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蘭
(衡水市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2型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因此需要早期預防以減輕疾病負擔,提高生命質量。有研究表明,24 h尿白蛋白/肌酐(A/C)比值與心力衰竭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一個敏感的指標可以反映糖尿病的微血管改變〔1〕。本研究擬通過觀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A/C比值,分析其與心臟功能損害之間的關系,從而為臨床早期預防心力衰竭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診斷標準參考美國糖尿病協會2007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②近半年內未服用過可能導致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水平改變的藥物;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孕產婦、哺乳期婦女;②合并有肝腎功能障礙者;③合并有其他心瓣膜病、心房纖顫等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心臟疾??;④合并有惡性腫瘤者。
1.2收集患者的病歷資料 (1)一般資料: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病程,血壓、病史等;(2)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
1.3診斷標準 ①左心室射血分數<50%表明心臟收縮功能減低;②E/A<1表示心臟舒張功能減低(E表示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速度峰值,A表示二尖瓣舒張晚期血流速度峰值);③A/C≥3.4判斷為異常。
2.1兩組心臟功能障礙情況比較 A/C異常組心臟收縮功能降低〔49例(80.33%)〕及舒張功能減低的發(fā)生率〔37例(60.66%)〕均高于正常組〔13例(27.66%)、8例(17.02%)〕,P<0.05。
2.2兩組資料的比較 異常組的病程長于正常組,LDL-C、HDL-C水平高于正常組,A/C比值也高于正常組(P<0.05);其他變量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病程、LDL-C、HDL-C、A/C比值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兩組資料的比較±s)
2.3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障礙危險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只有A/C比值進入回歸方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OR=1.382(P<0.05),病程、LDL-C、HDL-C未進入回歸方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障礙危險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糖尿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3〕。2型糖尿病伴隨而來的并發(fā)癥有微血管病變導致的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4〕。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在發(fā)病的早期可能會出現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的異?!?〕。其機制主要為:①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其體內的胰島素供給不足從而導致糖及脂肪酸的代謝功能也出現了異常,結局就導致外周血中的細胞血糖代謝水平降低,細胞外周的血漿中血糖水平就相對性的升高了。②糖尿病患者的體細胞內血糖代謝功能障礙,導致大量的糖原顆粒無法分解而存積在心肌細胞內,另外由于心肌細胞本身存在糖代謝障礙,因此脂肪氧化分解功能就相對加強,最后產生了大量的游離脂肪酸,與此同時,心肌甘油三酯的水解作用也會產生大量的游離脂肪酸,如此便導致了心臟組織中的游離脂肪酸水平增高。③糖尿病患者體內紅細胞2,3二磷酸甘油酸、HbA1c含量增高,導致了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減弱,從而引起心臟能量供應發(fā)生障礙,而舒張功能又恰巧對能量饑餓較為敏感,故而舒張功能減退相對比較早〔6,7〕。④心肌收縮或者是舒張都需要心臟來提供能量,因此負荷較大。另外有研究表明〔8〕,尿微量白蛋白與肌酐的異常比值與心臟功能損傷有關,可作為判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指標〔9,10〕。
本研究結果表明,A/C比值異常組發(fā)生心臟功能損害的危險性更大,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中A/C比值是心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赡艿脑蚴怯心虬椎鞍椎?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和尿白蛋白共同作用增加了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11〕。因此A/C比值可以作為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心臟功能發(fā)生損傷的重要評價指標。
4 參考文獻
1張邦升,沈萬香,王 虹,等.4種方案治療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成本-效果分析〔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8):906-9.
2錢榮立.美國糖尿病學會2007版糖尿病診斷標準(二)〔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7;15(3):附錄Ⅰ-Ⅳ.
3Shaw JE,Sicree RA,Zimmet PZ.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1):4-14.
4楊維娜,王 璇,藍 茜,等.2型糖尿病并發(fā)周圍血管病變的臨床流行病學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4(1):73-6.
5馬 靜.糖尿病人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及其治療的研究進展〔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2010;30(3):264-8.
6劉柳明,鐘 玳.伏格列波糖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廣西醫(yī)學 ,2013;35(8):1067-8.
7徐明珠,蔣廷波,周亞峰,等.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內超聲在診斷變異型心絞痛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薈萃,2010;25(21):1841-4.
8余 虹,陸其兵,戴宏斌.胱抑素C脂蛋白(a)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對不同腎損害期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28(4):357-8.
9Collins AJ,Foley RN,Herzog C,etal.Excerpts from the US renal data system 2009 annual data report〔J〕.Am J Kidney Dis,2010,55(1 Suppl 1):S1-420,A6-A7.
10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ates-2012〔J〕.Diabetes Care,2012;35(1):S11-63.
11郭 進,陳 雯,王 風,等.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與血管內皮舒張功能關系的探討〔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4;20(1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