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 內分泌科, 上海, 201700)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2型糖尿病在中國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相應的由該病造成的各種并發(fā)癥問題日益突出,認知功能障礙作為一個顯著影響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并發(fā)癥,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的跡象,通過檢測相應的生化指標來預測、判斷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的可能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觀察68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CRP)及尿酸(UA)水平,對這兩項指標與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內分泌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根據(jù)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以MoCA評分26分為劃分標準,分為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觀察組(A組,<26分,30例),糖尿病非認知功能障礙觀察組(B組,≥26分,38例)。其中,A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6±5.2)歲,平均受教育年限(9.26±2.34)年;B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齡(64±6.1)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0.05±1.18)年。觀察組患者依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西太區(qū)(IDF-WPR)在1999年修改頒布的標準診斷為2型糖尿病。排除神經(jīng)精神疾病或確診2型糖尿病之前已知的各種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腦血管疾病患者;視聽障礙或語言障礙者;有嚴重低血糖或酮癥昏迷史的患者。同時,隨機選擇本院68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齡(65±5.1)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0.09±1.72)年。3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構成及受教育年限等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檢測方法:所有受試者通過靜脈采血,檢測血清CRP及UA水平,前者采用乳膠增強散射比濁法,后者采用酶標法。
1.2.2 認知功能測定:由經(jīng)過嚴格的專業(yè)培訓的調查人員,采用MoCA對所有受試者進行測定,測定時采用標準化用語和統(tǒng)一調查表。觀察3組血清CRP、UA水平及MoCA評分變化。
觀察A組和B組的血清CRP、U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觀察組組內對比,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組的血清CRP、UA水平也顯著高于糖尿病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觀察A組和B組的MoC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觀察組組內對比,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組的MoCA評分也顯著高于糖尿病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表1 3組患者血清CRP、UA水平比較
表2 3組患者MoCA評分比較
糖尿病病程長,容易引發(fā)心臟、腎臟、大腦及視網(wǎng)膜等多器官的并發(fā)癥,其對于認知功能的影響在過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已經(jīng)有研究[1]表明,2型糖尿病是損害認知功能的獨立影響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齡偏大、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較年輕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認知功能的損害。對于認知功能障礙的判斷,傳統(tǒng)方法多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但該檢測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一些研究資料顯示,MoCA是一種可快速檢測認知功能障礙的檢測工具,尤其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具有較高的敏感性[2-3]。目前認為,糖尿病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視覺空間記憶、詞語記憶、抽象分析能力及復雜信息處理執(zhí)行能力方面受到影響[4],而MoCA在檢測注意力損害和執(zhí)行能力方面比MMSE更敏感,因此本研究采用MoCA評分來作為觀察組分組標準,更有利于篩查出老年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使研究數(shù)據(jù)更精確。目前對糖尿病發(fā)生認知功能損害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晰,多項研究認為其機制可能包括血管損傷因素、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高血糖導致血腦屏障損害、自由基產(chǎn)生過多、膽堿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受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表達下降、海馬與中樞神經(jīng)細胞損傷等[2,5],其中血管相關病變是一個重要因素。CRP是一個對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影響作用的蛋白,正常人血清中CRP的含量極低,但當機體處于急性炎癥狀態(tài)時含量會顯著升高。Singh U等[6]的研究發(fā)現(xiàn), CRP可通過降低血管NO合成酶的表達與活性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而后者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動脈管壁的細胞中及粥樣斑塊中可以發(fā)現(xiàn)CRP水平的增高,說明CRP可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炎癥的形成及冠脈病變[7]。郭連雨等[8]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CRP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組的血清CRP水平顯著高于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及對照組,與上述報道吻合。
UA是人類嘌呤代謝的產(chǎn)物,有證據(jù)表明高水平的血UA會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血管病變的危險增加[9],從而增加認知功能損害的風險。Schretlen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血UA水平的增高會增加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提示兩者具有相關性。周善存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患者的血UA水平顯著升高,高水平的血UA可促進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和脂質的過氧化,且UA在動脈壁的沉淀可損傷動脈內膜從而加速動脈硬化的發(fā)生。侯方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血UA水平升高可加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紊亂,兩者相互作用可以可能促進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從而加劇對患者認知功能的損害。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血UA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13-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液CRP和UA水平在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組、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及對照組之間呈逐步下降趨勢,這兩項指標的下降趨勢與MoCA評分的變化趨勢一致,且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提示CRP和UA可作為預測和判斷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參考指標[15-16]。同時,糖尿病非認知功能障礙組的血液CRP、UA水平和MoCA評分與健康對照組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提示即便是尚未出現(xiàn)臨床認知功能障礙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普遍存在認知功能損害的趨勢,有進展為臨床認知功能障礙的可能,應引起臨床醫(yī)師的重視。
[1] Cukieman T, Gerstein H C, Williamson J D.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 in diabetes-systematic overview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J]. Diabetologia, 2005, 48(12): 2460.
[2] 麥冠梁, 盧雅麗, 馮巨濱, 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及危險因素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8): 1281.
[3] Zadikoff C, Fox S H, Tang-Wai D F,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 to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in identifying cognitive deficitis in Parkinson's disease[J]. Mov Disord, 2008, 23(2): 297.
[4] 朱向陽, 王亮亮, 周永, 等. 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損害的相關因素及發(fā)病機制[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1, 17(5): 404.
[5] 李慶利, 楊文明, 王曉, 等. 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研究[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0, 22(11): 954.
[6] Singh U, Devaraj S J, Vasquez-Vivar,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decrease endothelial niti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via uncoupling[J]. 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 2007, 43(6): 780.
[7] 趙弋于. 2型糖尿病、C反應蛋白與心血管病變相關性研究進展[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 29(3): 491.
[8] 郭連雨, 劉艷, 仇海燕, 等. 2型糖尿病合并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分析[J]. 天津醫(yī)藥, 2013, 41(8): 772.
[9] 樊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與高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關系分析[J]. 實用老年醫(yī)學, 2012, 26(6): 462.
[10] Schretlen D J, Inseore A B, Jinnah H A, 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community-dwellin older adults[J]. Neuropsychology, 2007, 21(1): 136.
[11] 周善存, 王少波.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患者血尿酸、血清hs-CRP水平的檢測[J]. 廣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8(3): 51.
[12] 侯方, 曹鳳林, 范振遷, 等. 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C反應蛋白與血尿酸關系探討[J]. 天津醫(yī)藥, 2011, 39(2): 121.
[13] 張亞婷.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脂檢測的臨床意義[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2, (11): 119.
[14] 蔡廣研, 梁爽. 臨床指標判定糖尿病腎病診斷與預后價值與局限性[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2, 32(6): 405.
[15] 楊韻宏. 血管內皮功能與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關系探討[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2(7): 107.
[16] 李沛霖, 楊銳, 周勇, 等. 糖尿病腎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測定的意義[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 31(6): 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