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宏
潮汐時間表,是大海書籍冊頁夾縫中的一個獨特段落。如果潮水必須生出千萬次浪尖,它愿意在某個時間把海水舉上潮頭;如果潮水必須蕩出千萬次浪谷,它愿意在某個時間把海水摔碎做短暫喘息。
我國古書有“大海之水,朝生為潮,夕生為汐”的記載,合稱“潮汐”。摸清某一海域一天低潮或高潮的準確時間,據(jù)此可準確掌握第二天和數(shù)天后的低潮和高潮時間。由于地球的旋轉(zhuǎn),海洋水位的上升由深海向海岸進行不斷傳播。當太陽、月球和地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時,就使海水產(chǎn)生大潮;當它們幾乎成直角時,就使海水產(chǎn)生小潮。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有曰:“潮汐去還,誰所節(jié)度?”宋蘇轍《和子瞻雪浪齋》言:“門前石岸立精鐵,潮汐洗盡莓苔昏?!泵鲃⒒督须s詩》之七載:“坤靈不放厚地裂,應(yīng)有潮汐通扶桑?!睔v數(shù)各代文人,感念大海潮事,探尋潮汐秘密,早已有之。但更多點贊的是猶如聽馬蹄聲聲、車輪滾滾的氣勢,還有海浪中混雜著的澎湃激情。而當潮汐慢慢退去,大海稍稍恢復平靜,這種沉默蘊含的力量,將在下次潮汐到來時成為一種支撐。
無論潮流融合還是潮來汐去,原本就是一部自然抑或人生的歌舞劇,一層層推向高潮,又一層層落入低谷。高音或低音,身影或腳印,潮汐像時鐘一樣,使一排排記憶向沙灘涌來,又把一排排輝煌退回到海的懷抱。
不必去恨潮水的波瀾不興,不必去嘆負能量的抑制對沖,只要大海在這兒,就不愁次高潮和再高潮的到來。
而潮涌海灘,有時是機遇,有時是挑戰(zhàn)。知道低潮醞釀著高潮,而高潮也要會轉(zhuǎn)入低潮。面對潮涌的漲落應(yīng)變,并非來自于蒼天的恩賜開悟,而來自于對于周遭事物的機敏適應(yīng)和自身的安全考慮。也可以說,正是有了自身的深邃與寬廣,才可能見證潮涌的壯觀與安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