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素球
(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廣東 梅縣 514017)
巧撥學生興趣 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
溫素球
(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廣東 梅縣 51401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制約思想政治課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巧撥學生興趣,更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課;巧撥興趣;有效增強
只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自覺自愿地學習。為此,作為教師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在大力倡導素質(zhì)教育和教學新理念的今天,很多思想政治課教師仍然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例如:只注重學生是否獲得了高分,不關心學生是否掌握了答題的思路與方法;只注重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不關心學生怎么學習、學習用了多長時間;只注重高分尖子生的培養(yǎng)提高,不關心學困生的轉(zhuǎn)化進步等等。受這種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只強調(diào)教學方法中的教法而忽視學法,忽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古訓,這就難免使學生在學習中多走一些彎路,很難體驗到獲得成就的愉快,甚至使有的學生體驗到的只是挫折和羞辱,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教學也就難于得到提升。而興趣的產(chǎn)生與人的情感是相關聯(lián)的。只有學生理解、掌握了知識,并因此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產(chǎn)生了愉快的情緒體驗時,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興趣才能產(chǎn)生;在這之后,隨著這種愉快情緒體驗的反復作用,興趣才能不斷獲得發(fā)展和鞏固。
可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及其教學方法已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巧引巧撥,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巧用材料,巧妙運用奇聞、新樹、典故、漫畫、比喻、俗語、表演、詩歌或笑話等等,都能較好激發(fā)學生興趣,巧引加巧撥,增強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進而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和老師感情好了,喜歡老師,就會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自然就會對老師講的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反之,如果師生關系僵化,學生不喜歡任課教師,一般情況下,學生就會不愿意聽他講課,對他的課不感興趣,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不少教師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淡薄了,距離拉大了,聯(lián)系也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既有學生方面的也有教師方面的,還有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關心的只是學生的成績,因而對成績好的學生偏愛有加,對成績差的學生漠不關心,甚至當成累贅看待。這必然使成績差的學生對老師心懷不滿,而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又認為自己成績好是天資加刻苦努力的結(jié)果,因而也不領老師的情。二是現(xiàn)在一些學校仍然在搞應試教育,實施“素質(zhì)教育”只不過是一句時髦的口號。師生都忙于應付考試,無暇顧及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師生間相互接觸很少,師生關系難免淡薄。三是教師隊伍正在日趨年輕化,而有些年輕教師由于經(jīng)驗不夠豐富,他們在處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矛盾,如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理想、違反課堂紀律時,往往不夠冷靜,難免有失誤或不盡合理的地方。這就必然會使學生對老師的誤解增多,影響師生感情的正常發(fā)展。四是有些教師工作責任心不強,不關心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其形象在學生心目中也就大打折扣。
師生感情淡薄,直接沖擊著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這種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影響遠遠大于其他學科。這是因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畢竟講究知、情、信、意、行,老師必須為人師表,重德厚道,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鳴。教師只有用自己美的心靈響應學生的心靈,課堂才能步入一個相容而和諧的幸福世界,教學才能成為一種賞心悅目、富有創(chuàng)造性、激動人心的“精神升華”活動,這樣的思想政治課才能在學生中更具吸引力,最大地發(fā)揮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和功效。
學生由于受高考升學等因素的限制,對社會生活和時政熱點了解甚少,學習思想政治會有不少的疑難,進而對學習思想政治課不感興趣,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作為政治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經(jīng)常介紹一些社會時政熱點問題,旁征博引,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化抽象為具體,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如股市的千變?nèi)f化、國際爭端問題、美國政府關門事件等都是學生關注的熱門話題。通過激疑引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視野擴大了,想要知道的東西就更多,他們也就更想學政治了。另外,部分學生不愿學政治的一個原因,就是認為政治與自己無關,與實際沾不上邊,這種錯誤的認識,在不少學生的潛意識中“根深蒂固”。其實,政治就在我們的身邊,任何人都不能脫離政治。教師應注意把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掛起鉤來,巧引、巧撥、巧為,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用哲學道理來剖析他們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用政治學原理來透視一些社會現(xiàn)象,用經(jīng)濟理論來解釋一些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象,學生就會感到政治確實有用、有效,也就愿意學習,主動提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課擔負的任務有: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科學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教育學生初步了解社會發(fā)展常識、我國基本國情等內(nèi)容。政治教師的師德形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政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自然應當是教學內(nèi)容的率先實踐者,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政治教師的師德形象與學生期望、想象的相去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學生就會鄙視老師的人格或?qū)λ枷胝握n內(nèi)容的科學性、可信度和實效性產(chǎn)生懷疑。反之,如果教師的師德形象與學生期望的一樣,或者更好,學生就會由敬佩老師的人格而堅信思想政治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堅信思想政治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引領作用,認為自己學好了也能和老師一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學習并踐行最美教師的品行,從而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因此,政治教師更應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率先垂范,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提高學習思想政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
G632.0
A
1674-9324(2014)17-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