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坤
【摘要】目的對現(xiàn)階段耳穴貼壓法治療兒童近視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回顧性分析,選取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近視患兒60例,查看相關醫(yī)院的歷史記錄,將60例兒童近視病患者分為耳穴貼壓組和對照組。耳穴貼壓組將運用非藥物治療的方式,經(jīng)過不同的耳壓時間比對,調查患病兒童的情況,并與藥物治療組對照。結果經(jīng)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比對,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其治療效果分別為85.3%與67.6%,數(shù)據(jù)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通過耳穴貼壓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其療法較好,對于治療兒童近視病有較好的功效。
【關鍵詞】耳穴貼壓;兒童;近視病
【中圖分類號】R778.1+1【文獻標識碼】B
近視眼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疾病[1]。它主要是屈光不正狀態(tài)的表現(xiàn)之一。隨著兒童近視病況逐漸嚴重,其不乏假性近視病患者。目前,通過藥物治療的病患者不在于少數(shù),但并不能防止其近視病的進一步發(fā)展[2]。就現(xiàn)階段西方醫(yī)學而言,其治療方式一般為驗光配鏡和開刀手術,盡管如此,兒童年齡較小,屈光度并不穩(wěn)定,眼軸發(fā)育并不完全,假性近視的情況較多。為此,通過非藥物方面的治療,必然是未來兒童近視眼治療的有效方式之一。就非藥物的治療而言,耳穴貼壓是較為創(chuàng)新的治療方式,經(jīng)過輔助性的治療,兒童恢復視力的療效更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針灸科和眼科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資料較為完整的近視病患兒60例。將60例近視患兒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5例,其中前三組根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共為治療組,第四組為傳統(tǒng)治療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均在6-13歲之間。具體分組見表1。
混合性真性治療組A15852B15744C15645對照組D15914經(jīng)過其統(tǒng)計學分析,其P<0.5,符合統(tǒng)計學的范疇。治療組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其人數(shù)分別為21個、11個,患眼為58只,對照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9個、4個,患眼為25只。在恢復治療前,病患者裸眼視力程度平均視力為0.49。經(jīng)過兩組數(shù)據(jù)的對比,其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數(shù)據(jù)有著可比性。
1.2試驗方法
治療組中依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分為治療A、B、C三組,每組15例,取耳穴,令患者取坐位,與施術者側向而坐,運用75%的消毒乙醇,左手托住耳廓,將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cm×0.5cm的膠布對準耳穴貼壓固定。在確定穴位的前提下,每穴壓一粒,膠布固定,稍用力即可強化治療的效果。以上療法均是通過專業(yè)的醫(yī)師,并經(jīng)過統(tǒng)一的壓穴,運用對壓法,可有效地刺激患者的穴位,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而對照組則按照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
1.3納入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
(1)符合近視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 8~16 歲之間;(3)輕中度單純性近視患者,矯正視力達 1.0;(4)同意接受治療病患者[3]。
1.3.2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2)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全身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曾接受其它相關治療有可能影響本研究療效者;(4)合并其它眼病者;(5)有眼部并發(fā)癥的病理性近視患者[4]。
1.4觀察方法:
在每一治療后,詳細地記錄目前病患者的治療情況,就前后的治療情況而言,記錄治療組的病患貼壓前后的不同時間的遠視力。不僅如此,并記錄對照組的檢測結果。
1.5療效標準:
按照國際標準視力表
1.6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l5.0,計數(shù)資料的差異性檢驗為四格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過前后試驗結果的對比,其情況如下表3所示:
按照統(tǒng)計學的意義,其值P<0.01.經(jīng)過兩組的對比分析,其數(shù)據(jù)大小如下表4所示。
3討論
一般而言遺傳因素被認為是近視成因的一大關鍵性因素,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一因素似乎被人為曲解夸大了。理由就是近視的發(fā)展和普遍蔓延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而這些患兒的父輩大多視力正常,他們認為新時期學業(yè)的繁重和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加上個人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是導致近視產生的罪魁禍首。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過度的閱讀及其它的近距離活動給眼睛帶來的過度的調節(jié)負擔,是近視形成的主要原因。正常的人眼在從看遠處轉變?yōu)榭唇帟r,物體在眼中所成的像將后移,從而不再落在視網(wǎng)膜上,人看到的東西是模糊的[5]。因此,為了重新看清楚物體,眼睛需要做出調節(jié),即收縮睫狀肌,讓晶狀體變得更凸,從而形成更強的折射,讓物體的像重新回到視網(wǎng)膜上。然而,如果長期近距離用眼,則睫狀肌將痙攣,暫時失去放松的能力,從而形成假性近視。如果長此以往,睫狀肌的痙攣還可能刺激眼球前后軸的拉長(器質性變化),從而形成無法逆轉的真性近視[6]。
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患兒經(jīng)耳穴貼壓的治療及普通藥物療法,將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1.不按壓與耳穴貼壓對比,在貼壓后5min,其遠視力與不按壓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2.按壓組10min與5min對比,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3.其10min、15min的對比情況也較為顯著。通過不同按壓時間的對比,其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經(jīng)過對比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效果有著較小的差異,但是經(jīng)過不同按壓時間的比對并結合對照組的時間,在后期的治療分析中,其視力大為好轉,平均值均在0.31以上,有效治療率為86.83%,相比較于對照組,其差值為4.12%。耳穴貼壓組較之于對照組更好。
中醫(yī)耳穴貼壓法,它是較為傳統(tǒng)的針灸穴位療法。在耳針的針灸方面,它可避免因疼痛而引致的疾病感染。在診斷期間,病患者可接受任何時刻的針灸治療,經(jīng)過對應的穴位刺激,以保證其近視眼得到有效的治療。
目前,眼疾治療的方式較多,并沒有較為特異的方式,但耳穴貼壓以其獨特的方式,其治療的功效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在后期的治療中,我們仍須重視其研究。
參考文獻
[1]周航.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160例[J].中國針灸,2011,20(3).
[2] Cui Zhe, Xing Lichen, Feng Yali,et al. After the pathology and surgery cataracttype correlation of [J].Chinese Utility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agazine,2013,31 (1):38-41.
[3]李萬瑤,李諾,何玉琴.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24(9).
[4]鄭芙蓉.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10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9).
[5] Li Juanjuan, Li Hua.research of ocular fundus complications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J]. Wu Min and.Nd:YAG laser in treatingafter cataract surgery,2010,28 (4): 365-367.
[6]夏秀.耳穴貼壓配合梅花針治療青少年近視21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
【摘要】目的對現(xiàn)階段耳穴貼壓法治療兒童近視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回顧性分析,選取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近視患兒60例,查看相關醫(yī)院的歷史記錄,將60例兒童近視病患者分為耳穴貼壓組和對照組。耳穴貼壓組將運用非藥物治療的方式,經(jīng)過不同的耳壓時間比對,調查患病兒童的情況,并與藥物治療組對照。結果經(jīng)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比對,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其治療效果分別為85.3%與67.6%,數(shù)據(jù)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通過耳穴貼壓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其療法較好,對于治療兒童近視病有較好的功效。
【關鍵詞】耳穴貼壓;兒童;近視病
【中圖分類號】R778.1+1【文獻標識碼】B
近視眼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疾病[1]。它主要是屈光不正狀態(tài)的表現(xiàn)之一。隨著兒童近視病況逐漸嚴重,其不乏假性近視病患者。目前,通過藥物治療的病患者不在于少數(shù),但并不能防止其近視病的進一步發(fā)展[2]。就現(xiàn)階段西方醫(yī)學而言,其治療方式一般為驗光配鏡和開刀手術,盡管如此,兒童年齡較小,屈光度并不穩(wěn)定,眼軸發(fā)育并不完全,假性近視的情況較多。為此,通過非藥物方面的治療,必然是未來兒童近視眼治療的有效方式之一。就非藥物的治療而言,耳穴貼壓是較為創(chuàng)新的治療方式,經(jīng)過輔助性的治療,兒童恢復視力的療效更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針灸科和眼科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資料較為完整的近視病患兒60例。將60例近視患兒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5例,其中前三組根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共為治療組,第四組為傳統(tǒng)治療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均在6-13歲之間。具體分組見表1。
混合性真性治療組A15852B15744C15645對照組D15914經(jīng)過其統(tǒng)計學分析,其P<0.5,符合統(tǒng)計學的范疇。治療組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其人數(shù)分別為21個、11個,患眼為58只,對照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9個、4個,患眼為25只。在恢復治療前,病患者裸眼視力程度平均視力為0.49。經(jīng)過兩組數(shù)據(jù)的對比,其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數(shù)據(jù)有著可比性。
1.2試驗方法
治療組中依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分為治療A、B、C三組,每組15例,取耳穴,令患者取坐位,與施術者側向而坐,運用75%的消毒乙醇,左手托住耳廓,將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cm×0.5cm的膠布對準耳穴貼壓固定。在確定穴位的前提下,每穴壓一粒,膠布固定,稍用力即可強化治療的效果。以上療法均是通過專業(yè)的醫(yī)師,并經(jīng)過統(tǒng)一的壓穴,運用對壓法,可有效地刺激患者的穴位,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而對照組則按照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
1.3納入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
(1)符合近視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 8~16 歲之間;(3)輕中度單純性近視患者,矯正視力達 1.0;(4)同意接受治療病患者[3]。
1.3.2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2)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全身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曾接受其它相關治療有可能影響本研究療效者;(4)合并其它眼病者;(5)有眼部并發(fā)癥的病理性近視患者[4]。
1.4觀察方法:
在每一治療后,詳細地記錄目前病患者的治療情況,就前后的治療情況而言,記錄治療組的病患貼壓前后的不同時間的遠視力。不僅如此,并記錄對照組的檢測結果。
1.5療效標準:
按照國際標準視力表
1.6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l5.0,計數(shù)資料的差異性檢驗為四格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過前后試驗結果的對比,其情況如下表3所示:
按照統(tǒng)計學的意義,其值P<0.01.經(jīng)過兩組的對比分析,其數(shù)據(jù)大小如下表4所示。
3討論
一般而言遺傳因素被認為是近視成因的一大關鍵性因素,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一因素似乎被人為曲解夸大了。理由就是近視的發(fā)展和普遍蔓延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而這些患兒的父輩大多視力正常,他們認為新時期學業(yè)的繁重和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加上個人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是導致近視產生的罪魁禍首?,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過度的閱讀及其它的近距離活動給眼睛帶來的過度的調節(jié)負擔,是近視形成的主要原因。正常的人眼在從看遠處轉變?yōu)榭唇帟r,物體在眼中所成的像將后移,從而不再落在視網(wǎng)膜上,人看到的東西是模糊的[5]。因此,為了重新看清楚物體,眼睛需要做出調節(jié),即收縮睫狀肌,讓晶狀體變得更凸,從而形成更強的折射,讓物體的像重新回到視網(wǎng)膜上。然而,如果長期近距離用眼,則睫狀肌將痙攣,暫時失去放松的能力,從而形成假性近視。如果長此以往,睫狀肌的痙攣還可能刺激眼球前后軸的拉長(器質性變化),從而形成無法逆轉的真性近視[6]。
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患兒經(jīng)耳穴貼壓的治療及普通藥物療法,將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1.不按壓與耳穴貼壓對比,在貼壓后5min,其遠視力與不按壓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2.按壓組10min與5min對比,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3.其10min、15min的對比情況也較為顯著。通過不同按壓時間的對比,其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經(jīng)過對比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效果有著較小的差異,但是經(jīng)過不同按壓時間的比對并結合對照組的時間,在后期的治療分析中,其視力大為好轉,平均值均在0.31以上,有效治療率為86.83%,相比較于對照組,其差值為4.12%。耳穴貼壓組較之于對照組更好。
中醫(yī)耳穴貼壓法,它是較為傳統(tǒng)的針灸穴位療法。在耳針的針灸方面,它可避免因疼痛而引致的疾病感染。在診斷期間,病患者可接受任何時刻的針灸治療,經(jīng)過對應的穴位刺激,以保證其近視眼得到有效的治療。
目前,眼疾治療的方式較多,并沒有較為特異的方式,但耳穴貼壓以其獨特的方式,其治療的功效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在后期的治療中,我們仍須重視其研究。
參考文獻
[1]周航.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160例[J].中國針灸,2011,20(3).
[2] Cui Zhe, Xing Lichen, Feng Yali,et al. After the pathology and surgery cataracttype correlation of [J].Chinese Utility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agazine,2013,31 (1):38-41.
[3]李萬瑤,李諾,何玉琴.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24(9).
[4]鄭芙蓉.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10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9).
[5] Li Juanjuan, Li Hua.research of ocular fundus complications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J]. Wu Min and.Nd:YAG laser in treatingafter cataract surgery,2010,28 (4): 365-367.
[6]夏秀.耳穴貼壓配合梅花針治療青少年近視21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
【摘要】目的對現(xiàn)階段耳穴貼壓法治療兒童近視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回顧性分析,選取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近視患兒60例,查看相關醫(yī)院的歷史記錄,將60例兒童近視病患者分為耳穴貼壓組和對照組。耳穴貼壓組將運用非藥物治療的方式,經(jīng)過不同的耳壓時間比對,調查患病兒童的情況,并與藥物治療組對照。結果經(jīng)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比對,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其治療效果分別為85.3%與67.6%,數(shù)據(jù)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通過耳穴貼壓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其療法較好,對于治療兒童近視病有較好的功效。
【關鍵詞】耳穴貼壓;兒童;近視病
【中圖分類號】R778.1+1【文獻標識碼】B
近視眼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疾病[1]。它主要是屈光不正狀態(tài)的表現(xiàn)之一。隨著兒童近視病況逐漸嚴重,其不乏假性近視病患者。目前,通過藥物治療的病患者不在于少數(shù),但并不能防止其近視病的進一步發(fā)展[2]。就現(xiàn)階段西方醫(yī)學而言,其治療方式一般為驗光配鏡和開刀手術,盡管如此,兒童年齡較小,屈光度并不穩(wěn)定,眼軸發(fā)育并不完全,假性近視的情況較多。為此,通過非藥物方面的治療,必然是未來兒童近視眼治療的有效方式之一。就非藥物的治療而言,耳穴貼壓是較為創(chuàng)新的治療方式,經(jīng)過輔助性的治療,兒童恢復視力的療效更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針灸科和眼科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資料較為完整的近視病患兒60例。將60例近視患兒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5例,其中前三組根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共為治療組,第四組為傳統(tǒng)治療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均在6-13歲之間。具體分組見表1。
混合性真性治療組A15852B15744C15645對照組D15914經(jīng)過其統(tǒng)計學分析,其P<0.5,符合統(tǒng)計學的范疇。治療組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其人數(shù)分別為21個、11個,患眼為58只,對照組真性與假性近視病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9個、4個,患眼為25只。在恢復治療前,病患者裸眼視力程度平均視力為0.49。經(jīng)過兩組數(shù)據(jù)的對比,其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數(shù)據(jù)有著可比性。
1.2試驗方法
治療組中依據(jù)穴位按壓時間不同分為治療A、B、C三組,每組15例,取耳穴,令患者取坐位,與施術者側向而坐,運用75%的消毒乙醇,左手托住耳廓,將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cm×0.5cm的膠布對準耳穴貼壓固定。在確定穴位的前提下,每穴壓一粒,膠布固定,稍用力即可強化治療的效果。以上療法均是通過專業(yè)的醫(yī)師,并經(jīng)過統(tǒng)一的壓穴,運用對壓法,可有效地刺激患者的穴位,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而對照組則按照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
1.3納入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
(1)符合近視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 8~16 歲之間;(3)輕中度單純性近視患者,矯正視力達 1.0;(4)同意接受治療病患者[3]。
1.3.2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2)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全身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曾接受其它相關治療有可能影響本研究療效者;(4)合并其它眼病者;(5)有眼部并發(fā)癥的病理性近視患者[4]。
1.4觀察方法:
在每一治療后,詳細地記錄目前病患者的治療情況,就前后的治療情況而言,記錄治療組的病患貼壓前后的不同時間的遠視力。不僅如此,并記錄對照組的檢測結果。
1.5療效標準:
按照國際標準視力表
1.6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l5.0,計數(shù)資料的差異性檢驗為四格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過前后試驗結果的對比,其情況如下表3所示:
按照統(tǒng)計學的意義,其值P<0.01.經(jīng)過兩組的對比分析,其數(shù)據(jù)大小如下表4所示。
3討論
一般而言遺傳因素被認為是近視成因的一大關鍵性因素,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一因素似乎被人為曲解夸大了。理由就是近視的發(fā)展和普遍蔓延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而這些患兒的父輩大多視力正常,他們認為新時期學業(yè)的繁重和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加上個人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是導致近視產生的罪魁禍首?,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過度的閱讀及其它的近距離活動給眼睛帶來的過度的調節(jié)負擔,是近視形成的主要原因。正常的人眼在從看遠處轉變?yōu)榭唇帟r,物體在眼中所成的像將后移,從而不再落在視網(wǎng)膜上,人看到的東西是模糊的[5]。因此,為了重新看清楚物體,眼睛需要做出調節(jié),即收縮睫狀肌,讓晶狀體變得更凸,從而形成更強的折射,讓物體的像重新回到視網(wǎng)膜上。然而,如果長期近距離用眼,則睫狀肌將痙攣,暫時失去放松的能力,從而形成假性近視。如果長此以往,睫狀肌的痙攣還可能刺激眼球前后軸的拉長(器質性變化),從而形成無法逆轉的真性近視[6]。
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患兒經(jīng)耳穴貼壓的治療及普通藥物療法,將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1.不按壓與耳穴貼壓對比,在貼壓后5min,其遠視力與不按壓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2.按壓組10min與5min對比,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3.其10min、15min的對比情況也較為顯著。通過不同按壓時間的對比,其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經(jīng)過對比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效果有著較小的差異,但是經(jīng)過不同按壓時間的比對并結合對照組的時間,在后期的治療分析中,其視力大為好轉,平均值均在0.31以上,有效治療率為86.83%,相比較于對照組,其差值為4.12%。耳穴貼壓組較之于對照組更好。
中醫(yī)耳穴貼壓法,它是較為傳統(tǒng)的針灸穴位療法。在耳針的針灸方面,它可避免因疼痛而引致的疾病感染。在診斷期間,病患者可接受任何時刻的針灸治療,經(jīng)過對應的穴位刺激,以保證其近視眼得到有效的治療。
目前,眼疾治療的方式較多,并沒有較為特異的方式,但耳穴貼壓以其獨特的方式,其治療的功效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在后期的治療中,我們仍須重視其研究。
參考文獻
[1]周航.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160例[J].中國針灸,2011,20(3).
[2] Cui Zhe, Xing Lichen, Feng Yali,et al. After the pathology and surgery cataracttype correlation of [J].Chinese Utility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agazine,2013,31 (1):38-41.
[3]李萬瑤,李諾,何玉琴.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近視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24(9).
[4]鄭芙蓉.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10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9).
[5] Li Juanjuan, Li Hua.research of ocular fundus complications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J]. Wu Min and.Nd:YAG laser in treatingafter cataract surgery,2010,28 (4): 365-367.
[6]夏秀.耳穴貼壓配合梅花針治療青少年近視21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