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旭 李晨光 高普均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內(nèi)科,吉林 長春 130021)
在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個嚴重的公共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報道,全球大約有20億人感染過HBV,其中大約3.5億人為慢性感染者,其中80%非洲和拉丁美洲,每年約有6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各種疾病〔1~4〕。在亞洲,中國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區(qū),我國不同地區(qū)HBV感染率差異很大。本研究通過分析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體檢中心進行HBV血清標志物檢測的88 641例長春市健康體檢者,以期了解長春市健康體檢人群HBV感染現(xiàn)狀,為長春市乙型肝炎傳染病的防疫提供科學數(shù)據(jù)。
1.1對象及方法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2009年4月至2012年9月的長春市健康體檢人群88 641人,其中男51 373人(57.96%),女37 268人(42.04%),男女性別比約為1∶0.73。按照WTO 2001年的年齡劃分標準進行分組,青年組≤44歲49 042人,中年組:45~59歲28 423人,老年組≥60歲11 176人。
1.2儀器試劑 應(yīng)用瑞士帝肯全自動酶免分析儀(TECAN),試劑購自上??迫A有限公司并于有效期內(nèi)使用,各項操作以及結(jié)果的判讀均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1.3檢測方法 空腹采集靜脈血3.5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定性檢測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體(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體(HBeAb)、HBV核心抗體(HBcAb)。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7.0軟件,不同率之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88 641例HBV五項血清標志物檢測模式。見表1。
表1 長春市88 641例體檢者HBV五項血清學標志物檢測模式
2.2不同性別健康體檢者HBV HbsAg、HbsAb、HBcAb 檢測結(jié)果 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健康體檢者HBV HBsAg、HBsAb、HBcAb檢測結(jié)果〔n(%)〕
2.3不同性別健康體檢者“小三陽”、“大三陽”檢測結(jié)果 見表3。
2.4不同年齡組血清HBV HbsAg、HbsAb、HbcAb檢測結(jié)果 見表4。
表3 不同性別健康體檢者“小三陽”、“大三陽”檢測結(jié)果〔n(%)〕
表4 不同年齡組血清HBV HBsAg、HBsAb、HBcAb檢測結(jié)果〔n(%)〕
2.5不同年齡組“小三陽”、“大三陽”檢測結(jié)果 見表5。
表5 不同年齡組血清“小三陽”、“大三陽”檢測結(jié)果〔n(%)〕
HBV感染呈明顯的地域分布,亞洲屬于HBV感染的高流行區(qū)。我國曾舉行數(shù)次大型HBV攜帶者調(diào)查,根據(jù)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一般人群的HBsAg攜帶率為7.18%,HBV的感染率42.40%~80.77%,每年約有23/10萬的人死于與HBV感染所致的相關(guān)的疾病〔5〕。我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HBV攜帶率>8%,吉林省屬于中流行區(qū)〔6〕。本研究結(jié)果與胡曉麗等〔4〕對德惠市流行病調(diào)查的HBsAg陽性率4.38%較接近。乙肝感染在不同性別中是否有差異,目前國內(nèi)各研究報道結(jié)果多有不同〔7~9〕,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考慮可能與不同研究樣本量、地域因素及社會習慣等因素有關(guān)。
本研究中,從年齡分布上看,可能與接種乙肝疫苗、母嬰感染阻滯、社會整體衛(wèi)生水平提高等綜合因素有關(guān)。對“小三陽”的陽性率分析顯示:中年組高于其他年齡組,應(yīng)加強對中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醒定期體檢,及時了解這部分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模式改變以有效預防疾病快速發(fā)展。
本研究中HBcAb陽性率與其他文獻報道的有很大的差異〔4,6,8,9〕,考慮差異原因為ELISA方法檢測HBcAb時對血清進行稀釋,僅對HBV血清學標志物起到定性、半定量作用,由于抗體滴度被稀釋降低,可能導致對HBcAb檢出率低,進而出現(xiàn)此結(jié)果〔10,11〕。另外,本研究結(jié)果說明人群中對HBV沒有免疫力的易感人群仍然占有很大比例,需要加強對這部分人群的保護以及免疫接種。
4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1):1-16.
2Poynard T,Yuen MF,Ratziu V,etal.Viral hepatitis C〔J〕.Lancet,2003;362(941):2095-100.
3Zhang H,Li Q,Sun J,etal.Sero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Hepatitis B infection in an adult popu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J〕.Int J Med Sci,2011;8(4):321-31.
4胡曉麗,趙宏偉,吳曉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現(xiàn)狀〔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2;28(6):413-6.
5莊 輝.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2009;1(2):18-24.
6陳園生,王曉軍,梁曉峰,等.中國東中西部地區(qū)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現(xiàn)狀〔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4):246-8.
7金 紅.不同年齡、性別、職業(yè)健康體檢人群中乙肝HBsAg陽性率的比較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25):147-8.
8周雪寧,萬延川,權(quán)志博.性別對乙肝血清標志物模式人群分布率的影響及其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14):1082-3.
9徐 藝,張少白,李 平,等.陜西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25(12):1501-2.
10王巧蓮.化學發(fā)光法與ELISA法檢測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結(jié)果比較〔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6;22(1):82-4.
11朱火星.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應(yīng)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學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0;16(1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