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成
摘 要:習作受作者情感的支配,有了積極的交流需求、傾吐欲望和表達沖動,才能有學生細致的觀察、積極的構(gòu)思和熱情的表達。否則,被動的習作狀態(tài)只會催出千人一面、毫無個性、缺乏情感的作文。
關(guān)鍵詞:賞析;體驗;關(guān)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238-01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晝夜不惜?!遍L期以來,小學生習作面臨以下困難:1、動力性困難,即缺乏興趣,缺少動機,表達的欲望不強。2、資源性困難,即缺少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對部分命題因缺少體驗而沒有話寫,或語言積累不豐,素材庫儲量少,也導致沒有話寫。3、能力性困難,即寫作涉及的知識和能力的缺乏而帶來的習作困難。那么,如何關(guān)注并強化學生習作的需要意識,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關(guān)注現(xiàn)實,為學生提供“源頭活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蹦欠N單純地著力于語言文字斟酌推敲而放棄了對生活的召喚與體驗,則是習作教學的一種缺陷。我們對平時活躍的“無法預約”的即時性資源要樹立起開發(fā)與利用意識。若愿園中花木長得美,只有在深的、厚的土壤上播種綠色、發(fā)現(xiàn)綠色、耕耘綠色、收獲綠色——讓學生說真活、實話、心里話,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安表達出來。
一次,我在緊張地籌劃著下午的習作課。正思考間,數(shù)學老年雙手抱著一堆亮晶晶的東西走進辦公室,嘴里嚷著:“看看,看看,我們班的學生幾乎都在玩這東西!”臉上露出憤憤然的神情。我循聲望去,是一些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溜溜球。我又驚又喜,“機不可失,對,下午習作就寫它!”
上課了,我一句開場白就將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同學們,大家最近喜歡玩什么?”片刻的沉靜后,教室里齊聲呼喊:“溜溜球!”“那好,今天的習作我們就寫它,待會兒,大家先痛痛快快地玩它10分鐘,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體會自已的動作和感受,玩后每人寫篇作文,咱們還得比賽一下,看誰不僅球玩得好,作文也寫得好。”教室里一下子沸騰了,幾個平時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早已按捺不住地拿出了溜溜球,有些人竟拿出了好幾個。10分鐘到了,溜溜球全部被收入位子里,教室里頓時一片寂靜,同學們個個埋頭疾書,描寫他們心愛的溜溜球,描述他們興奮的心情和精湛的球技。習作本收齊,一篇篇精彩的習作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高手王偉邊走邊玩,你看他熟練地把手一揮,向下再一提,‘二度空間在他手中就乖乖地進入睡眠狀態(tài)?!弧⒍?、三……哇,一分鐘。同學們邊數(shù)數(shù),邊手舞足蹈地歡呼?!薄巴鮽ズ挖w國龍正在斗法呢,一個使用的是久經(jīng)沙場的‘天火,一個則是千錘百煉的‘時光隧道”……沒想到,這一句句流暢生動的語言竟出自于我班調(diào)皮大王、寫作能力相對較差的孫張情同學之手。于是,我誠懇地給予肯定,并在班上讀了他的文章,著重表揚他寫真活,寫真感受的可喜之處。我抓住這一時機,告訴同學們:要用心觀察生活,用心提煉生活,用心描寫生活,才能抒發(fā)真實感受。
二、賞析名篇,為學生指引“作文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我們千萬別天真地認為,學生興趣有了,一切便成了。雖然那些“趣味盎然”和能給學生提供“鮮活素材”的作文課是很精彩,但最后學生寫作的“成品”是否精彩還得看學生表達功夫的深淺。因此習作還得從模仿起步,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做“學徒”。
模仿首先是善于發(fā)現(xiàn)美。筆者每次教到精美的范文佳作,就必須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悟,結(jié)果還真出了不少發(fā)現(xiàn)美的“小伯樂”,仿其頭,仿其尾,仿其精彩片斷或仿其結(jié)構(gòu)。通過適當?shù)囊龑?,學生們能進行遷移聯(lián)想,“移花接木”。如學習《船長》一課時,文中哈爾威船長的語言、神態(tài)刻畫生動、鮮明,我就引導學生描寫人物語言、神態(tài),并由此反映人物的品格。課后,我還專門布置學生也來模仿課文,寫一寫身邊的一個人物。久而久之,學生在模訪借鑒的過程中,掌握了寫作的竅門。
三、體驗角色,為學生培養(yǎng)“習作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學生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已的主觀感受?!毙撵`的東西需要借助感性化的形象去表露,缺少具體的形象感染,就很難喚醒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傾吐的欲望就不會形成。所謂“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只有在親歷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才能產(chǎn)生表達的渴求與沖動,才會有生動豐滿的文字流露。那么如何實現(xiàn)學生體驗的需要呢?當然最主要的莫過于創(chuàng)設情境了。情境創(chuàng)設賦予學生角色體驗的機會,在教師設計的“客體情境”與學生個體的“主體情境”之間建立聯(lián)系,讓學生在情境中產(chǎn)生角色認同,在情境所烘托出來的真實氛圍中,喚醒相似經(jīng)驗感受的再現(xiàn)與回放,觸發(fā)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進而引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
記得一次,外面下著好大的雪,當時我正在上語文課,看著同學們的眼神都望著窗外,我立即向同學生宣布:“這節(jié)課,我們?nèi)ネ嫜鯓??”同學們齊聲高喊:“老師萬歲!”我又補充一句:“玩完雪,你們把這次活動過程和感受用書面文字展現(xiàn)出來?!鼻?,他們?nèi)齻€一群,五個一伙,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擲雪球,還有的在掃雪……我也和他們一起玩,真是喊聲、笑聲充滿整個校園。第二節(jié)課,學生們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寫下自已的快樂和感受。整個活動過程,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語言也充滿生機和靈氣。顯然,當老師還原學生的生活場景,賦予學生角色體驗的機會,可以突破學生體驗不足,語言干澀的瓶頸,讓學生的習作獲得生命力。
總之,習作受作者情感的支配,有了積極的交流需求、傾吐欲望和表達沖動,才能有學生細致的觀察、積極的構(gòu)思和熱情的表達。否則,被動的習作狀態(tài)只會催出千人一面、毫無個性、缺乏情感的作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要關(guān)注學生的需要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希望這一要求能真正體現(xiàn)在我們的教學追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