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可為 陳麗華 朱若凱 蔡佳 管詠梅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劑科 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現(xiàn)代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江西 南昌 330004;3.江西省醫(yī)藥采購服務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29)
雷公藤屬衛(wèi)矛科植物,被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殺蟲止血等功效[1]。雷公藤在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方面的療效尤為顯著,但其口服制劑在長期服用的情況下毒性很大[2-4]。雷公藤貼劑相比較口服制劑可以避免首過效應、降低毒性及不良反應、減少服藥次數(shù)并延長作用時間[5]。結合文獻報道[6,7],本研究將雷公藤提取物制備成粘膠分散型貼劑,通過薄層色譜法對貼劑處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進行鑒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雷公藤甲素進行含量測定,為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1.1 儀器 電子天平(BT25S,北京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KQ3200E,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數(shù)顯鼓風干燥箱(GZX-9140MBE,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實驗用精密涂布機(TB-04D,天津鍇凱科技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1200,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Phenomenox C18色譜柱(150mm×4.6mm,5μm,廣州菲羅門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藥 雷公藤提取物(桂林市三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號:20120629);雷公藤甲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1567-200502);硬脂酸鎂(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F20111108);色譜甲醇(美國TEDIA天地試劑有限公司);氮酮(福建壽寧美菲思生物化學品廠);丙二醇(分析純,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上海振興化工一廠);雙蒸水(實驗室自制);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的制備 稱取處方比例的雷公藤提取物、氮酮、丙二醇、硬脂酸鎂、無水乙醇等;攪拌均勻后,室溫靜置2h以脫除氣泡,于涂布機上進行涂布,涂布完成后室溫放置1h;隨后于80℃下烘15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取出后趁熱壓上背襯即得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
1.雷公藤甲素對照品;2.供試品;3.陰性對照
2.2 雷公藤甲素的薄層鑒別 取本品0.5g,撕去防粘層并剪成適當大小后轉移至具塞錐形瓶中,以20mL無水乙醇超聲提取30min后,提取液以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作為TLC供試品溶液;取減壓干燥至恒重的雷公藤甲素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1mg雷公藤甲素的溶液,作為TLC對照品溶液;按處方比例稱取缺少雷公藤提取物的其它試劑與輔料,按“2.1”項下方法制備陰性樣品,取陰性樣品0.5g,按照上述TLC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TLC陰性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以0.8%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醚(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顯色劑(2% 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與2 mol/L氫氧化鈉乙醇溶液臨用前按1∶3混合)使顯色,供試品色譜和對照品色譜在相同位置處應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結果見圖1。
2.3 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測定
2.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Phenomenox C18色譜柱(1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水(45∶55);流速:1mL/min;檢測波長:218nm;柱溫:30℃;進樣量:20μL;色譜見圖2。
A.雷公藤甲素對照品;B.供試品;C.陰性對照
2.3.2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已經干燥至恒重的雷公藤甲素對照品適量,以45%甲醇水為溶劑進行溶解,制備成每1mL含有10μg雷公藤甲素的溶液,備用。
2.3.3 供試品溶液的配制 取本品0.75g,撕去防粘層并剪成適當大小后轉移至具塞錐形瓶中,加45%甲醇水溶液200mL,密塞后,超聲提取30min,濾過,將濾液轉移至250mL容量瓶中,殘渣用45%甲醇水溶液洗滌3次,每次10mL,洗滌液濾過后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繼續(xù)添加45%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搖勻后取出適量并以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3.4 陰性對照溶液的配制 按處方比例稱取除雷公藤提取物之外的試劑與輔料,照“2.1”項下方法制備陰性樣品,按“2.3.3”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
2.3.5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2.3.2”項下對照品溶液0.5,1.0,2.0,4.0,6.0,8.0,10.0mL,分別置于10mL容量瓶中并繼續(xù)添加45%甲醇水溶液至刻度,搖勻,即得雷公藤甲素系列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各20μL,按照“2.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含量測定。以雷公藤甲素的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Y)為縱坐標,制備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38.583X+0.4088,r=0.9999;結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在0.5~10μg/mL范圍內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線性關系。
2.3.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上述系列對照品溶液中的6μg/mL雷公藤甲素對照品溶液20μL,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結果平均峰面積為233.75,RSD=0.48%(n=6),表明精密度良好。
2.3.7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2.3.3”項下制備的供試品溶液,照“2.3.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0,2,4,6,8,10,12 h進樣20μL,測定其峰面積。結果峰面積均值為115.56,RSD值為1.10%,說明樣品穩(wěn)定性良好。
2.3.8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次制備的貼劑樣品,照“2.3.3”項下方法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20μL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計算RSD值為0.68%,表明重復性良好。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9)
表2 貼劑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測定結果(n=6)
2.3.9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經測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同批樣品約0.15g共9份,每三份分別精密加入雷公藤甲素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已干燥至恒重的雷公藤甲素對照品,加甲醇溶解并制備成100μg/mL的溶液)1.28,1.6,1.92mL,照“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照“2.3.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含量,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1。
2.3.10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取6個批次的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樣品各1g,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不同批次貼劑中的雷公藤甲素含量,結果見表2。
在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的制備過程中,靜置脫氣的時間和溫度的控制很關鍵。經過考察發(fā)現(xiàn),一般控制在25℃、2h效果較好,如果溫度過高或者時間過長很容易致使壓敏膠混合物粘性太大而無法涂布。
在雷公藤粘膠分散型貼劑質量標準的制訂中,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藥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以雷公藤甲素作為鑒別與含量測定指標。對于雷公藤甲素的薄層鑒別,參考雷公藤片的部頒標準[8],顯色劑需要臨用前配置且顯色后應立即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否則顯色斑點很快就會淡化消失。對于貼劑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測定,采用HPLC含量測定方法,該方法精確、專屬性強、可靠。
雷公藤甲素含量測定結果顯示,1g貼劑中含有1.045mg雷公藤甲素,故暫定貼劑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不得低于0.1%。
[1]郭艷紅,譚墾.雷公藤的毒性及其研究概況[J].中藥材,2007,30(1):112-117.
[2]李玉潔,王強狀,鄭曉俊.雷公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機制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藥師,2004,7(8):639-641.
[3]童靜,馬瑤,吳建元,等.雷公藤長期毒性作用及其時間節(jié)律性研究[J].中草藥,2004,27(12):933-935.
[4]張文娟,涂勝豪,胡永紅,等.正常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對雷公藤內酯醇的耐藥特征和機制的研究[J].中草藥,2009,40(4):601-605.
[5]錢麗萍,闕慧卿,林綏,等.雷公藤貼劑中雷公藤內酯醇釋放度的測定[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1,26(5):403-405.
[6]闕慧卿,錢麗萍,林綏.均勻設計優(yōu)化雷公藤內酯醇透皮貼劑的處方研究[J].中草藥,2012,42(12):2 468-2 470.
[7]錢麗萍,闕慧卿,林綏,等.雷公藤內酯醇生物貼的穩(wěn)定性研究[J].藥物評價研究,2012,35(3):182-184.
[8]雷公藤片質量標準.衛(wèi)生部頒中藥標準[S].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六冊,WS3-B-31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