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波 許 丹 李有田
(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呼吸科,吉林 長春 130021)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是老年慢性肺疾病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病情進展緩慢、療效差,多數患者最終導致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直至死亡,給患者、家庭造成極大的痛苦。此病因反復發(fā)作而屢用抗生素,導致產生致病菌耐藥性,從而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我院應用自擬復方止咳靈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取得理想的療效。
1.1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門診和住院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共66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齡59~76〔(平均67.38±6.8)〕歲,病程2~5年7例,5~10年16例,15年以上11例;對照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60~77〔平均(68.19±5.7)〕歲,病程2~5年7例,5~10年15例,15年以上1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療規(guī)范(草案)〔1,2〕中COPD急性發(fā)作診斷標準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均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主要癥狀為咳嗽、咯痰或喘息,反復發(fā)作,連續(xù)2年以上。急性發(fā)作期可伴有發(fā)熱,白細胞可輕度增高,肺部聽診可聞及少許濕啰音。X線透視或攝片可見肺紋理增粗,均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引起的咳嗽,咯痰。
1.3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自擬復方止咳靈治療,藥物組成:陳皮15 g,前胡15 g,白果10 g,海浮石25 g,黃芩25 g,杏仁10 g,川貝10 g,甘草10 g,半夏10 g,茯苓25 g,柴胡10 g,瓜蔞20 g,魚腥草20 g,1劑/d,水煎2次,100 ml/次,2次/d,飯后分服,連服2 w后停藥。觀察患者的癥狀、體征、體溫、血常規(guī)、肺部透視或攝片。對照組予中藥桔貝合劑(江西誠志永豐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6021638)10 ml/次,3次/d,口服,連服2 w后停藥,觀察內容同治療組。
1.4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顯效:咳嗽,咯痰,發(fā)熱基本消失,白細胞恢復正常,肺部X線片正常。好轉:咳嗽,咯痰,發(fā)熱明顯減輕,白細胞及肺部X線片好轉。無效:患者癥狀、體征及理化檢查均無改善。
2 w治療后,治療組癥狀、體征及臨床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癥狀、體征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復方止咳靈方中前胡入肺經,能降氣化痰,疏風清熱。前胡煎劑能增強呼吸道分泌,有祛痰作用且作用時間較長,同時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杏仁性苦溫、味甘,入肺與大腸經,有止咳定喘、潤腸通便之功(肺與大腸相表里);主治咳嗽、氣逆喘促,痰涎壅盛。二藥配伍更增加化痰定喘鎮(zhèn)咳之功,亦有抗菌之效果。方中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主治肺熱咳喘,喘逆痰多等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桑白皮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作用顯著,具有鎮(zhèn)咳及降溫作用。方中黃芩性寒、味苦、潤肺,入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據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發(fā)現:本品含黃芩甙元、漢黃芩素、黃芩甙、黃芩新素等。黃芩煎劑在體外有較廣的抗菌譜,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黃芩甙、黃芩甙元對豚鼠離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及整體動物過敏氣喘,均有緩解作用。方中白果性平,味甘、苦、澀,具有斂肺定喘之功,正如《本草便讀》:“貝母,開郁,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則虛勞火結之證,貝母??墒讋薄F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多種生物堿,如川貝母堿,兩貝母堿等,具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此外還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解痙止喘作用。方中魚腥草性微寒,味辛,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痛排膿之功。魚腥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以及結核桿菌等多種革蘭陽性及陰性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并有抗炎、鎮(zhèn)咳作用。甘草調和諸藥。全方為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瀉肺定喘,對改善咳喘之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效果顯著〔3~5〕。
4 參考文獻
1靳榮華,朱穎文.中西醫(yī)結合分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48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4;36(12):44-5.
2丘透蓮,劉紅霞.二陳湯加味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84例〔J〕.新中醫(yī),2004;36(12):52.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3-4.
4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0-8.
5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37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