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華, 張 沖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yī)院內分泌科, 南京 211106)
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已逾9 240萬,糖尿病前期患者達1.482億[1]。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相關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并已成為引起終末期腎病、導致腎移植和透析以及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糖尿病患者中DN的發(fā)病率為20%~40%。目前隨著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的增加以及壽命的延長,DN的發(fā)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目前,DN缺乏明確而有效的治療方案,因此尋找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重大意義,本文旨在探討貝前列素鈉聯(lián)合氯沙坦鉀在早期DN治療中的作用,為臨床實踐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本院內分泌科住院的DN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51~75歲,平均(60.3±5.5)歲。將入選DN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各34例。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腎臟損害,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血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給予綜合治療: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控制血糖、血壓,調節(jié)血脂。對照組給予氯沙坦鉀片50 mg, 1次/d; 聯(lián)合組給予貝前列素鈉40 μg, 3次/d, 氯沙坦鉀片50 mg, 1次/d。
收集兩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脂、24 h尿白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等指標。兩組觀察時間均為8周。
兩組血壓、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較治療前均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血糖和HbA1C比較±s)
聯(lián)合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肌酐(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明顯下降(P<0.01); 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UAER、SCr水平下降(P<0.01或P<0.05), 但Cys-C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聯(lián)合組Cys C、SCr以及UAER顯著降低(P<0.01), 見表2。
治療8周后,兩組均未發(fā)生干咳、血鉀升高等明顯的不良反應。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各項指標比較±s)
DN是指糖尿病彌漫性或結節(jié)性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代謝異常引起腎小球硬化,從而導致腎功能損害和障礙,其發(fā)病機制復雜,病理特點是基底膜增厚和以腎小球系膜區(qū)為主的細胞外基質的堆集[3-4]。在DN的發(fā)病機制中,慢性炎癥反應起著重要的作用,炎癥過程促進了DN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CysC是一種由120個氨基酸組成,是血清半胱氨酸酶抑制家族的成員之一,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率(GFR)的血清標志物,因其不受年齡、性別、炎癥、血脂等因素的干擾,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并且其幾乎全部由腎小管重吸收,血清中的CysC取決于腎小球的濾過率,與Scr相比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使得CysC成為反映GFR改變更加理想的實驗室指標[5-6], 目前廣泛應用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7]。本研究結果提示,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并在治療后下降,提示血清CysC水平檢測能較好地反映DN早期內皮損害及腎功能進展情況。在DN的早期,常規(guī)的檢測方法,無法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的發(fā)生,聯(lián)合CysC與CRP檢測可提高陽性結果。對早期的檢測,早期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貝前列素鈉是一種類前列環(huán)素片劑,通過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的前列環(huán)素受體,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濃度升高,抑制Ca2+內流及血栓素A2生成,有抗血小板和擴血管作用,前列環(huán)素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作用最強的內源性血小板抑制劑,比前列腺素E1強30~40倍,比腺苷的作用強1 000倍[8]??赏ㄟ^改善紅細胞的變形性,抑制白細胞的激活和溶解血栓,從而來提高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huán),減輕高凝狀態(tài),防止腎小球內血栓的形成[9]。氯沙坦鉀是一類新型的非肽類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而血管緊張素Ⅱ水平升高是糖尿病發(fā)病機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血管緊張素Ⅱ增加可引起循環(huán)血壓升高,腎小球濾過壓增加,腎小球濾過屏障異常等,并通過誘導多種細胞因子的表達,使血管內皮細胞、平滑細胞和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肥大,減少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導致腎小球硬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藥物如氯沙坦鉀具有減輕尿蛋白、延緩糖尿病腎病腎損害進程,有許多特殊的腎臟保護作用。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對比應用氯沙坦鉀單獨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Cys C、Scr及UAER水平下降更為顯著,提示貝前列素鈉聯(lián)合氯沙坦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具有協(xié)同治療作用,是一組較理想的治療藥物,可顯著改善DN患者腎功能,有效減輕尿蛋白,對阻止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減少糖尿病終末期的發(fā)生率具有良好預防及治療的作用,其療效優(yōu)于單用氯沙坦鉀。
[1]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engl J Med, 2010, 362(12): 1090.
[2] Atkins RC.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Kidney Int, 2005, 67(94): 14.
[3] Abrahamian H , Endler M, et al.Association of low-grade inflammation with ne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role of elevated CRP-levels and 2 different gene-polymorphisms of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7, 115(1): 38.
[4] Dronavalli S, Duka I, Bakris GL.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J].J 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 2008, 4(8): 444.
[5] 蔡艷, 白云霞, 張永新.血清Cystatin C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10, 6(11): 528.
[6] 徐靜, 賈愛華, 張春虹, 等.胱抑素c及其他標志物診斷糖尿病腎病效能的比較[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0, 7(31): 481.
[7] Rigalleau V, Beauvieux M C, Gonzalez C, et al.Estimation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Metal, 2011, 6(14): 17.
[8] 王艷, 肖正華, 林志鑫.貝前列腺素鈉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老年 DN 臨床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 2009, 4(6): 46.
[9] 王愛紅, 程玉霞, 許樟榮, 等.貝前列素鈉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1, 3(4):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