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
摘要:在時代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當今社會,隨著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同落后的文化素質的矛盾不斷激化,素質教育已經(jīng)取代應試教育的地位被人們接受,音樂作為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課程,其重要程度不容小覷。然而在音樂的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束縛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fā)展,迫切需要改變教學方式,以滿足新時代下的音樂教學,新潮音樂的引進對音樂教學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音樂課堂;教學;新潮音樂;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7-0044-02
一、引言
音樂教學作為培養(yǎng)人們審美情操的方式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音樂教學的教學方式對其所能達到的效果影響很大,不同的教學方式達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依舊停留在過去的音樂教學的模式上,這種模式教學生唱的歌曲還是那些陳舊的音樂,不但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反而把學生的興趣都趕跑了。這種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學生覺得音樂課沒意思,主要是音樂課堂教的歌曲都是些老掉牙的歌,聽久了就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
新潮音樂的引入給音樂課堂帶來了一絲生機,面對新時代的潮流音樂,將其引入課堂的確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給音樂教學帶來了積極的作用,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特殊的意義。
二、新潮音樂接近學生的心理,在教學中更容易達到教學的效果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學生口中哼唱的歌曲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那種陳舊的曲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新潮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以其獨特的作曲技法和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迎合了年輕學生追求流行元素、前衛(wèi)思想的心理,通過中西樂器的融合滲透,把中國風元素和西洋流行元素交匯融合,給當今時代下的年輕人,提供了新的美學享受和音樂藝術的熏陶。
一方面,流行音樂和過去的音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過去那種單一的傳統(tǒng)音樂元素的重復累加,也不是民族原生態(tài)音樂的簡單再現(xiàn)。另一方面,它與西洋音樂也有不同,它既不是西洋對音樂的完全展示,也不是西洋樂器對中國音樂的演奏或者中國樂器對西洋音樂的演奏。它是一種將中國古典文明和西方現(xiàn)代文明相結合的一種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新風格。很適合年輕學生的心理,既包含了中國的古典元素,又包含了西方的現(xiàn)代元素,這種風格直接吸引了他們的眼光。因此,將新潮音樂引入音樂課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改變過去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在心理上的接近性,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比如在教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還可以輔之流行一時的《中國人》。通過學生對心理的接近性,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
三、引入新潮音樂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
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是為了教會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情趣,拓寬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傳統(tǒng)音樂的時代背景相對來說較為久遠,新潮音樂無論在年代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更接近學生的心靈,在學習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的同時引入新潮的音樂,有助于學生體會音樂中的真實情境。比如在教《鄉(xiāng)間的小路》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家鄉(xiāng)的美麗,還有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可以先讓學生聽聽西單女孩的《漂流瓶》和陳星的《流浪歌》,通過這兩首歌曲,讓學生體會游子在外的心酸和孤苦,與此對比,還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鄉(xiāng)間的小路》中家鄉(xiāng)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對歌曲中美好事物的審美情趣,從而提高學生音樂鑒賞的能力。引入新潮音樂本身就屬于開拓學生思維的一種手段,讓學生的學習范圍突破課堂,將思維延伸到更遠的地方,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音樂的對比學習能力,從不同音樂的鑒賞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四、新潮音樂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鑒賞音樂
新潮音樂引入音樂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另一種角度去鑒賞音樂。新潮音樂的引入,讓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不只是對傳統(tǒng)音樂的詮釋和理解,還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給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音樂。新潮音樂的引入,有利于學生思考方式的多元化,學生不僅僅是從傳統(tǒng)音樂出發(fā)去感受音樂的魅力,還可以通過當今時代下產(chǎn)生的一些新潮的音樂,變換自己的角度去欣賞音樂。比如在教《梁祝》時,同時引入現(xiàn)在流行的一些愛情歌曲,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作者在創(chuàng)作音樂時的心情?!读鹤!份^之其他愛情歌曲來說較為凄婉、哀傷,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含蓄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的特點,新潮歌曲更突出的是激烈的情感宣泄,通過情緒的釋放來表達情感。讓學生學會分辨兩種方法的好處,同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運用多種角度去鑒賞音樂,體會音樂之美。
五、結語
音樂課堂作為學生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作為德、智、體、美中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同時,新潮音樂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經(jīng)典。面對新潮音樂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采納,應該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利用新潮音樂的優(yōu)勢,引入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星蕙.快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J].新課程學習(中),2011,(01).
[2]王奇.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引入新潮音樂的意義[J].成才之路,2010,(36).
[3]楊穆佳.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10).
[4]顧鐘錦.中國教育研究論壇[M].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2001.
[5]鐘啟泉.現(xiàn)代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6]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李紅.音樂教育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
[8]黃春艷.淺談如何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J].新課程(下),2011,(05).
[9]胡兢慧.快樂,從這里開始——談“快樂音樂課堂”的教學點滴[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