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主課之一。然而,語文這一科不像其他數學、物理等,可以速成。語文是一門需要慢慢積累,不斷汲取的課目。但,現(xiàn)在存在問題是,進入初中后,許多家長和學生問我:怎樣學好語文,如何將語文分數拉上來;不知道如何去復習語文。在這里,筆者就淺談一下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觀;學習方法;注意事項
說起初中語文的學習,現(xiàn)在很多家長和學生,尤其是小學語文沒學好的同學,他們對語文的學習和復習,有種舉足無措、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學生總抱怨,平時多看書多積累,但看的多記不??;況且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課目多,壓力大,數學、英語、數理化紛紛而至,更加壓縮了學習語文的時間,甚至有些學生認為不知道怎么學習語文、如何復習語文,就認為復習不復習一個樣。這種觀念的出現(xiàn),必須要得到教師們的重視,因為這種觀念隨著時日越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積極性就會變得更加薄弱。試想一下,初中語文學不好,不僅影響日后中考的成績,且對高中語文甚至是英語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
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每次考試結束后,總有學生跑過來給我反應:老師,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復習語文,每次都考那么多,復習不復習一個樣,語氣這樣,還不如多留個其他課目。用其他課目的分數來提高總成績。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觀念,需得及時對他們進行矯正。
首先,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好語文的目的和意義。教師作為學生的階段成長導師,在授業(yè)的同時,要及時給與學生以正確引導是指點。告訴他們學習好語文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其次,幫助學生重視語文學習的持續(xù)性和不滿足性。制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下次考試比這次考試多5分,這也是進步。不進則退,所以語文的學習和復習中要堅持持之以恒,每天堅持閱讀,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們不會去忽視語文的學習,更加彰顯語文學習的存在感。
第三,幫助學生注意忽略語文學習的嚴重性。眾所周知,進入初中后,新開的科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如數學拆分為幾何、代數,英語的質變,新增的物理、化學、生物,嚴重擠壓了語文的學習時間和分散了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嚴重的學習壓力加上繁重的補習班、提高班,使得語文往往擱置在冷落角落。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語文的成績不上不下,一旦語文學習沒有了持續(xù)性,那么語文成績往往會差強人意。
第四,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初中這一特殊時期,是學生們身心變化最大的階段。學習內容的實質也從小學的死記硬背逐漸轉化為邏輯思維的開發(fā)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多思考、多動手,所以,無論是課堂上教師們的教授,還是業(yè)余家長們的積極引導,都必不可缺。
因此,普入初中,教師、家長、學生一定要加強對語文學習的高度重視,不同的學習程度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切忌不能因為學不好、不會學而逐漸冷落語文課目的學習。此外,還要避免一種誤區(qū)——語文學習的“積累觀”。當下諸多家長、師生普遍認為,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不能一蹴而就。是的,語文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但這并不代表小學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學不好語文,也不意味著基礎好的學生能在考試中正常發(fā)揮。所以,在這里我所說的就是,認真分析教學大綱,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去對待。
初中語文學習的注意事項
如前文所說,在諸多課目的擠占學習時間的壓力下,為了充分利用有效的學習語文時間,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語文的體系,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進行分門別類、模塊分化,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對于學習成果要及時進行查卷、分析問題,尋究解決辦法。本著上述要點,筆者淺談下語文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首先,“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告訴他們,每個人是不同的,要有針對性的去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要有一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決心。不管是聽說讀寫閱,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業(yè)余時間,都要本著這一中心思想,這樣才能保證語文的學習不止、用之不竭。
其次,秉承“學以致用”的原則,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向學生灌輸識記和運用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知識在生活中隨著時間日積月累、不斷豐富,但學生們必須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要做到在看到某一事物或者現(xiàn)象之時,腦海中能馬上聯(lián)想到以前所學到的知識中。
最后,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好任意一門學科的前提,是學生們的導師。初中生不僅處于生理的變形期,也是思維跳躍轉變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刺激事物尤其感興趣,重點就表現(xiàn)在他們極其強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方面。如何將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轉變成興趣,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重要命題。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進而引導并調動起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動力。為此,教師們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采取不同的科學教教方法,引入藝術、多媒體等多元因素運用到課堂中,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力圖將書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識轉變成形象的圖片、實物等。生動的語言,輕松的教學氛圍,往往更能將學生帶入到所學的知識場景中,去形象有效的接受新事物、新知識,更能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關于“語文教學內容”問題的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2010(09)。
[2]金丹華.語文課堂教學不表的有效制定[J].浙江教育科學.2011(02)。
[3]張瑋.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的第一要義[J].江蘇教育研究.2011(26)。
[4]李虹美.淺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2(2)。
作者簡介:盧婳,四川外語大學附屬重慶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