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利
《BBC音樂》
BBC Music
2014年9月號
瑪麗亞·卡拉斯1923年12月2日生于美國一個希臘移民家庭,1977年9月16日在巴黎去世。對于卡拉斯的嗓音,人們一直存在著不同看法:在大多數(shù)人心目中,卡拉斯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歌唱家,但也有些人認為她不應該得到那么高的評價,何況她嗓音的輝煌期很短。令人折服的是,她的演出從未有過失敗,她那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打動了無數(shù)聽眾的心,她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本期雜志封面文章以《超級天后》為題探究了瑪麗亞·卡拉斯非凡的藝術人生,并刊登了她1955年飾演威爾第《茶花女》中的維奧萊塔、1973年與迪·斯特凡諾一起在倫敦作告別舞臺演出的照片等。
鳥鳴聲歷來是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素材。莫扎特曾在1787年6月4日為他心愛的八哥舉行葬禮,他三年前買下它時還用旋律記下了它的叫聲,這段旋律后來被他用在了《G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K.453)的末樂章開頭。維瓦爾第在《四季》的《春》樂章中寫入了許多鳥叫聲。貝多芬、圣-桑、馬勒、巴托克、梅西安等許多作曲家都曾采用色彩多樣的鳥鳴聲來取悅聽眾,他們會用短笛形容金翅雀發(fā)出的顫音,用低音提琴模仿麻鴉,用單簧管代表灰斑鳩。1892年德沃夏克在紐約音樂院任職期間,偶爾聽到了猩紅比藍雀的吱喳叫聲,他將這種鳥鳴聲用在了著名的《美國》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中以體現(xiàn)美國風格。最偉大的研究鳥語的作曲家當數(shù)梅西安,二戰(zhàn)期間的一個嚴寒的夜晚,在位于西里西亞的德國戰(zhàn)俘集中營中,囚犯們被集合起來去聽同是囚犯的梅西安創(chuàng)作的音樂,那樂曲開始的第一個音就是單簧管吹出的仿畫眉的鳥鳴聲,接著小提琴模仿了夜鶯。這次特殊演出就是著名的《時間終結四重奏》的首演。后來梅西安在鋼琴曲集《鳥》中運用了七十七種鳥鳴聲,對鳥鳴的研究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由七十一張唱片組成的愛爾蘭長笛演奏家詹姆斯·高爾韋的唱片集錦將由Sony公司于2014年10月推出,以慶祝這位受人尊敬的大師七十五歲生日。這套唱片的曲目范圍廣泛,從巴赫的長笛協(xié)奏曲到弗朗克和普羅科菲耶夫的奏鳴曲,從百老匯、好萊塢的經典歌曲到民間流行曲調,全方位地展示了高爾韋的藝術魅力。
英國有許多樂施會音樂舊書店,收集了大量的音樂類舊書舊譜,其中不乏珍品。編輯選擇了一家這樣的書店去“淘寶”,結果發(fā)現(xiàn)了不少二十世紀初甚至十九世紀末出版的稀有鋼琴譜和罕見版本,這些樂曲曾經在當時流行過,后來逐漸被遺忘,而鋼琴家和音樂學家們則又對這些樂譜及其作曲家道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樂壇掌故。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4年9月號
《留聲機》9月號一出版,便迅速受到郎朗粉絲們的大力宣傳。數(shù)月前,哈農庫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與郎朗合作錄制了莫扎特第十七和第二十四鋼琴協(xié)奏曲,該唱片(Sony)出版將于10月上市。記者在維也納采訪了這對忘年之交,得出的結論是最不可能的合作能夠產生最了不起的結果。郎朗演奏的莫扎特將會是怎樣的?這張唱片十分令人期待。
小澤征爾獲得第一個留聲機獎是在1968年,指揮的唱片是梅西安的《圖倫加利拉交響曲》和武滿徹的《十一月的腳步》。他在指揮臺上生動形象的指揮動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指揮風格得益于卡拉揚和伯恩斯坦兩位恩師。近年音樂舞臺上沒了小澤征爾的身影,原因是他在2010年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他堅信對癌癥的有力反擊就是重返指揮臺。2014年6月,他在日內瓦國際音樂學院指揮音樂家們演奏了巴赫和巴托克的作品。Decca 唱片公司將于10月6日發(fā)行一套由五十張CD組成的《飛利浦年代》,該套唱片匯集了小澤征爾在Philips和Decca旗下的優(yōu)秀錄音,也是為了迎接2015年9月小澤征爾的八十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