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華 郭玉珊 翟羽佳 鄭 娜
(北華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最主要的并發(fā)癥及死因,并已成為終末期腎病的最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提示DN的發(fā)生、進展與氧化應激密切相關(guān)。目前,常用活性氧簇(ROS)產(chǎn)物評估氧化應激,近年來,不斷有新的技術(shù)、指標用于氧化應激評估,本研究應用紫外光譜相關(guān)的缺血修飾性白蛋白(IMA)指數(shù)以及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相關(guān)的A1650/A1550對單純糖尿病(SDM)患者、糖尿病合并早期腎病(EDN)患者、健康對照者的血清進行氧化應激水平檢測,以分析該指標對DM及EDN氧化應激損傷的評估價值,從而為EDN診斷及治療提供新思路。
1.1對象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6例(診斷標準參照WHO/IDF《糖尿病及其引起的高血糖的定義和診斷》2006年版)〔1〕,根據(jù)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將患者分為SDM組49例(UMAER<20 μg/min)、EDN組57例(20 μg/min≤UMAER≤200 μg/min),健康志愿者(對照組)32例(經(jīng)體檢確定),所有受試者排除冠心病、缺血性動脈疾病、高血壓、肝臟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異常(<3.5 g/dl或>5.5 g/dl)、原發(fā)性腎病及血液透析。 SDM組、EDN組與對照組年齡、性別基本匹配。SDM組與EDN組年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DN組的收縮壓高于對照組,而舒張壓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DN組與SDM、SDM組與對照組比較,收縮壓及舒張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DM組、EDN組的WHR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但糖尿病兩個亞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1.2基本情況 采集受試者的年齡、性別、患DM年限、收縮壓、舒張壓、腰圍(W,肋骨下緣與髂嵴連線中點水平周徑)、臀圍(H,臀部最大周徑)等基本信息,計算局部體脂,以腰臀比(WHR)報告。
表1 各組資料對比情況±s)
1.3生化指標 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Roche,瑞士)及原裝配套試劑檢測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及血清白蛋白。應用自動免疫比濁法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應用ELISA試劑盒(Cell Biolabs,美國)檢測血8-羥化脫氧烏苷(8-OHdG)水平。應用白蛋白-鈷結(jié)合(ACB)試驗相關(guān)試劑(Ischemia Technology)檢測IMA〔2〕。
1.4ATR-FTIR檢測及光譜分析 應用Nicolet iN1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Thermo Fisher,美國),MCT檢測器,iZ10 micro-ATR附件及匹配OMNIC 8.0軟件包。參數(shù)選擇透射模式,分辨率為4/cm,掃描次數(shù)為64次,以去離子水為掃描背景。應用OMNIC讀取光譜,進行自動基線校正、自動平滑、ATR校正,ZnSe晶體,底角45°。讀取1 650/cm及1 550/cm附近吸收峰的峰面積,以A1 650/A1 550報告。
2.1生化指標 本研究檢測的血清肌酐、CK-MB及血清白蛋白僅用于樣本篩選,不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SDM組及EDN組的空腹血糖分別為(7.21±1.31)、(7.96±1.15)mmol/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為(7.4±1.1)%、(7.5±1.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SDM組及EDN組的8-OHdG分別為13.0±3.9、21.2+5.0、29.4±7.5,SDM組與對照組、EDN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EDN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SDM組及EDN組的IMA指數(shù)分別為78.1±9.8、96.7±11.1、108.8±9.8,其中SDM組及EDN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SDM組與EDN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紅外光譜 對照組、SDM組及EDN組平均紅外光譜顯示范圍為1 710~1 480/cm。對照組、SDM組及EDN組的A1 650/A1 550對比,其中SDM組與對照組、EDN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與EDN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
DN是DM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xiàn)之一,臨床特征為蛋白尿、漸進性腎臟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可出現(xiàn)嚴重腎衰。英國遠期DM研究組指出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T2DM患者合并DN的風險〔3〕,但我國DM患者的血糖控制普遍不理想,T2DM患者合并DN的患病率高達38.8%〔4〕。高血糖引起腎臟血流動力學變化以及葡萄糖代謝異常引起的級聯(lián)損傷是造成腎臟病變的基礎(chǔ),而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的活化是DN形成的直接機制,在上述諸多發(fā)病機制中,目前認為氧化應激是重要的共同機制〔5〕。因此,有效地對DM患者進行氧化應激評估,不僅有利于EDN的及時診斷,而且有利于系統(tǒng)評價患者的氧化應激損傷或提供治療的新靶點。
ROS產(chǎn)物水平是評估氧化應激的常用指標,考慮到蛋白質(zhì)廣泛存在于細胞內(nèi)外,極易受ROS攻擊發(fā)生氧化修飾或出現(xiàn)蛋白羰基,在氧化應激早期即可形成,且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因此可通過測定相關(guān)生物標志物作為氧化應激評估,例如IMA。Roy等〔6〕認為IMA升高可以有效反映機體氧化應激水平,Lee等〔2〕證實IMA指數(shù)可以有效校正個體蛋白差異對檢測的影響。本實驗結(jié)果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DM患者合并腎病的根本機制是由于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該指標對于診斷EDN意義重大。
根據(jù)Moganson分類,認為出現(xiàn)微量蛋白尿是診斷DN的標準,但近年來UMEA的出現(xiàn)是否代表腎臟損害、是否必然出現(xiàn)DN進展屢現(xiàn)爭議。由于UMEA并不能完全作為診斷DN的指標,大量研究尋找其他可以預測或評估腎臟損害的臨床及實驗室指標。p16蛋白(一種皮膚成纖維細胞中與細胞周期調(diào)節(jié)相關(guān)的調(diào)節(jié)蛋白)雖然可以用于預測DN發(fā)生,但方法過于繁瑣,難以推廣〔7〕。因此,尋找檢測便捷、行之有效的生物指標,對于EDN的診斷尤為重要。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shù)的發(fā)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該技術(shù)具有快速、準確、無損地對生物樣本進行分子水平測定的特點。結(jié)合ATR附件后,可以有效糾正、消除水對于光譜的影響,更適用于血清等液體樣本的檢測。ATR-FTIR可以系統(tǒng)地分析脂質(zhì)、核酸以及蛋白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及含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分析蛋白質(zhì)二級結(jié)構(gòu),從而評估組織或細胞的氧化應激水平〔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1 650/A1 550,可以有效地反映SDM患者及EDN患者機體不同的氧化應激水平,同時該方法兼具檢測便捷的優(yōu)點,單個樣本掃描時間僅為數(shù)十秒,且無需對樣本進行處理。
4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termediate hyperglycaemia-report of a WHO/IDF consultation〔M〕. Geneva:WHO Press,2006:13-6.
2Lee YW,Kim HJ,Cho YH,etal. Application of albumin-adjusted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ndex as an early screening marker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Clin Chim Acta, 2007;384(1-2):24-7.
3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J〕. Lancet,1998;352(9131):837-53.
4Kung k,Chow KM,Hui EM,etal. Prevalence of complications among Chinese diabetic patients in urban primary care clinics: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Fam Pract,2014;15(1):8.
5Tavafi M.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antioxidants〔J〕. J Nephropathol,2013;2(1):20-7.
6Roy D,Kaski JC.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the importance of oxidative stress〔J〕. J Am Coll Cardiol,2007;49(24):2375-6.
7Zeng L,Kanwar YS,Amro N,etal. Epigenetic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p16 in dermal fibroblasts from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J〕. Kidney Int,2003;63(6):2094-102.
8Palaniappan PR,Vijayasundaram V.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tudy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muscle of Labeo rohita due to arsenic in toxication〔J〕. Food Chem Toxicol,2008;46(11):3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