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麗 宋 梅
(西安醫(yī)學院護理學院內科護理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21)
孤獨感對老年人會產生消極影響,會使老年人更容易抑郁,更可能走上自殺之路;也可能導致老年人認知功能、生活滿意度、幸福感水平下降。本研究旨在了解西安市社區(qū)老年人的孤獨感及其影響因素。
1.1對象 納入標準:年齡≥60歲;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存在嚴重認知障礙、嚴重視力或聽力障礙及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隨機選擇西安市3個城市社區(qū)符合標準的老年人共166例;男80例,女86例;60~70歲68例,70歲以上98例。
1.2研究工具 ①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孤獨量表UCLA Lonelineis Scale,Univorsity of Califomia at Los Angels〔1〕重測信度為0.89,共20個項目,根據(jù)最后計分44分以上為高度孤獨 ,39~44分為一般偏上孤獨 ,33~39分為中間水平 ,28~33分為一般偏下孤獨 , 28分以下為低度孤獨。②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重測信度為0.83〔2〕,共10個項目得分相加為總分,再除以10即為GSES總均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③家庭關懷度量表(APGAR)〔3〕是個體以主觀方式對家庭功能滿意程度的評價,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4〕。根據(jù)得分指標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礙,0~3分表示家庭功能嚴重障礙。④個人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職業(yè)、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情況。
1.3調查方法 均由調查員口述問題,確信老年人理解后作答,答案由調查員填寫。所有調查員調查前均接受統(tǒng)一的調查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研究背景、問卷內容、統(tǒng)一問卷講解和填寫的標準、與老年人的溝通技巧和角色扮演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t檢驗和相關分析。
2.1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孤獨感、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比較 60~70歲組和70歲以上組之間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家庭功能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兩個年齡段在孤獨感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不同性別老年人孤獨感、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比較 不同性別之間家庭功能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孤獨感及自我效能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3老年人孤獨感與自我效能、家庭功能的相關分析 老年人孤獨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r=-0.231)、家庭功能(r=-0.416)呈負顯著相關(P<0.01)。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家庭功能呈正顯著相關(r=0.175,P<0.05)。
表1 不同年齡老年人孤獨感、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評分比較±s)
表2 不同性別老年人孤獨感、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評分比較±s)
本研究表明較高年齡老年人孤獨評分顯著高于較低年齡,與梅錦榮等〔5~8〕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軀體功能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動不便;富有意義的社會、家庭及自我角色減退,使其不得不減少社會交往、參與的機會;配偶、朋友、鄰居等親密關系的逝世會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增加,建立新的親密關系又較困難,這些都會促使老年人孤獨感的產生。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與年輕人相比,孤獨感與情感失調、身體功能失調的負相關程度在老年人中更強;且老年人的孤獨感可能會加重,因為孤獨的老年人不能實現(xiàn)其有生之年的社會情感目標〔9〕。這種挫敗和遺憾無疑會加劇孤獨感的產生。
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更容易公開表達情感(如孤獨感);女性比男性更加珍惜、看重人際關系;女性壽命更長而易守寡和經歷其他的喪失〔10〕。Golden等〔11〕認為,老年女性并不比老年男性有更多的對孤獨的內在易感素質,而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常遇到孤獨的外在易感因素(如守寡)。
自我效能是美國心理學家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系指人們成功的實施和完成某個目標或應付某種困難情境能力的信念〔12〕。當個體面臨可能的危險、不幸、災難等厭惡性情境條件時,自我效能感可決定個體的應激狀態(tài)、焦慮反應和抑郁程度。男性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由于受到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響較深,造成其社會分工、家庭地位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男性的生活經歷中有更多的機會使其自我效能感不斷得到增強,因此造成男性的自我效能感往往高于女性。有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不會在應對環(huán)境、事件之前憂慮不安;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則懷疑自己處理、控制環(huán)境的能力,表現(xiàn)出強烈的應激狀態(tài)和焦慮,并以各種保護性的退縮行為或防御行為被動地應對環(huán)境,容易引起孤獨發(fā)生。可見自我效能感能夠決定老年人的活動積極性,并且對老年人的積極性有明確的預測作用〔13〕。
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使老年人有可能得到較好的照顧而減輕孤獨感;有可能較好地滿足個人的消費意愿,娛樂和交際活動也可能相應增多,對減輕孤獨感有積極作用。中國老人對子女的尤為重視,子女生活狀態(tài)良好,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家庭的支持功能,不僅能提供給老人經濟支持,還能帶給老人很大的心靈安慰〔14,15〕。國內研究也發(fā)現(xiàn),家庭功能水平、社會支持狀況是影響老年人孤獨感的重要〔16,17〕。
本研究說明自我效能感低的老人容易自我評價及自我價值定位降低,影響自我潛能的主動發(fā)揮,如減少參與家庭事務及社交活動等,易導致孤獨、抑郁等負性情緒發(fā)生。自我效能感高的老人,其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較高、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都比較積極,產生孤獨的情況比較少。
自我效能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目標設定、思維模式及對于困難和挫折的處理方式。這也正如班杜拉提出的: “自我效能機制在對情感狀態(tài)的自我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18〕。自我效能的形成與變化受4種信息源,即直接性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生理情感狀態(tài)的影響。家庭是個體成長和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完整的家庭結構能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家庭成員最大的支持。老年人因為年齡增長、自身功能的衰退、人際關系的喪失容易造成自我效能低下,產生孤獨感。此時家庭功能的良好發(fā)揮對其身心健康尤為重要。家庭功能狀態(tài)良好的老人,遇到危機或重大生活事件時,能從家庭內獲得各種物質資源和正性情感資源,使他們感到經濟和情感支持力量的體驗,這樣實際上提高了老人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激發(fā)起老年個體的機動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通過各種方式調節(jié)情緒,減少孤獨的發(fā)生;反之,遭遇親密家人的逝去、子女不在身邊的空、空巢老人,家庭功能障礙嚴重,削弱了自我效能感增強的途徑,自我效能感低的老人自我潛能的主動發(fā)揮往往會減弱,不能夠找到適當?shù)姆绞叫购驼{節(jié)情緒,增加了孤獨的發(fā)生。家庭功能障礙的老人,由于其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獲得的支持較少和看待問題的角度比較偏激,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等,對孤獨感受會更強烈。尤其是患病導致活動能力受限制的老人,人際交往的范圍逐漸縮小,生活環(huán)境基本固定在家庭內。
綜上,采取各種途徑增強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促進家庭支持功能的良好發(fā)揮將有助于緩解和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
4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wèi)生雜志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564-73.
2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雜志,2001;10(3):185-8.
3張作記.家庭關懷度指數(shù)〔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110.
4呂 繁,曾 光.家庭關懷度指數(shù)問卷測量腦血管病病人家庭功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9;15(11):987-8.
5梅錦榮.老人主觀幸福感的社會性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2):85-7.
6劉志榮,倪進發(fā).老年人孤獨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9(3):293-5.
7DeJong Gierveld J,Van Tilbwrg T.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adult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Italy: coresidence values and behavior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loneliness〔J〕.J Cross-Cult Gerontol,1999;14(1):1-24.
8Savikko N.Predictors and subjective causes of loneliness in an aged populatio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05;41(3):223-33.
9Chue A.Loneliness and wellbeing in young and alder adulthood〔D〕. Cornell University,2010.
10賴運成.老年人孤獨感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6):2429-32.
11Golden J,Conroy RM,Brace I,etal.Loneliness,social support networks,mood and wellbeing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9;24(7):694-700.
12Bandura A.Self-effican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7:3-51.
13王葉梅,陳國鵬.資源和SOC生活管理策略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8):2339-41.
14李東陽,張國云,朱 紅.老年人孤獨感調查〔J〕.健康心理學,1997;5(4):256-8.
15申繼亮,周麗清,佟 雁,等.親子支持和孝順期待對老年人孤獨感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3):167-9.
16吳 捷.老年人社會支持、孤獨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8;31(4):984-6.
17劉 靚,徐慧蘭,宋 爽.老年人孤獨感與親子支持、孝順期待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5):636-8.
18A·班杜拉著,繆小春譯.自我效能: 控制的實施〔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9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