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約翰遜
我親身見證了網絡革命是如何在零售業(yè)、媒體業(yè)和金融服務業(yè)等各行各業(yè)引發(fā)劇變的。很快,網絡革命將開始對教育等公共服務產生深遠影響。這場大洗牌無疑將給相關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帶來痛苦,但從長遠來看,它可能會為社會和學生帶來巨大的益處。許多發(fā)達國家需要提高學校效率和公民教育水平。我們錢花得太多,卻只得到了平庸的結果。改善現狀的方法是利用技術,并改變教育界領袖的觀念。
目前,學校的教育方式跟50年、甚至100年前大同小異。一名老師為坐在教室里的學生講課,使用的工具是教科書和紙筆,在線考試非常少。圖書館里仍擺滿了參考書,但卻沒有平板設備。這種方式已經過時了,不僅如此,在英、美等許多國家,這種方式也已不再有效,尤其是學校傳授的技能滿足不了雇主公司的需求。
在許多發(fā)達經濟體,年輕人失業(yè)率很高。這部分要歸咎于教育未能傳授實用的技能。課程設置不適合社會需求,官僚體制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存在也阻礙了必要的改革。與此同時,高等教育費用飛漲也招致許多人的批評。學位的價值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從億萬富翁、風險資本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言論,到美國教育部前部長威廉·貝奈特(William Bennett)近期出版的新書《上大學值不值》,都反映出這一點。質疑不是簡單地針對上大學的費用,還針對課程的類型、內容和教學方式。有誰真正相信,去聽一堂傳統(tǒng)的授課就能理解和記住一個問題?而在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真的能夠負擔傳統(tǒng)的終身教職嗎?
一些社會性和營利性企業(yè)家正努力打造一種強大的教學工具——大型在線公開課(Moocs)。教師職業(yè)即將面臨一系列劇變的沖擊,這只是其中最新的一股潮流。Coursera, Udacity, edX和 Khan Academy等企業(yè)已開始吸引人們的注意。函授課程一直都有,但這些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遠快于傳統(tǒng)的遠程教學。這其中無疑不乏虛張聲勢的成份,但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這種變化也將很快傳導至教育機構。
遺憾的是,傳統(tǒng)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機構改革的速度都太慢了。我懷疑,他們抗拒新的教學技術,部分原因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以及保護那些技能已過時的資深教職人員。英國的學校仍然如此重視法語教學,到底是為什么?他們應該講授一些更符合21世紀潮流的語言,比如中文或西班牙語。學校為何不能借助最新的IT技術“武裝”自己的學生?或許學?,F有的老師無法勝任這一任務,抑或他們的方法不對。
英國、美國和巴西等國的公立學校教師幾乎都參加了工會。工會保衛(wèi)著現行的教育體系——教師享受長時間假期,不必面對工作表現評估等等。這些過時的安排阻礙了進步,并通過犧牲學生的機會來維護教師的權利。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拿出更多進取精神,以幫助自己的學生應對全球化。當然,師生的互動、機構的聲譽以及實驗室仍然重要,優(yōu)秀的教師也將永遠重要。但要保持競爭力,西方必須增加科學、技術、工科和數學領域培養(yǎng)的合格學生數量,減少文科學生的培養(yǎng)數量。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拋棄過時的教學方法和偏見,并利用技術手段來傳授實用技能。
我們真的不能允許年輕人將關鍵的幾年浪費掉,只為接受方法過時的教育,以取得與當今社會脫節(jié)的學位,并在這個過程中揮霍掉全社會的資源。教育界必須面向未來,用市場方法和創(chuàng)新手段來提升教育效果。
(源自英國《金融時報》翻譯:吳蔚)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