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欣
摘要:能力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標尺。高中化學教學大綱中指出:“要重視高中生化學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掌握知識、技能和培養(yǎng)能力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备咧谢瘜W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jīng)過了一個形成過程,并且其形成過程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將從興趣、課堂氛圍、教學方法、課后訓練四個方面來探究影響高中生化學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
關(guān)鍵詞:高中生 化學能力 主要因素
一、興趣是激發(fā)高中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前提
任何形式的學習中,興趣都是影響人的最終學習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對于高中化學學習來說亦是如此。由于高中化學知識自身的復雜性和連貫性,加之它是化學學習的一個跨越性階段,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會直接影響其最終的學習效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其所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以便他們能夠更為順利和高效地進行化學學習。
例如,在講授時“氧化還原反應”時,由于反應物質(zhì)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相當抽象的微觀反應過程,無論教師如何努力地講解,很多學生仍然覺得很抽象,無法理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的微觀過程制作成動畫,運用多媒體表現(xiàn)出來,使反應過程簡單逼真地呈現(xiàn)在每一個學生面前。這樣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既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清晰明了地認識物質(zhì)結(jié)構(gòu),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又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起高中生學習化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氣氛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環(huán)境條件
環(huán)境氛圍是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的因素,加之高中生是處在心靈敏感的時期,外界的環(huán)境對其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往往會超出教師的預想。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利用改善自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而是應該多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以學生的需求為立足點,為他們營造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從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沉悶死板的現(xiàn)象。如此一來,教師應該試著多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因為化學學習需要學生思維的開拓。另外,高中生在化學學習中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應該給予他們表述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當配角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以一種朋友的心態(tài)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把學生拉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融入到化學學習中,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一個平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可以更加輕松、更加自信地去接受化學新知識,也從根本上為提高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chǔ)。
三、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條件
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僅決定著教學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單純?yōu)榱送瓿山虒W大綱,一切教學都是立足于書面考試的教學方法,要更多地去考慮學生的所需,將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采取循序漸進且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出色的能力。
(一)教師要注重對化學基本概念的講授
無論在任何科目的學習中,基本概念都是學習的起點,它所體現(xiàn)的不是對知識的單純總結(jié),而是對知識的歸納和升華,領(lǐng)會了基本概念,就相當于理解了所學知識的靈魂,后續(xù)的學習就會變得輕松容易許多。高中化學相對于初中化學來說,所涉及的知識面更廣泛,也更為深奧,所包含的概念也更繁多。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采用“透析法”為學生講解化學基本概念,并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基本概念的方法,為他們學習后續(xù)知識,以及提高學習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二)教師不能忽視化學例題講解
在理科性質(zhì)的學科中,最終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因此單純的概念理解是不能滿足學生最終的學習要求的,因為單純的概念理解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邏輯思維能力,達不到最終的教學要求。而例題是對化學知識應用的典范,可以為學生提供解題范式。因此,教師對例題講解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相關(guān)題目的解答,以及對于相關(guān)知識的理解。因此,化學教師應該認真仔細地講解每節(jié)課的例題,并給予學生以清晰明了的解題思路,以培養(yǎng)高中生對化學知識的整體思維能力。
(三)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影響理科性學科學習的重要因素。高中化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例如元素周期表始終貫穿在整個高中化學學習中。另外,化學學習中元素、化學方程式以及各種實驗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有時候一個題目會包涵所有的知識點,這就要求學生根據(jù)其中的一個點接連推理出深藏其中的其他知識點。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單純地為學生解答答案,籠統(tǒng)講解解題過程的教學方式;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在復雜的問題中尋找突破點,然后順著突破點逐步挖掘所深藏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尋找各個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聯(lián)系,思考表面知識所蘊含的深層次的含義,從而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形成化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能力。
四、課后訓練是對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要想讓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課后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課后的訓練是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成果的一個檢驗,同時也是一個強化過程。通過課后的訓練,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于化學基本概念和典型題型的掌握情況,也便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任何形式的講解或者口頭表述都不能很好地詮釋化學知識,而讓學生進行自我的訓練,讓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尋找自己對知識的感悟和理解,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設計的課后訓練應該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需求,要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實驗題的設計可以圍繞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諸如此類的實驗,實驗結(jié)果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等。
每一個學生都具備不可估量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的形成過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的需求,結(jié)合教學目標,不斷尋求能夠改善和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因素,并進行不斷的完善。只有為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化學學習基礎(chǔ),他們才能夠積極地、主動地投身于化學課堂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肖學平主編.導學課堂教學模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吳明清.ZP中學初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的探索[J].商情:教育經(jīng)濟研究,2008(3).endprint
學周刊·中旬刊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