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萍,楊威,劉繼蘭,王笑梅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骨二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論著·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
季艷萍,楊威,劉繼蘭,王笑梅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骨二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yī)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HSS)的膝關節(jié)恢復評分表、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及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收治的150 例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進行調查。結果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歸分析表明,患者在軀體健康方面的生活質量與年齡、其他疾病史呈負相關(P<0.05或P<0.01),與HSS評分呈正相關(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質量與婚姻狀況、家庭關系、經(jīng)濟收入、文化程度及社會支持利用度呈正相關(P<0.05或P<0.01)。結論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應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骨性關節(jié)炎;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生活質量;影響因素
[Nurs J Chin PLA,2014,31(3):1-4]
骨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隨著年齡增加而發(fā)病率顯著升高的退行性關節(jié)疾病,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健康。據(jù)調查[1],60歲以上老年人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病率達50%,7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的人患有骨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是骨性關節(jié)炎最常累及的外周關節(jié)[2]。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可以緩解關節(jié)疼痛,矯正關節(jié)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狀態(tài),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颊咝g后的生活質量狀況是判斷手術療效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對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還比較少。李倫蘭等[4]對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3個月患者生活質量的調查結果表明,術后3個月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差。楊紅等[5]對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關節(jié)恢復情況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于1995年起開展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手術已有近千例。為此,本文對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骨科首次接受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150例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進行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制定全面而有效的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骨科首次接受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150例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96例、女54例;平均年齡(69.78±8.62)歲;婚姻狀況:已婚74例,未婚9例,離異15例,喪偶5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例,初中以上88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67例,1000~2000元28例,>2000元55例;職業(yè):工人50例,農民38例,行政工作者32例,知識分子30例;家庭關系:和睦78例,一般38例,不和睦34例。選取同時期在本院體檢中心行常規(guī)體格檢查的體檢者(無骨性關節(jié)炎病史及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手術史)10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齡(70.21±9.84)歲;婚姻狀況:已婚47例,未婚6例,離異12例,喪偶3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6例,初中以上54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42例,1000~2000元20例,>2000元38例;職業(yè):工人32例,農民22例,行政工作者20例,知識分子26例;家庭關系:和睦50例,一般26例,不和睦24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男女不限;(2)知情同意者;(3)在研究期間能夠接受隨訪調查。排除標準:(1)有認知和言語障礙;(2)合并終末期疾病或預期生存1年以內;(3)患有心、腦、腎臟衰竭等重大疾病。兩組對象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職業(yè)、家庭關系及其他疾病史等一般資料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及實施過程 研究計劃經(jīng)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采用問卷的方式進行信息的收集,問卷由調查者親自發(fā)放,由調查者講解問卷的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問卷由調查對象本人填寫,不能自己填寫的由調查者逐題提問代為填寫。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嚴格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向患者承諾本次調查不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并且嚴格遵循保密原則,所有問卷即填即收,由調查者認真仔細逐題檢查、編號,要求調查對象即時對漏項進行補充填寫,以確保問卷的有效性。
1.2.2 評估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職業(yè)、家庭關系、其他疾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等)。(2)膝關節(jié)恢復評分表:應用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y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Insall等[6]于1976年提出的評分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的調查,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主要內容包括疼痛、功能、關節(jié)活動度、肌力、畸形及關節(jié)穩(wěn)定性等。滿分為l00分,總分>85分為優(yōu),70~84分為良,60~69分為尚可,<60分為差。(3)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7]:采用的是SF-36標準版本,該問卷分為兩大領域,即軀體健康和精神健康,軀體健康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和總體健康4個維度,精神健康包括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心理健康4個維度。各個維度的評分范圍都為0~100分,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健康狀況的好壞,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8]:此量表由肖水源編制,共10 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偟梅趾透骶S度得分越高,說明社會支持程度越好。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明顯降低(均P<0.01),提示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生活質量較正常人低,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的比較分)
2.2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分析 分別以軀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總分作為因變量,用一般情況調查表中的8個預測變量及社會支持和HSS評分作為自變量,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影響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
2.2.1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軀體健康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軀體健康總分為因變量,以一般情況調查表的所有變量(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職業(yè)、家庭關系、其他疾病史)及社會支持、HSS評分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篩選出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年齡、其他疾病史、HSS評分與軀體健康總分呈線性回歸關系,其中HSS評分與軀體健康呈正相關(P<0.05),年齡與其他疾病史與軀體健康呈負相關(P<0.05或P<0.01,見表2)。
表2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軀體健康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2.2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精神健康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精神健康總分為因變量,以一般情況調查表中的所有變量(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職業(yè)、家庭關系、其他疾病史)及社會支持、HSS評分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婚姻狀況、家庭關系、經(jīng)濟收入、文化程度及社會支持利用度與精神健康總分呈線性回歸關系,且都呈正相關(P<0.05或P<0.01,見表3)。
表3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精神健康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1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現(xiàn)狀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適應性的轉變,生活質量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引入和使用,生活質量是患者對自身健康的主觀感覺,包括患者所感受到的軀體、心理、社會各方面良好適應狀態(tài)的一個綜合測量。在治療患者軀體疾病的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治療的理想目標。但是,由于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可能出現(xiàn)假體松動,關節(jié)僵直,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一系列并發(fā)癥,加上老年患者與社會接觸較少,受生理機能降低、醫(yī)療費用支出巨大、獨居及心理功能障礙等因素的影響,其生活質量下降。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心理健康這8個維度的評分低于一般人群,表明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生理功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機能都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因此,應全面關注骨性關節(jié)炎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既要改善術后患者的軀體癥狀,同時還要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功能,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康復教育,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3.2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
3.2.1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軀體健康影響因素的分析 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軀體健康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HSS評分與軀體健康呈正相關(P<0.05),年齡、其他疾病史與軀體健康呈負相關(P<0.05或P<0.01)。其中,年齡是影響術后患者軀體健康最主要的因素,年齡過大的老年患者其術后生活質量相對較差。徐紅等[9]的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質量生理領域得分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自身的生理功能下降,因此術后功能恢復的過程較為緩慢,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由于獨居、喪偶、子女照顧不周等原因不愿意與周圍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導致這些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情緒,這些負性情緒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活動,從而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其他疾病史(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與軀體健康呈負相關(P<0.05),這與張琳等[10]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相對于非慢性疾病患者差,同時他們對軀體疼痛的體驗比較深,術后功能恢復的訓練過程相對較長,因此骨性關節(jié)炎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軀體健康狀況較差。HSS膝關節(jié)恢復評分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膝關節(jié)功能評定方法,強調了“疼痛”與“功能”的重要性,反映了術后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HSS評分與軀體健康呈正相關(P<0.05),即患者關節(jié)功能恢復越好,軀體健康狀況越好。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在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可能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康復訓練不及時、功能鍛煉方式不正確等狀況,再加上老年患者理解和配合能力相對較差,常導致術后患者的膝關節(jié)恢復情況不理想,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睡眠質量等,從而對其生理領域產(chǎn)生較大的不良影響,此結果與李東文等[11]的研結果究相一致。而且很多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在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由于膝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障礙拒絕與外界接觸,各種娛樂活動及人際交往減少,容易產(chǎn)生孤獨、寂寞的情緒,進而影響心理領域和社會關系領域的生活質量。因此,早期系統(tǒng)的功能鍛煉是保證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成功的關鍵[12]。
3.2.2 患者精神健康影響因素的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婚姻狀況、家庭關系、經(jīng)濟收入、受教育水平、社會支持利用度與患者的精神健康總分呈正相關(P<0.05或P<0.01)。已婚及和睦的家庭關系對患者的精神健康有促進作用,這可能是因為已婚患者可以從配偶那里得到更多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這些對術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恢復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單身的老年患者所得到的支持會相對較少。Aranha等[13]的研究表明,婚姻狀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而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是個體情感來源的主要途徑。家庭關系越和睦,成員間的交流越多,彼此間獲得支持就越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王瓊等[14]關于家庭關系對心臟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和睦的家庭關系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家庭經(jīng)濟狀況好的患者生活水平較高,不用擔心醫(yī)療費用的問題,可以安心治療;家庭經(jīng)濟狀況較差的患者一方面要擔心醫(yī)療費用問題,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將來自己是否能夠重新工作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他們整日生活在焦慮狀態(tài)中,導致精神健康狀況較差。秦潔等[15]的研究結果也認為,醫(yī)療費用所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受教育水平較高的患者其心理調節(jié)能力、社會適應性和協(xié)調能力較強,娛樂活動也較多,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大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壓力較大,回到家后大部分時間用于休息,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交流少[16-17]。社會支持利用度與精神健康呈正相關(P<0.05)。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老年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但是他們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很低,這可能是由于患者個性問題,遇事不愿意麻煩他人,較少參加團體活動,與家人朋友交流過少,拒絕與他人來往,因此沒有很好地利用社會資源,同時這也給老年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極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
[1] Silman A J,Hochberg M C.Epidemiology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257.
[2] 張曉,姚如愚.軟骨病變征象對膝關節(jié)炎診斷的價值[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7(1):14-17.
[3] 杜克,王守志.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700-701.
[4] 李倫蘭,葉冬青.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5):423-427.
[5] 楊紅,路潛,黃萍,等.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8,14(24):2544-2547.
[6] Insall J N,Ranawat C S,Aglietti P,et al.A comparison of four models of total knee replacement prostheses [J].J Bone Joint Surg Am,1976,58(6):754-765.
[7] Newnham E A,Harwood K E,Page A C.Evaluat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sponses by psychiatric inpatients to the mental health subscales of the SF-36[J].J Affect Disord,2007,98(1-2):91-97.
[8] 肖水源,楊德森.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87,1(4):183-187.
[9] 徐紅,肖靜,莊勛,等.南通市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7):1450-1452.
[10]張琳,寧艷花,姚麗,等.銀川市老年人生活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2(27):162-164.
[11]李東文,楊曉媛,王紅梅,等.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家庭康復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23):2083-2085.
[12]段建英.康復訓練量化法在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3):249-250.
[13]Aranha L L,Mirón Canelo J A,Alonso Sardón M,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Spanish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Rev Saude Publica,2006,40(2):298-303.
[14]王瓊,葉京英.家庭關系對心臟手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10):2561-2563.
[15]秦潔,趙紅,汪彬,等.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A):185-187.
[16]Tsay S L,Chang J Y ,Yates P,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imary brain tumors:Prior to and following surgery[J].Support Care Cancer,2012,20(1):57-64.
[17]Nunez M,Lozano L,Unnez E,et al.Total knee replacemen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Factors influencing long-term outcomes[J].Arthritis Rheum,2009,61(8):1062-1069.
(本文編輯:沈園園)
QualityofLifeandItsInfluencingFactorsinPatientsAcceptedArtificialTotalKneeJointReplacement
Ji Yanping,Yang Wei,Liu Jilan,Wang Xiaome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for more than a year,and to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150 cases patient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were assessed by Self-designed General Questionnaire,restore score sheet of knee joint,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 (SF-36)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was lower(allP<0.01).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nd other diseases history were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related quality of life(P<0.05 orP<0.01),while score of HSS wa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related quality of life(P<0.05).Quality of life in mental healt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rital status,family relationships,income,education level and availability of social support(P<0.05 orP<0.01).ConclusionQuality of life was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so patients should be given specific care interventions and effective social support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osteoarthritis;artificial tot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s
2013-03-03 【
】 2013-09-01
季艷萍,本科,護師, 主要從事骨科臨床護理工作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3.001
R473.6;R197.323
A
1008-9993(2014)03-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