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鳳蘭
終末期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發(fā)生相關高血壓易患因素分析
霍鳳蘭
目的 分析終末期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MHD)中發(fā)生相關高血壓(IDH)常見易患因素。方法 腎內科血液凈化中心接受MHD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191例, 均按MHD中是否發(fā)生IDH進行分組, 并接受了“MHD中發(fā)生IDH常見易患因素調查表”評估, 比較各種觀察指標。結果 191例接受MHD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 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發(fā)生IDH患者57例(29.84%), IDH組中透析總時間、透析頻率、血紅蛋白(Hb)及透析充分性標準值(Kt/V)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而IDH組中平均年齡、超濾率、血尿素氮( BUN)、血清磷(P)、血甲狀旁腺素(PTH) 及透析期間體質量增加量(IDWG)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結論 大齡、透析時間短、頻度少及質量差、電解質紊亂和營養(yǎng)現(xiàn)況不佳均可能是終末期腎病患者MHD中發(fā)生IDH的易患因素。
終末期腎??;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高血壓;危險因素
作者調查與分析了57例終末期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中發(fā)生相關高血壓(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 IDH)各類常見易患因素指標, 并與134例同期在本院接受MHD未發(fā)生IDH患者(對照組)進行比較,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2月前往阜新市中心醫(yī)院腎內科血液凈化中心接受MHD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入選標準:①終末期腎病患者, 且為維持性血液透析適應證。②接受MHD治療3個月以上。③MHD治療使用聚砜膜或仿膜透析機。本文入選終末期腎病接受MHD治療患者191例。男115例, 女76例, 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46.21±18.05)歲。
1.2 方法
1.2.1 IDH確診條件 根據(jù)國外學者制定的IDH診斷標準為本文IDH確診條件:血壓值在血液透析結束時比開始時明確升高[平均動脈壓增加超過15 mm Hg(1 mm Hg=0.133 kPa)],且血壓升高持續(xù)時間≥接受透析時間的50%以上。測量血壓選擇臥位, 測試處為非穿刺側上臂。
1.2.2 IDH常見易患因素調查表設計及調查方法 參照國內外相關文獻, 作者設計了“IDH常見易患因素指標調查表”, 后者均為定性及定量問題, 具體包括:①年齡。②性別。③透析總時間。④透析頻率。⑤超濾率。⑥血紅蛋白(Hb)。⑦血尿素氮( BUN)。⑧血清鈣 (Ca)。⑨血清磷(P)。⑩血甲狀旁腺素(PTH)。11透析充分性標準值(Kt/V)。12透析期間體質量增加量(IDWG)。該調查表填寫時間均由經治醫(yī)師在出院后1周內完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91例接受MHD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 MHD中發(fā)生IDH患者57例(29.84%), 未發(fā)生IDH患者134例(70.16%)。兩組患者MHD中發(fā)生IDH常見易患因素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MHD中發(fā)生IDH常見易患因素指標比較
MHD是各種終末期腎病最主要治療途徑, MHD中發(fā)生IDH也較為多見。在我國接受MHD患者中, IDH患病率高達74.4%~85.2%, IDH治療率為77.1%~94.6%, 但血壓控制達標率僅在25.6%~59.0%之間, 明確影響到這些患者的存活時間及生活質量。國外一些研究[1]證實, MHD治療中, 收縮壓每增加10 mm Hg, 心腦血管事件死亡率要上升6%~9%左右。因此, MHD患者長期存活率與接受MHD治療中是否發(fā)生IDH以及是否控制達標密切相關, 后者也是腎內科血液凈化醫(yī)護人員的重要努力方向。一般認為, MHD中發(fā)生IDH與多種易患因素有關, 這些因素在DH發(fā)生過程中所扮演角色也存在明顯區(qū)別, 調查與分析MHD中發(fā)生IDH常見易患因素, 展開IDH預防、干預治療較為重要。本研究選擇了一組近期前往阜新市中心醫(yī)院腎內科血液凈化中心接受MHD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為調查對象, 患者均填寫了“IDH常見易患因素指標調查表”, 并按MHD治療中是否發(fā)生IDH進行分組比較。本次調查中, IDH患病率為29.84%, IDH組中透析總時間、透析頻率、Hb及Kt/V均明顯低于未發(fā)生IDH患者, 而IDH組中平均年齡、超濾率、BUN、血P、血PTH及IDWG均明顯高于未發(fā)生IDH患者。這些現(xiàn)象都明確提示, 大齡、透析時間短、頻度少及質量差、電解質紊亂和營養(yǎng)現(xiàn)況不佳均可能是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MHD中發(fā)生IDH易患因素, 另幾篇國內作者類似內容調查報道[2-4]與本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接近。
總之, MHD治療中發(fā)生IDH存在著明確的易患因素, 根據(jù)這些易患因素中的突出問題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計劃較為重要。
[1] 張文君, 王儉勤.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10, 11(1):86-88.
[2] 陳財銘, 崔炯, 萬建新, 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過程相關高血壓的影響因素.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2, 20(12):1169-1171.
[3] 張靜, 王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壓的臨床分析.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1, 20(6):501-503.
[4] 劉艷紅, 張陽, 張艷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臨床觀察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 1(23):81-83.
2014-03-07]
123000 阜新市中心醫(yī)院腎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