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英
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qū)賈村學校
讓課外閱讀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益補充
孫俊英
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qū)賈村學校
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名人都在強調著讀書的重要意義。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語文課程,更應借助課外閱讀的開展和指導,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積淀學生人文底蘊,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人的和諧發(fā)展。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課外閱讀;和諧發(fā)展
小學語文新課標總目標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薄熬哂歇毩㈤喿x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逼渲校投握n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中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高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于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很明確,新課標把指導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緊緊結合起來,為我們指明了語文教育的方向。
1.陶冶情操。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弊x到一本好書,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為社會、人類有卓越貢獻或獻身的人),心靈會感到幸福,從而強化道德、理想意識,凈化心靈,一生朝著理想的目標奮斗不已。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激勵了一代中國青年為祖國的事業(yè)前赴后繼。
2.儲備知識。
人生來就有好奇心。處在學校這種智力不斷沖撞的環(huán)境中,少年兒童時期,正是一個求知欲洶涌勃發(fā)的年齡,一本稍微有趣的讀物,就能點燃對書籍的強烈好奇。書是什么?是歷史、自然、人靈魂的記載。讀書,不僅能開拓視野,增添知識信息,了解和認識世界,還能滿足兒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生的記憶力強,大量的閱讀后,哪怕是囫圇吞棗的閱讀,也能儲備知識。當他們長大或工作時,會發(fā)現胃底層,有未來及得消化的豐厚的積存,從而大受裨益。
3.積累和構建文化。
學生通過閱讀在腦海里點滴積累的有意義的東西,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課文閱讀是學生積累和吸取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的主要窗口,但學生文化的積累和文化的建構更多的還要依靠課外閱讀。在閱讀中,“各種信息、文化因子在頭腦里聚集、碰撞、滲透、積淀?!敝鸩浇嬜约旱奈幕问逑嫦壬浾f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事實也證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實際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課外自學、自修而成。只囿于課本里的幾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語文能力的。只有在長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形成文化的積淀,逐步建構自己的文化。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已逐漸被廣大教師家長所認識,很多老師家長都想盡辦法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空間。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家長過于急功近利,造成功利性課外閱讀,結果非但沒能減負,反而讓孩子不堪重負。
1.變課外閱讀為作文閱讀。
應該說,通過課外閱讀可以讓孩子積累大量的詞匯,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寫作水平,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課外閱讀的一大目標,但是,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無奈很多家長(包括一些語文老師)過于急功近利,把提高作文能力看成了課外閱讀的唯一目的,總是希望通過課外閱讀來迅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于是,在此目標的引導下,片面要求孩子多讀作文書,更有甚者,索性把課外閱讀變成了作文閱讀。
2.變課外閱讀為應試閱讀。
近幾年來,小升初考試如火如荼,這些民辦學校的語文卷子范圍廣,內容深,難度很大。為了能讓學生在這樣的考試中考出好的成績,一些老師針對考試的內容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劃出了范圍。大量的成語、諺語、百科知識等方面的讀物占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陣地,擠走了小學生原本愛讀的童話、故事、小說、人物傳記。更有甚者,有些“有經驗”的語文老師還把自己辛苦整理出來的資料印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反復閱讀,機械記憶,通過這種“填鴨式”的課外閱讀來迅速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事實上,上述做法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扼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利于知識的消化吸收。課外閱讀應該本著尊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的作文書只能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厭倦,久而久之,便會失去閱讀的興趣,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對于那些為了應付考試的大量的知識背誦,更是索然無味,學得囫圇吞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無從提起閱讀的興趣了。
其次,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將課外閱讀與提高寫作能力過分聯系在一起,學生在閱讀時滿腦子都是寫作方法、好詞好句之類的東西,讀起來味同嚼蠟,分外費勁,無形之中就會讓學生覺得讀書是一種負擔。興趣閱讀與應試閱讀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輕松活潑的,后者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種負擔既是生理上的,加重了孩子眼睛的負擔,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同時,又是心理上的,讓學生覺得讀書就是為了考試,無論什么書都會關系到自己的考試成績。因此,無論什么書到了他手里都會變得異常沉重。這是一個相當惡劣的后果,最終導致一部分學生為了逃避讀書而沉迷于無聊的漫畫和虛幻的游戲世界,嚴重損害了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