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級新生來自四面八方,人地生疏,各人的性格、習慣以及人際交往各有差異,這期間,他們的集合是個松散的群體。真正的班集體是目標、行動一致,并有一定組織機構和紀律的統(tǒng)一體,而不是松散的群體。新的組合體并不具備班集體的要件。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把新的組合體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集體。
關鍵詞:班集體;形成;統(tǒng)一體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015-02
一年級新生來自四面八方,人地生疏,各人的性格、習慣以及人際交往各有差異,這期間,他們的集合是個松散的群體。真正的班集體是目標、行動一致,并有一定組織機構和紀律的統(tǒng)一體,而不是松散的群體。新的組合體并不具備班集體的要件。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把新的組合體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集體。
一、提高認識,重視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學校是影響中職學生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客觀環(huán)境,而影響最直接的又是他們所在的教學班。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教學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基層組織。良好的班集體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對于陶冶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以及發(fā)展學生個性,都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的首要任務就是組建一個良好班集體。良好班集體一經(jīng)形成,隨時都可發(fā)揮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強化學生良好的行為傾向,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使學生不良行為傾向不易萌發(fā),自覺矯正缺點錯誤。所以,班主任既要重視個別教育,更要重視集體教育,通過集體去教育個人,并在集體活動中影響個人。這是建設良好班集體的關鍵。一個新的班級有來自不同家庭的個性相異的數(shù)十名學生。這個群體的年齡正處于15~17歲之間,其主要任務是學習。這個具有特殊性的群體是否真正形成了班集體呢?沒有。由于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人地生疏,各人的性格、習慣以及人際交往存在差異,他們處于探索中,這期間可以說是個松散的群體。真正的班集體是目標、行動一致,并有一定組織機構和紀律的統(tǒng)一體,而不是松散的群體。新的組合體并不具備班集體的要件。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把新的組合體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集體。學生通過各種活動進行溝通,形成自發(fā)的人際關系,再經(jīng)過班主任及初步組建的班委的工作,由松散的群體過渡到聯(lián)合體。而后則要集中目標,使每個學生的個人目標同班級的目標一致,在此基礎上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引導學生為班集體作貢獻,從而體驗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增強責任感和榮譽感,為整個集體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和諧、向上、團結的優(yōu)良班風,逐步形成統(tǒng)一的班集體。
二、管教結合,提高班集體建設實效性
1.加強教育,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在教育內容上,班集體建立在集體主義精神之上,集體主義精神是班集體的靈魂,對引導每個學生共建班集體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為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個人離不開集體的道理,自覺地為集體做貢獻。要堅持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抓兩頭帶中間。這是形成強有力的班集體的基礎。一是要開展情境教育。道德認識要有道德情感伴隨才能深化,然而情感又具有情境的特點。在班級以及學校要創(chuàng)造一種有道德情感的產(chǎn)生的必要環(huán)境,以境育情,以情感深化認識。二是要開展倫理教育。這是一種輿論監(jiān)督教育,是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首要任務。集體中占優(yōu)勢的認識、情感和意識表現(xiàn)就是輿論。輿論以強大的健康的議論和褒貶的方式去肯定或否定集體的動向及每個學生的言行,是維護集體的重要條件。要形成輿論,倫理教育必須有正確性、管理性和針對性。當學生的道德差異暴露后,就要抓緊個別談話,這是十分有效的。三是要開展互幫互助教育。要教育學生學會運用唯物主義的運動觀去觀察、對待每一個人,培養(yǎng)“我為人人”的品格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在形成這種品格和精神的基礎上,構建彼此友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團結互助、取長補短的和諧人際關系,在和諧人際環(huán)境中精神飽滿地完成學業(yè)任務。四是要開展榜樣教育。榜樣的完美性、鮮明性、生動性及其感染力是與青年學生的思維形象性、行為的模仿性以及進取心相吻合的。組織學生學習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輝事跡,有利于產(chǎn)生集體的認識,產(chǎn)生情感和意志行動。五是要開展后進生教育:每個班或多或少都有后進生,由于他們實現(xiàn)社會期望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因而在班級中的地位較低,自我感覺也不好,往往產(chǎn)生自卑感。由于自我不滿意,他們中間絕大多數(shù)力圖改變其被動局面,但由于各種原因還不能實現(xiàn),往往心灰意冷。班主任要特殊關心這部分學生,熱情地幫助他們找原因,通過各種活動發(fā)揮其特長,選準時機和場合,幫助他們變換所扮角色,在增強自信心的同時顯示特長和力量,這樣可以變消極為動力。
在教育方法上,精心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是學生接受集體主義教育和班集體的形成、鞏固的主要途徑。當這些活動與學生的思想、動機、情感、需要、興趣等因素發(fā)生作用時,便會融入學生的主觀世界中,從而使每個學生都進入角色,產(chǎn)生共鳴,進而影響著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培養(yǎng)起熱愛集體的情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精神和遵紀守法的觀念提供客觀條件。這些活動,除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外,還包括黨團活動、思想品德教育活動、時事政治報告會、專題演講會、社會工作、生產(chǎn)勞動、智力競賽、游戲以及文藝晚會等多種活動。對于這些活動,班主任都要關注,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安排,并且在個別活動中班主任要演主角。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以不同的角色進行交往。這樣,不但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質,而且還豐富了學生心理活動內容,使其個性得到較充分的發(fā)揮和發(fā)展。這樣的一次次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推動著班集體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2.科學管理,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熱情。在良好班集體形成的過程中,除了卓有成效地開展教育工作之外,圍繞正確目標進行科學化、民主化管理也是非常關鍵的??茖W、民主的管理,能夠嚴格約束學生,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要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班級工作就容易開展了。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主任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引導他們成長成才。圍繞正確目標進行科學管理。一個班級能否充滿奮發(fā)上進的生機和活力,一定要有經(jīng)過每個學生共同努力方可實現(xiàn)的激勵性集體目標來引導。例如,向全班學生提出建設先進班級的總目標。然而,在總目標之下,必須以紀律、衛(wèi)生、宿舍管理、學業(yè)成績等方面子目標的實現(xiàn)作為基礎。隨著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一個個子目標地不斷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就會不斷地調動起來,為實現(xiàn)總目標而奮斗。
3.科學管理必須是民主的。這種管理是建立在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上的,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集體的主人。還必須做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關系,克服教師或學生干部都以教育者身份出現(xiàn)的問題。班主任應經(jīng)常深入班級,宿舍了解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在明確班級集體目標后,在教給學生干部工作方法的同時,放手讓他們工作,班主任應重在啟發(fā)、誘導、點撥等指導性方式工作,這樣使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斷得到加強。
當然,在良好班集體形成過程中,班主任工作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從整體來說,社會風氣、學校的辦學思想、校風校紀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對班集體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J].教職成,2010,(7).
[2]田麗娟.守護學生的心靈——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0,(33).
[3]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冢汉D铣霭嫔?,2003.
作者簡介:張文紅(1972-),女,廣東高州人,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實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