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黎敏
社會責任視角下的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研究
吳黎敏
福建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圖書館社會責任研究得到重視,表明圖書館人敢于承擔自身使命,而為弱勢群體服務更加凸顯了圖書館人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文章闡述了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圖書館在社會責任意識強化前提下,為民工子弟提供服務的策略。
圖書館 社會責任 民工子弟 服務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與此同時,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主要數(shù)據(jù)來看,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26139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4439萬人相比,增加了11700萬人,增長了81.03%[1]。在這巨大的流動人口數(shù)量中,進城農(nóng)民工的數(shù)量將近2億,而在他們背后更有多達1400萬的隨遷子女[2],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民工子弟。近年來,民工子弟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明確提出:“確保受人口流動影響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堅持“兩為主”解決流動兒童的就學問題?!边@就把流動兒童的就學問題提高了國家政策層面的高度,體現(xiàn)了國家對流動兒童就學問題的重視。因此,圖書館界應該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民工子弟的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彰顯圖書館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形象。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就是圖書館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奉獻自我的體現(xiàn)。一直以來,圖書館的服務大多是屬于被動式的到館服務,而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則可以改變這種服務現(xiàn)狀,將被動式的到館服務轉(zhuǎn)化為主動式的到人服務,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服務意識。
盡管目前,社會責任的概念已經(jīng)很明確,即指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但是,圖書館學界對圖書館社會責任這個概念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令人信服的定義。各個領域的圖書館學者紛紛從各自的視角對圖書館社會責任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但是卻很難為大家所共同認可。蔣永福先生在《社會包容: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的使命》一文中對社會責任有這樣的解釋:“社會責任往往理解為是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通常指組織承擔的高于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以一種有利于社會的方式進行經(jīng)營和管理”[3]。也有學者從社會發(fā)展的狀況,對圖書館社會責任進行解釋。如宋顯彪先生認為圖書館社會責任“面向整個社會,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圖書館分內(nèi)應當完成的工作”[4]。此外,上海圖書館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所副所長邱五芳先生在《內(nèi)容重于傳遞:圖書館不應回避的社會責任》一文中對圖書館社會責任進行了如下解釋:“圖書館社會責任不是依據(jù)政治觀念的社會學推斷,也不是依據(jù)已有組織結(jié)構(gòu)的功能定位和面向自我的職業(yè)內(nèi)省,應該是圖書館為滿足社會需求而采取的基于自身特點的主動作為”[5]。由此,不難看出,對于圖書館社會責任的概念,圖書館學界目前還沒辦法給予統(tǒng)一的定義。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圖書館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的觀念已經(jīng)獲得了大家的認同。綜上所述,本文將圖書館社會責任理解為“圖書館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主動承擔高于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p>
穩(wěn)定壓倒一切,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斷強調(diào)的論斷。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使得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斷增加。例如貧富差距拉大、房價虛高不下、教育不公平現(xiàn)象等問題都加劇了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在這些問題中,教育不公平現(xiàn)象是比較受人關注的一個話題,尤其是民工子弟的教育問題。最近,我們經(jīng)常能從媒體報道上看到,北京很多民工子弟學校被拆遷,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社會穩(wěn)定問題。根據(jù)預防優(yōu)于治理的原則,對長期受到教育不公的民工子弟進行幫助比對付由此引發(fā)的社會騷亂更容易[6]。所以,如果此時圖書館能夠利用自己的藏書優(yōu)勢和物理條件介入此類事件中去,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暫時的學習之所,給政府一些時間,恰好能夠起到一個緩沖劑的作用,這樣就很好地緩解了政府和家長的壓力,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
圖書館之所以在社會上被很多人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機構(gòu),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圖書館到底做了什么事。這里面往往是很多館員都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思維中,只為到館的人提供服務,而沒有主動為人提供服務,這就使得受益于圖書館服務的人群范圍大大減少。這不但不符合公眾的期盼,也不利于圖書館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而如果圖書館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物理優(yōu)勢,幫助民工子弟更好地學習,為他們提供無差別的、平等的信息服務,體現(xiàn)出“公平正義比太陽更有光輝”。促進教育公平,從而促進社會公平。而當前民工子弟的教育問題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重視,也必然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此,圖書館如果能夠幫助民工子弟,不僅能增加圖書館的使用率,也能提高圖書館的曝光率,進而激發(fā)社會資助圖書館的意愿,擴大圖書館的影響,讓社會大眾認識到圖書館存在的社會價值,樹立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
權利與義務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是對立統(tǒng)一的兩方面。想要享有多少權利,就要相應的盡多少義務。圖書館占用了一部分政府財政預算,使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就應當最大化地為公眾服務。如果圖書館能使大眾最大化地得到圖書館的服務,則會促使政府加大對圖書館的投入力度,扶持圖書館發(fā)展。但是,很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shù)圖書館實行的都是到館服務,服務的對象極其有限,無法最大限度地為大眾服務,從而使得圖書館不被社會所認可。民工子弟問題作為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圖書館能夠主動為其服務,并通過媒體的曝光,可以讓大眾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從而改變社會大眾對圖書館只為到館讀者服務的傳統(tǒng)印象,讓圖書館主動上門服務的理念得到最廣大的傳播。
民工子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同樣需要閱讀文獻。他們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也喜歡閱讀名著,喜歡閱讀。但是由于民工子弟學校的條件有限,往往無法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如果圖書館能夠利用自身的藏書優(yōu)勢,為這些孩子提供靈活、方便的借閱模式,不僅可以使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率得到提高,也能夠滿足這些孩子的閱讀需求,實現(xiàn)雙贏[7]。
3.1.1服務的不確定性
當前,雖有部分圖書館意識到為民工子弟服務的重要性,也積極地參與,但是這種服務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服務時斷時續(xù),沒有連續(xù)性。圖書館通過辦書展、送書到民工子弟學校等形式把圖書館送到民工子弟的手中,但是這種形式往往不能長期、持續(xù)地進行,因此也就無法保證民工子弟的閱讀需求能得到滿足,也無法獲取民工子弟對圖書館的認同。
3.1.2服務形式的單一化
由于長期以來圖書館服務都是比較保守的,甚至可以說是自我封閉式的服務,所以一提起圖書館的服務,往往給人的印象都只是借書、還書這樣簡單而又機械式的服務。雖然近兩年來圖書館也試著走出圖書館大樓,融入社會,例如街頭的自助圖書借閱機。由于大環(huán)境如此,也導致了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也往往停留在辦書展和送書的形式,而沒有把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服務提供給他們,使得圖書館的服務與民工子弟的需求相脫節(jié)。盡管先前文化部已經(jīng)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公共圖書館取消辦證費、培訓費等費用[8],但是,還是有一些圖書館沒有認真貫徹執(zhí)行這一政策。對于民工子弟來說,本來家里經(jīng)濟就不寬裕,如果去圖書館辦證還要收費,會很大程度地打擊一部分民工子弟去圖書館借書的積極性。
由于圖書館的公共性質(zhì),決定了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必須要面向全社會,這就導致圖書館的藏書缺乏差異化,進而無法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長期以來,圖書館的圖書采購都是由圖書館自行決定,一些比較好的圖書館可能還會征求一下經(jīng)常到館的老讀者的意見,即便如此,也經(jīng)常使圖書館采購的圖書和社會需求產(chǎn)生巨大的落差,因此,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就很難使那些沒有話語權的讀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圖書館采購圖書往往也因為沒有最廣泛地收集群眾意見,而造成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費。
盡管目前一些地區(qū)的圖書館建立了為農(nóng)民工服務的閱覽室,但是卻長期以來門可羅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環(huán)境的制約[9]。由于人類有群居的特性,因此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就會形成不同的環(huán)境,而外人如果要進入這個環(huán)境需要一段適應過程。這種想象同樣也反映在圖書館讀者身上。一個從小就養(yǎng)成去圖書館習慣的讀者,即使以后走上社會,他也會經(jīng)常去圖書館,他就能夠很好地融入圖書館這個環(huán)境中。而由于民工子弟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有限,很少會去圖書館,也就很難融入圖書館中。所以,民工子弟在小時候如果未能養(yǎng)成去圖書館閱讀的習慣,以后走上社會,他們也就很少會再去圖書館。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從制度規(guī)矩開始的。由于民工子弟的流動性較大,如果他們不主動去圖書館,圖書館很難為其提供服務,而這可以通過與民工子弟學校建立長期的、穩(wěn)定的服務關系來得到保證。但是由于圖書館沒有相關的制度能夠為圖書館與民工子弟學校合作提供依據(jù),所以這種合作關系很難具有很高的延續(xù)性,而且很不穩(wěn)定。當某個圖書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較強,這種合作關系可能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如果再換一個社會責任意識相對薄弱的館員,他可能就認為這種合作關系可有可無,不應該由圖書館來執(zhí)行。因此,只有通過圖書館內(nèi)部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確保圖書館與民工子弟學校的合作關系能夠具有很好的延續(xù)性,能夠長期、穩(wěn)定地發(fā)展下去。而規(guī)章制度必須要提高到圖書館的領導層面,必須由圖書館的主要領導負責,可以實行副館長負責制,確保規(guī)章制度能夠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
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應該明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明確服務內(nèi)容,明確規(guī)定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應提供哪些服務內(nèi)容。服務內(nèi)容可以多樣化,可以分為必須性服務和補充性服務。必須性服務包括提供基本的圖書借閱服務、參考咨詢服務、個性化服務、講座等;補充性服務可以是舉辦少兒圖書展、兒童心理咨詢周、動漫游戲展等形式。其次,規(guī)定服務標準。服務標準的規(guī)定是為了避免某些圖書館員執(zhí)行不到位,在服務的過程中偷工減料,沒有把圖書館的服務真正落到實處。最后,制定服務考核標準。只有將館員為民工子弟的服務與館員的績效考核相結(jié)合,才能充分調(diào)動館員參與為民工子弟服務的積極性。而服務考核標準的確定也是為了督促館員真正貫徹執(zhí)行為民工子弟服務的內(nèi)容和標準??梢哉f,制定服務考核標準是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有關規(guī)章制度的核心。
平等服務和主動服務是圖書館學界一個長期的熱門話題,但是盡管如此,這兩個觀念在實際的圖書館實踐中卻很少得到應有的重視。范并思先生在《圖書館服務的行業(yè)承諾》一文中曾提到:“平等服務是圖書館服務的最基本理念”[10]。我國高校館長《圖書館合作與信息資源共享武漢宣言》提出:“圖書館是國家和政府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獲取信息和知識而進行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位公民(讀者)對信息和知識的需求,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边@體現(xiàn)了圖書館滿足讀者信息需求的重要性和責任[11]。《圖書館服務宣言》中也提到:“圖書館向讀者提供平等服務”[12]。在理論研究探討上,圖書館學界對平等服務和主動服務有很深入的討論,但是在實踐上,卻很少有圖書館員真正將這兩個理念貫徹執(zhí)行好。因此,圖書館有必要對館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圖書館員開展平等服務、主動服務的意識,讓圖書館員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用正確的服務意識來指導館員的日常工作。此外,圖書館也可以采用館員與民工子弟學?!敖Y(jié)對子”的形式,實行“一館員一學?!薄W屢粋€館員主要負責一個學校,使館員更加了解其所服務的民工子弟學校的情況,這樣就能使館員的服務更具有針對性,更好地為民工子弟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將館員為民工子弟服務的質(zhì)量納入館員的績效考核當中,這樣有助于館員更好地將平等服務和主動服務的理念運用于為民工子弟服務,更好地提高服務質(zhì)量。
圖書館員要了解民工子弟對其服務情況的滿意狀況,了解民工子弟的最新需求,這都需要有一套完整、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只有圖書館員真正了解民工子弟的需求,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解決民工子弟的問題。而圖書館員要了解民工子弟的最新需求以及民工子弟對自己服務的滿意狀況,則可以通過設置專門的接待日或訪談等形式進行了解。設置接待日主要是指圖書館員專門指定一個時間接受民工子弟的現(xiàn)場咨詢和反饋。訪談則是一種更加主動、積極的方式。通過與民工子弟的交流,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民工子弟的真正需求。當然,反饋機制除了可以直接向負責該校的圖書館員反映情況外,也可以在每個月固定一天設置一個副館長接待日,這樣圖書館就可以了解該館員服務該民工子弟學校的情況、民工子弟的滿意情況,有利于督促館員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心思在這項工作中。
圖書館的發(fā)展離不開高質(zhì)量的讀者信息服務,只有圖書館人出色服務,才能贏得讀者的尊重,圖書館才能在為讀者服務中提高地位,發(fā)揮信息資源中心的作用[13]。同樣,圖書館員只有在為民工子弟服務的過程中提高圖書館在民工子弟中的地位,才能樹立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也只有這樣,圖書館員才能獲得民工子弟的尊重。但是,目前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只局限于簡單的借閱服務,這就要求圖書館要改善服務,開展多種多樣的服務,使服務多樣化。隨著IT技術發(fā)展的突飛猛進,圖書館的服務應該也要緊跟技術的潮流,利用IT技術更好地為民工子弟服務,讓他們能夠了解最新的資訊以及最新的技術,以免使得這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圖書館除了做好服務工作外,也應該積極、定期為民工子弟及其家長舉辦講座和培訓活動。圖書館作為公民的“第二起居室”,應該擔負起為民眾閱讀,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陣地。圖書館也可以通過開展“圖書館漂流站”的形式,使圖書館的書籍在民工子弟之間流動起來,讓他們彼此了解現(xiàn)在大家都在閱讀哪些書籍,而哪些書籍也正好是自己感興趣的,可以找到有共同閱讀愛好的人。此外,由于大多數(shù)的民工子弟都是跟隨父母四處遷移,具有很高的流動性,一般都會存在自我認同感差、自我評價值低、人際關系緊張、法律意識淡薄、社會集團觀念差等心理問題[14],這需要引起圖書館的關注。圖書館可以通過邀請兒童心理專家為他們集中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他們?nèi)绾慰刂谱约旱那榫w,如何跟人相處等。也可以通過法律知識展、法律知識宣講周等形式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避免他們因法律意識淡薄而誤入歧途。最后,圖書館可以通過“閱讀療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讓他們明辨是非。這樣通過心理輔導和閱讀療法相結(jié)合,慢慢地讓他們增強自我認同感、增加自信心、緩和人際關系,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融入社會。
雖然圖書館采取與民工子弟學?!敖Y(jié)對子”的形式可以最大范圍地影響民工子弟,但是,由于民工子弟本身具有很大的流動性,這就必然使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受到限制。這時候加大宣傳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具有公益性,很容易獲得各種媒體如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等的支持,因此圖書館可以利用媒體讓圖書館的服務得到廣泛的傳播。除了利用媒體報道外,圖書館還可以運用圖書館的網(wǎng)站、官方博客、微博等為自己的服務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圖書館的服務。此外,圖書館還可以通過與相關政府部門,如民政部門等其他機構(gòu)一起舉行一些專門面向民工子弟的宣傳展。加大圖書館為民工子弟服務的宣傳力度,不僅可以讓更多的民工子弟更好地了解圖書館的服務,也可以幫助圖書館樹立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社會形象。
公共圖書館的自身性質(zhì)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文獻采購以綜合性、通用性為主[15]。這就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很難滿足民工子弟的需要??紤]到民工子弟大多數(shù)是未成年人,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個專門面向未成年人的特色資源庫,而這一特色資源庫的建設可以考慮與兒童圖書館進行合作,共同為民工子弟提供一個高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庫。圖書館除了做好傳統(tǒng)的文獻館藏資源建設外,還要做好網(wǎng)絡資源的搜集工作,用網(wǎng)絡資源來補充傳統(tǒng)館藏資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滿足民工子弟對各種信息的需求。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的流動人口將會越來越多,而由此形成的民工子弟數(shù)量也會隨之增長。圖書館如何更好地為民工子弟服務將會是擺在各圖書館人面前的一道難題。對此,圖書館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只有圖書館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事務中去,才能提高圖書館在公眾中的地位,也才能樹立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
[1] 國家統(tǒng)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發(fā)布[EB/OL]. http://www.stats. gov.cn/zgrkpc/dlc/yw/t20110428_402722384.htm, 2011-08-29.
[2] 環(huán)球網(wǎng).我國1400萬隨遷農(nóng)民工子女將有望城里升學[EB/OL]. http://china. huanqiu.com/roll/2010-03/754397.html, 2011-08-29.
[3] 蔣永福.社會包容: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的使命[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35(184): 9.
[4] 宋顯彪.試論圖書館的社會責任[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3):11.
[5] 邱五芳.內(nèi)容重于傳遞:圖書館不應回避的社會責任[J].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7(4).
[6] 林志揚.管理學原理[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7] 褚曉瓊.讓閱讀與民工子弟同行[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22(7):190.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EB/OL]. http://www.mcprc.gov.cn/ sjzz/shwhs/whgsy/201102/t20110210_86869.html, 2011-08-29.
[9] 王素芳.關于圖書館服務弱勢群體問題的研究與反思[J].圖書館雜志,2006(5):7.
[10] 范并思.圖書館服務的行業(yè)承諾[J].圖書館建設,2008(10):5.
[11] 圖書館合作與信息資源共享武漢宣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6):2-5.
[12] 中國圖書館學會. 圖書館服務宣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6):5.
[13] 吳慰慈.圖書館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 海西教育網(wǎng).關愛問題學生、關愛農(nóng)民工子弟的心理問題[EB/OL]. http://www.fjedu.net.cn/trainingcentre/viewClassAnswer.html?answerId=147853&classId=445343, 2011-08-30.
[15] 肖希明.信息資源建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16] 宋顯彪.圖書館的社會責任研究綜述[J].圖書館建設,2009(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