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芳
四川省彭州市中醫(yī)院,四川彭州 611930
我所在的內一科屬于呼吸內科,大部分是AECOPD病人,多為老年患者,很多患者每年住院1~3次,在診療過程中,許多病人都需要采集動脈血作血氣分析,特別是有呼吸衰竭的病人,每天都需要采集動脈血2~5次不等,多數病人在住院期間都要行反復的動脈血采集做血氣分析,血氣分析的結果常用來判斷患者的呼吸及循環(huán)功能,判斷患者有無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常用來指導患者的氧療及機械通氣的參數調節(jié)[1]。動脈采血穿刺成功率直接影響到病人心理,影響到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因此,提高動脈采血穿刺成功率對病人的治療過程有著積極的作用。
共收集內一科2013年8月—2013年10月AECOPD病人200例,男 112例,女88例,年齡 45~90歲,住院平均天數約為12d,全部采用橈動脈或者經股動脈采血法收集血液;其中股動脈采血組100例,橈動脈采血組10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和基礎疾病的種類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擔任采血操作的護士工作年資都在5年以上。
擔任采血操作的護士用BD公司生產的血氣專用采血器,自由選擇采血部位進行采血;每次采血后對采血方法、一針穿刺成功與否、病人相關資料、操作人員等做好記錄。
1.2.1 股動脈采血法 患者取平臥位或者半臥位,用被子蓋住和遮擋患者的隱私部位,并拉上床旁圍簾,保護患者隱私,并將患者準備進行穿刺側下肢外展、外旋,膝關節(jié)略向外屈曲;在腹股溝韌帶下方1.5cm左右處,觸摸到股動脈搏動的最強點后,對患者皮膚和操作者的左手中、食指進行常規(guī)消毒,然后操作者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稍微用力按壓并固定住患者股動脈搏動最明顯部位,右手用握毛筆的姿勢握住采血器在股動脈搏動最強點上方垂直進針,進針速度不能太快,避免穿破血管和損傷周圍的組織,仔細觀察有無回血,見回血后立刻停止進退針,動脈血會借助動脈壓自動涌入采血器內,采得所需的血量后,迅速拔針用無菌干棉簽數根稍用力按壓進針部位,指導患者或家屬按壓5~10min,將采得動脈血盡快送檢。
1.2.2 橈動脈采血法 患者取平臥位或半臥位,并將患者準備進行穿刺側上肢略微外展,手背背伸,掌心向上,手腕伸直,并在患者前臂下段墊一軟枕或將患者的被蓋角墊在下面,將穿刺側腕關節(jié)抬高,使腕關節(jié)呈過伸狀,使穿刺部位皮膚繃緊,動脈拉直,血管就不容易滑動,好固定。在腕關節(jié)上方2~4CM觸摸到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后[2],對患者該處皮膚及操作者左手中、食指進行常規(guī)消毒,然后用左手固定住患者的待穿刺部位,右手用握筆的姿勢握住采血器在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以30~45度的角度進針0.5~1.5cm,仔細觀察有無回血,見回血后立刻停止進退針,動脈血會借助動脈壓自動涌入采血器內,采得所需的血量后,迅速拔針用無菌干棉簽數根按壓進針部位,指導患者或家屬按壓5~10min。將采得動脈血盡快送檢[3]。
1.2.3 動脈穿刺評價標準 ①成功:一針穿刺成功,并抽出足夠所需血量;在同一部位反復進退針、血量不足、抽出靜脈血均視為穿刺失敗。②血腫:出現肉眼可見的或用手可觸摸到的直徑大于1 cm的腫塊。③疼痛不耐受:患者疼痛劇烈要求停止穿刺。
見表1。
結果比較:從上表可以看出,橈動脈組和股動脈組在“誤入靜脈率”上差異不大,但“穿刺成功次數”和“比率”股動脈組明顯高于橈動脈組,“血腫發(fā)生率”和“疼痛不耐受率”股動脈組明顯小于橈動脈組。
表1 經股、橈動脈采血成功率統(tǒng)計表
①由于橈動脈的管腔比較細小,搏動感不十分明顯,加之橈動脈所在的皮下脂肪及周圍軟組織不密實,導致進針后往往不易固定而滑出血管,或者針頭斜面未完全進入管腔,造成穿刺失敗[4]。而股動脈血管粗大,管腔粗,動脈壓高,增大了動脈穿刺成功的機會。
②由于橈動脈位置淺,靠近神經、肌腱、穴位,穿刺時疼痛明顯,使得許多患者因為懼怕疼痛而拒絕穿刺。因皮膚的疼覺感受器多分布在皮膚的表皮,越表淺的部位疼痛感覺越敏感。而股動脈周圍皮下脂肪多,穿刺時疼痛不明顯,病人樂于接受。
③在患者血壓過低時,橈動脈搏動細弱捫不清甚至觸摸不到,難以抽出足夠的血液標本。部分肺心病患者本身血壓偏低,動脈搏動不明顯,橈動脈搏動更加不易觸及到;在患者并發(fā)休克時血管痙攣、房顫時的脈搏短絀、心包積液時的奇脈等等,均進一步加重了橈動脈采血技術上的難度。而股動脈即使在患者循環(huán)較差的情況下,也能觸及搏動。特別是休克及危重病人,要求快速準確采集血氣標本,此時往往橈動脈觸摸不清,穿刺較難成功,而選擇股動脈進行穿刺,成功率較高,減少了時間的耗費,及時做出血氣分析,為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搶救生命的時間。
④我科為呼吸內科,大多數為老年患者,有些又長期患病或者合并其他疾病,他們的一般情況大部分較差,橈動脈等表淺動脈搏動不明顯,而選擇粗大的股動脈穿刺成功率較高,即使工作年資較低的護士都比較容易掌握。臨床上遇到有些病人較肥胖,有些老年病人腹部大而且皮膚松弛,這時我們將提前更加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的緊張和顧慮,操作者穩(wěn)定好心態(tài),事先將動脈采血器針頭換成7號或者9好針頭,操作時觸摸股動脈的手指稍用力往下壓,股動脈搏動感就更明顯些,這樣大大的減小了穿刺的難度。
綜上所述:經股動脈穿刺采血的方法總體上優(yōu)于經橈動脈穿刺采血的方法。但影響動脈采血成功率有許多因素,如:護理人員采血技術、患者的身體條件和身體狀況、患者的具體病情等等。在采血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提高動脈采血穿刺成功率。
[1]吳愛玲.股動脈采血與橈動脈采血的臨床應用比較 [J].現代護理,2006,12(5):5.
[2]朱志遠,韓子玉.局部解剖操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44.
[3]劉菊香,王曉濤.橈動脈穿刺采血的臨床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9):478.
[4]黃容,丁麗萍.經橈動脈或股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效果比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