統(tǒng)疾病相關,骨髓造血障礙會導致患者血清IL-6分泌增多[2],同時環(huán)磷酰胺(CTX)亦可導致骨髓基質細胞分泌IL-6增多[3]。為了進一步了解兩種方法作用機制的差異與協(xié)同價值,本研究比較了兩種方法對血清IL-6及骨髓基質細胞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材料
1.1.1實驗動物 SPF級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6~8周齡,體質量18~22 g,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軍)2007-004,設施合格證號:SYXK(軍)2007-004。
1.1.2試劑與儀器 IL-6ELISA試劑盒,全自動多功能酶標儀,微量反應板自動洗板機,自動降溫/恒溫循環(huán)儀,低溫離心機,光學顯微鏡數(shù)碼照相系統(tǒng),恒溫水浴鍋,干燥箱,高壓滅菌鍋,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
1.1.3藥物及制備 補腎活血方由熟地黃、枸杞子、川芎、丹參等組成, 益氣補血方由黃芪、當歸、黨參、雞血藤等組成。以上藥物均由解放軍總醫(yī)院中藥房提供,經鑒定后,水煎、過濾,60 ℃濃縮,配制成含生藥1 g/mL的藥液,置4 ℃保存?zhèn)溆?。注射用CTX,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2方法
1.2.1模型的制作 參照文獻[4]方法,CTX溶液100 mg/(kg·d),腹腔注射1次/d,連續(xù)3 d。
1.2.2動物分組及給藥 動物隨機分為5組:對照組、模型組、益氣補血組、補腎活血組、補腎活血加益氣補血(中藥聯(lián)合)組,每組16只。參照文獻[4],計算小鼠的等效劑量,補腎活血組17.47 g/(kg·d)、益氣補血組17.47 g/(kg·d)、中藥聯(lián)合組20.55 g/(kg·d),連續(xù)灌胃給藥至實驗結束;對照組和模型組分別給予等體積的蒸餾水。給藥第8天開始,除對照組外,其余4組小鼠均于給藥第8天給予腹腔注射CTX溶液100 mg/(kg·d),連續(xù)3 d。
1.3指標檢測
1.3.1血清IL-6含量檢測 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造模后3 d及造模后7 d各選取8只小鼠股骨動脈取血處死,離心,取上清。檢測方法參照試劑盒說明書,將標準品的稀釋與加樣,封板、溫育,將濃縮洗滌液稀釋后備用,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干,每孔加洗滌液,靜置后棄去,如此重復5次,拍干,每孔加入酶標試劑,空白孔除外,再溫育、洗滌,每孔先加入顯色劑,震蕩混勻,避光顯色后每孔加終止液終止反應(此時藍色立轉黃色)。以空白空調零,450 nm波長依序測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IL-6濃度與OD450值呈正比,可通過繪制標準曲線求出標本中IL-6濃度。
1.3.2骨髓基質細胞培養(yǎng) 分別在開始造模的第3天、第7天24 h后,頸椎脫臼處死各組8只小鼠,用75%乙醇浸泡,無菌超凈臺條件下取出股骨,用6號針頭以DMEM培養(yǎng)基反復多次沖出骨髓細胞,再換4號針頭抽打過濾制成單個骨髓細胞懸液,充分混勻同組單細胞懸液,將骨髓抑制小鼠有核細胞1×109L-1接種于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中,每組重復接種6孔,在37 ℃、5%CO2及飽和濕度下培養(yǎng),3 d后半量換液,培養(yǎng)7 d及14 d后,觀察骨髓基質細胞生長情況,并用二乙酸熒光素染色后照相。
2.1各組小鼠血清IL-6水平比較 造模后第3天,模型組及中藥組小鼠血清中的IL-6水平較對照組均明顯升高(P均<0.01),且3個藥物組明顯低于模型組,尤以中藥聯(lián)合組明顯,補腎活血組次之(P<0.05)。造模后第7天,模型組與各藥物組IL-6水平均明顯下降(P均<0.01),其中模型組IL-6水平最高,補腎活血組次之,中藥聯(lián)合組最接近對照組(P>0.05)。見表1。
2.2各組骨髓基質細胞生長比較 開始造模后3 d取骨髓基質細胞培養(yǎng)14 d,模型組貼壁細胞數(shù)量減少,梭形成纖維細胞比例降低,大多數(shù)細胞胞核不清楚,一些胞體模糊的變性退變細胞光鏡下可見,細胞融合差;而各中藥組骨髓基質細胞較模型組增殖活性明顯,呈平行樣或漩渦狀生長,且能形成少量集落,熒光染色后示細胞融合性好。造模后第7天取各組骨髓基質細胞經培養(yǎng)14d后貼壁細胞數(shù)量及成纖維細胞集落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見圖1及圖2。
表1 對外周血細胞因子IL-6的影響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1;②與模型組比較,P<0.01;③與造模后3 d組比較,P<0.01;④與對照組比較,P>0.05。
IL-6是一種具有廣泛造血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細胞因子,可由骨髓基質細胞中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等分泌,能促使多能干細胞進入細胞周期,促使骨髓中紅系和粒系的增生,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數(shù)目。IL-6與其他細胞因子一樣, 不僅在局部起作用,而且在特定狀態(tài)下可以大量分泌進入血液循環(huán)。有報道放化療致骨髓抑制小鼠骨髓基質細胞培養(yǎng)上清液中IL-6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組,顯示射線及化療藥物會引起骨髓基質細胞IL-6分泌增多[5]。實驗中的造模藥物CTX屬烷化劑[6],呈非細胞周期特異性的細胞毒性作用,在殺傷迅速增殖的腫瘤細胞同時,也損傷了多數(shù)處于增殖周期的定向干細胞,在急性應激期內,造血功能低下,機體會代償性分泌IL-6以促進骨髓腔內殘留的原始干細胞增殖、分化,進而進入外周循環(huán)池,以恢復處周血細胞水平。本實驗中,造模后小鼠血清造血細胞生長因子IL-6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圖1 造模后第 3 天各組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熒光染色,×200)
圖2 造模后第 7天各組小鼠骨髓基質細胞(熒光染色,×200)
BMSC來源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是支持造血實質細胞生存的造血微環(huán)境中的一部分,其黏附結構調節(jié)造血干、祖細胞回髓定位,并通過分泌細胞因子IL-6等調控造血。本實驗中模型組造模后基質細胞受到嚴重損傷,與CTX損傷骨髓基質細胞前體間充質干細胞有關。有文獻報道,高水平的IL-6會導致骨髓基質細胞的凋亡[7]。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低下,機體代償性異常分泌IL-6,高表達的IL-6又刺激了腫瘤壞死因子TNF的產生,而TNF量的提升又反過來刺激了IL-6的進一步分泌,從而加強了負向調控造血作用,且高水平表達的IL-6參與了骨髓基質細胞的凋亡。李楠等[8]在觀察IL-6對體外培養(yǎng)SD大鼠骨髓基質細胞凋亡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IL-6高表達可使大量細胞停留在G1期,阻滯細胞進入S期,使DNA合成受阻;IL-6高表達還使細胞的Baxm RNA表達、凋亡率和線粒體膜電位改變增高,Bcl-2 mRNA表達呈下降趨勢,促進Bax從胞漿中移至線粒體膜上而使Bax在與Bcl-2形成的異二聚體中占據(jù)優(yōu)勢來促進線粒體上的PT孔道開放,使內膜離子通道改變,線粒體內膜電位下降或喪失,導致Cystic等蛋白的釋放,從而調節(jié)細胞凋亡,促進骨髓基質細胞的凋亡。因此,IL-6對造血呈現(xiàn)雙向調節(jié)的量效作用。
本實驗結果表明,經中藥治療后IL-6的表達水平較模型組明顯下降,說明補腎活血方和益氣補血方對高水平 IL-6 均具有明顯的下調作用,益氣補血法的調節(jié)作用優(yōu)于補腎活血法,兩法聯(lián)用調節(jié)效果更佳,且各中藥組骨髓基質細胞較模型組增殖活性明顯,說明3個中藥組均可以防治化療導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損傷,促進造血功能的恢復,補腎活血方和益氣補血方聯(lián)合運用可以增強其對造血因子的調控。
化療藥引起骨髓抑制在中醫(yī)常屬“虛勞”、“血虛”范圍,治療以扶正為主,以補氣養(yǎng)血為原則,補腎活血,益氣健脾生血。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認為,腎主骨生髓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生;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益氣補血方為當歸補血湯加減化裁,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裕生血之源;更用當歸益血和營,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黨參能補養(yǎng)中氣,調和脾胃;白芍養(yǎng)血斂陰,不惟治血虛,大能行氣;雞血藤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補腎活血方中熟地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虛損血衰之人須用之;何首烏能養(yǎng)血益肝,固精益腎;枸杞子味甘多液,為滋補肝腎最良之藥;川芎能破結宿血,養(yǎng)新血;丹參祛瘀、活血養(yǎng)血通經。兩方合用,能補腎、益氣、活血,療效更佳。
[參考文獻]
[1] 王茜,楊旭輝,高月,等. 補腎解毒活血法與益氣補血法對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影響的比較研究[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182-185
[2] 常麗. 補髓生血顆粒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IL-6的影響[D].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
[3] 陳永鋒. 維肝力對骨髓抑制小鼠造血調控影響的實驗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學,2007
[4] 陳奇. 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167
[5] 朱波,羅成基,魏永江,等.60Coγ射線照射對培養(yǎng)小鼠骨髓基質細胞IL-6表達的影響及機制研究[J]. 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1,19(3):214-217
[6] 李端. 藥理學[M]. 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
[7] 李如英,錢新宏,鄭躍杰,等.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造血細胞因子的研究[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4):371-372
[8] 李楠,林旭,王和鳴,等. IL-6影響骨髓基質細胞凋亡機理的初步探討[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1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