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明
(上海市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上海 200042)
中職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
——以上海市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為例
倪 明
(上海市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上海 200042)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diào)查訪談法、問卷調(diào)查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情況進行調(diào)研與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不同程度地參加了陽光體育運動,他們在選擇活動項目、形式時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征。沒有時間、體育設施有限、體育課得不到重視、鍛煉意識缺乏這些因素是影響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
1.1 研究對象
以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部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和知網(wǎng)等網(wǎng)絡資源,檢索關于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相關資料,全面了解陽光體育的前沿動態(tài),為本以及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啟迪。
1.2.2 調(diào)查訪談法 通過和學校部分師生的座談,深入地觀察、研究、考察,為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jù)。
1.2.3 問卷調(diào)查法 通過咨詢相關體育專家設計調(diào)查問卷,依據(jù)抽樣原則,由學生填寫并回收,共計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8份,回收率99.3%,有效率100%。
1.2.4 邏輯分析法 通過整理比較歸納數(shù)據(jù),運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2.1 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了解情況
從表1得知,學生對于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了解程度不理想,僅有7%的學生完全了解學校陽光體育運動,21.5%的學生表示了解,67%的學生一知半解,有4.5%的學生不了解。這說明學生對于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都很膚淺,缺乏深層次地了解,這正是影響他們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也反映出學校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宣傳不到位。
表2 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項目調(diào)查
2.2 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項目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職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項目選擇多元,男生選擇項目依次為: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慢跑等,女生選擇項目依次為:健美操、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慢跑等。學生在選擇項目時,都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征,男生多傾向于對抗激烈、競爭性強的項目,而女生則選擇運動強度小,富有一定娛樂性的項目。這反映出男女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差異。
2.3 學生不愿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原因
由表3我們可以看出,影響學生不愿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影響的主要因素是:沒有時間、體育設施有限、體育課得不到重視、鍛煉意識缺乏等。其中50%的學生不參加體育鍛煉,其原因主要是體育設施簡陋,教學場地、器材有限。
2.4 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
由表4我們可以看出,學校對陽光體育的重視程度不高,很少組織學生進行陽光體育活動或者比賽,學校相應的宣傳工作不到位,這說明陽光體育活動的落實還任重道遠。
3.1 結 論
3.1.1 逸夫職業(yè)技術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的宣傳不到位,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模糊,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
3.1.2 從項目選擇上看,學校對陽光體育的經(jīng)費投入不足,造成學生體育鍛煉項目選擇上的畸形發(fā)展。
3.1.3 影響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沒有時間、體育設施有限、體育課得不到重視、鍛煉意識缺乏這些因素是影響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
3.1.4 對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不夠,在工作中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缺少為陽光體育運動搭建平臺的契機。
3.2 建 議
3.2.1 加大校園宣傳力度,提高健康思想認識 學校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報刊、橫幅等媒介來擴大宣傳力度,使“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快樂生活一輩子”等口號深入人心,讓教師、學生、家長充分了解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意義,有效地促進學生陽光體育鍛煉意識的提高;學校要從制度上入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制訂具體的措施,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活躍學生課余文化生活。
3.2.2 積極尋找課堂弊端,尋找輕視體育成因 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首先要重視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要改變過去外在形式的整齊劃一,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心理曲線而進行的教學;要改變一味地為了考核及期末檢測的達標要求,拼命地把體育課上成基本身體素質(zhì)課;還應該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內(nèi)容的長期不變,頑固僵化,改變“一二一、齊步走、完了之后打籃球”的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要積極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靈活地運用教材內(nèi)容,備好每一節(jié)課,教師要有責任心,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學生的利益、要求、興趣出發(fā),時刻注意學生的安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要做到松緊適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陽光體育的樂趣。
3.2.3 修筑課堂教學渠道、夯實課外活動載體 學校要把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陽光體育活動作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并納入教育教學活動安排。同時,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課程體系,積極組織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探索學生有興趣、學校有特色的群體活動,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吸引力,進而增強廣大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激勵他們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真正形成“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賽”的活躍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表3 學生不愿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原因調(diào)查 %
表4 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調(diào)查 %
3.2.4 落實分層分級活動,提高陽光體育實效 在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落實分層分級來提高活動的實效。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特點的項目穿插進行,既增加了學生興趣,同時還學會了體育基本技能??梢愿鶕?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也可以針對不同時間、不同條件和學生的不同需要來選擇活動課程,充分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活動內(nèi)容、同伴、材料、地點等,自主自由地進行陽光體育活動。
3.2.5 加強體育設施建設,開發(fā)體育特色資源 學校要加大投入,積極進行體育設施建設,也要利用現(xiàn)有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動設施,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的需求。學校還應該依托地方優(yōu)勢,按照因陋就簡、因地制宜的原則去嘗試開發(fā)體育特色資源,通過體育特色資源的開發(fā)促進學校形成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體育鍛煉風氣,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S〕.教體藝〔2006〕6號.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S〕.中發(fā)〔2007〕號.
[3]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
[4]劉海元.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08(5).
G807.3
A
1674-151X(2014)08-033-02
2014-06-22
倪明(1970~),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