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指路開局法已有很久的歷史,盛行于20世紀30年代,目前見到較早的仙人指路記錄就是清代前期的吳兆龍遺局和后期石楊遺局(載于謝俠遜編輯的《象棋譜大全》)。在近代名手對局中,最早運用仙人指路的歷史要追溯到清末張錦榮屢用此法戰(zhàn)勝周煥文。布局理論的發(fā)展是螺旋式的,50年代浙江棋手劉憶慈以富有特色的仙人指路在1956年全國比賽決賽中與奪冠呼聲最高的楊官磷相遇時,突然施展其首創(chuàng)的仙人指路秘密武器.形成多兵占優(yōu),猶如在一潭死水中激起一陣浪花,引起棋界關注.使仙人指路在全國舞臺上大放異彩!尤其步入90年代以后.在以特級大師胡榮華、呂欽、趙國榮、許銀川、徐天紅、陶漢明、洪智、王天一、鄭一泓、卜風波、莊玉庭等,象棋大師張強、閻文清、金波、汪洋、尚威、才溢、申鵬等為代表的棋壇國手的共同努力挖掘下,仙人指路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它打破了以往陳舊老式著法,以嶄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其寓攻于守,后發(fā)制人,以逸待勞的戰(zhàn)略思想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可和推崇。據網絡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重大比賽中仙人指路勝率呈上升趨勢,統(tǒng)計結果顯示:勝6611局,和4634局,負3552局,勝率65.05%。
起手走兵七進一或兵三進一,含有投石問路試探虛實的意味,它猶如紅方派出的偵察兵,可根據對方的不同應法,采取針對性措施,靈活地選擇中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拐角馬、過宮炮、三步虎和后補列炮等多種陣型結構。這是一個含蓄多變,轉換靈活,生命力極強的布局。因其變化多端,意向莫測,猶如“白鶴亮翅”,引人入勝,故有“仙人指路”之雅稱。
幾十年來,仙人指路布局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后經棋手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已形成多種攻防體系。其特點與飛相局相比,具有較強的攻擊力;與中炮局相比,又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挺兵局的性質介于剛性的中炮局與柔性的飛相局之間,剛柔并濟、靈活多變,是頗有發(fā)展?jié)摿Φ牧餍胁季帧?/p>
仙人指路布局靈活性較高,蘊藏著能攻善守的強大威力。行子布陣動作極為細膩,得與失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出其不意地奪先取勢,它又能根據戰(zhàn)略的需要,變化成不同的陣勢,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戰(zhàn)斗條件。需要指出的是,仙人指路開局在臨場運用上有一定難度,一般來說,只有在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流行布局的基礎上,才能得心應手。任何布局沒有絕對好壞之分,實際對局時,關鍵是因地制宜、因人而施、因局而變。在當代布局多元化、復雜化、深度化、創(chuàng)新化的今天,熟悉和掌握各種類型的布局陣勢和基本原理,理解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能夠舉一反三是一個優(yōu)秀棋手的基本功。俗話說:棋無定法。“窮則變。變則通”。經過歷代棋手的不斷實踐與研究,仙人指路布局正日臻完善,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布局體系,其變化之廣,棋路之寬,甚至可以與久負盛名的中炮開局相提并論。
卒底炮抗衡仙人指路右中炮,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演變和探索。70年代以前,后手方突出對攻思想,以卒底炮轉順炮式居多。進入80年代以后,卒底炮飛象式漸漸興起.發(fā)展速度很快,幾年之間便成為了主流應法。而卒底炮左象式和右象式,堪稱“黃金搭檔”,兩者在實戰(zhàn)中交替運用.是一種反擊力較強的防御陣勢。從戰(zhàn)略上講,飛左象式和右象式如出一轍,異曲同工,均有柔中有剛的特點,但在戰(zhàn)術運用上同中有異,各有所長,左象式是對搶先手,右象式是穩(wěn)健防守,二者同為對抗仙人指路右中炮的主流變例。
本期我刊再度攜手楊瑞忠先生,隆重推出仙人指路右中炮對卒底炮飛象式江湖經典30局大型策劃稿。從各階段歷史時期的全國大賽名手對局中,精心挑選出頂尖棋手間30盤經典代表作。他們的精湛棋藝代表了當代象棋的最高水平,這些全國精英在高水平比賽中的一招一式.總有引人入勝之處,有的刀光閃爍、驚險萬端:有的功底深厚、樸實無華;有的柔韌細密、無懈可擊;有的酣暢淋漓、多彩多姿。這些經大師巨匠之手雕琢而成的一局局佳構.堪稱象棋藝術的精華,克敵制勝的法寶!
莫說天涯海角遠,但肯揚鞭有到時。相信廣大讀者通過學習領悟經典名局中的如何出奇創(chuàng)新,如何因勢利導,如何發(fā)揮子力的性能,追求行棋效率,以及如何構成子力之間的有機結合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思路,定會讓您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品棋之美,美在素養(yǎng)意境!人生如棋,美在激情四射!棋如人生,美在妙局共賞!棋品人品,美在清香四溢!下面讓我們一同芽越時空,回味經典,享受這些歷史名局帶來的視覺沖擊與美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