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融
2014年夏天,北京。一出名叫《祝福之夜》的小劇場話劇在“夢劇場”上演。劇場并不大,僅能容納100余名觀眾,然而《祝福之夜》的主創(chuàng)人員相信,“夢劇場”就是20世紀中國著名作家魯迅筆下的——“魯鎮(zhèn)”,這里已足夠傳達出他們的“吶喊”。這群滿懷熱情的戲劇新人說:“這出戲有13個角色,111個演員。11個演員在臺上,100個演員坐在臺下。”在他們眼中,臺下靜靜觀看的人們既是觀眾,也是魯鎮(zhèn)人。
重塑魯鎮(zhèn)
“創(chuàng)作就是要告訴人們,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究竟有著什么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p>
這是《祝福之夜》的導演兼編劇董夏青青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詮釋。賣過花、擦過皮鞋,當過餐廳服務員的董夏青青是關注社會與民生的80后實力派作家。從1997年第一次舉辦個人書法展到2000年作品集《校園風鈴》的出版,從2002年獲得紀念沈從文先生誕辰100周年征文一等獎,再到專著《胡同往事》的創(chuàng)作發(fā)行,在文學道路上,董夏青青一路收獲頗豐。
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畢業(yè)后,董夏青青曾在新疆軍區(qū)創(chuàng)作室擔任創(chuàng)作員,足跡遍及帕米爾高原的群山、戈壁和村落。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讓現(xiàn)在是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的董夏青青萌生了用戲劇形式表達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沖動。
“這個時代變數(shù)很大,就像《哈利波特》里城堡的樓梯,它是不斷變化的。”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董夏青青說。
《祝福之夜》里的角色,大部分曾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存活過,如今,被請到了觀眾身邊。盡管所有的人物僅僅意味著局部真實,代表個別人的情況,但是董夏青青相信,“當觀眾們走進劇場,看著臺上的角色,會在某個瞬間感覺到,自己就是他們。”
《祝福之夜》中的人物包括:為了兒子的前程,無所不用其極的華老栓與華老嬸;在“成全自己”這套理論上登峰造極的華小栓;掙的錢都被家里索去的會所女郎阿金;怎么蹦跶都掙不來錢,總在憶往昔、吹牛皮的阿Q;過慣了借力打力的生活,不計代價,只要活個體面的趙七太太;努力避開走母親的老路,總想著洗凈自己、換個活法的子君; 一心想通過寫作,揭開人心與世道的真相,卻不了解身邊正在發(fā)生些什么的涓生……
在當下的中國,對于這些人物,觀眾都會有所記憶。魯迅先生曾說:“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這些在魯鎮(zhèn)生活過又逝去的人,走進了劇場,又再次來到觀眾身邊,仿佛時光倒流。
鐵屋子的一扇小窗
“這個劇叫《祝福之夜》,劇本初稿已經(jīng)在2014年第3期的《西部》雜志發(fā)表,雜志在三聯(lián)韜奮書店有賣,作者叫董夏青青?!边@是豆瓣網(wǎng)上發(fā)布的一則信息,根據(jù)這篇小說排演的話劇,對演員有著格外的要求。
幾個中央戲劇學院和軍藝戲劇系的學生曾經(jīng)前來試戲,最終都沒有通過。原因是,他們歲數(shù)小,對本子不能理解和認同;同時,“他們太精致,和戲的氣質不是很符合?!?/p>
在導演看來,“這戲一點兒也不搞笑、小清新、先鋒……我們就想來一出和生活沒什么區(qū)別的戲?!彼栽谘輪T挑選上,“希望沒演過戲,這戲也不需要你漂亮、好看、俊俏,就需要激情和執(zhí)念,你相信你所演的,是你自己?!?/p>
導演對于這出戲的理解,緣自“最是自己”的魯迅的影響。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苯粋€世紀以前,魯迅在《吶喊》中表達了要摧毀鐵屋子的愿望。
魯鎮(zhèn)本是虛構的,是魯迅對于水鄉(xiāng)小鎮(zhèn)兒時記憶的一個藝術的文本概括,它存在于千百萬讀者的心中。在這里,與人擦肩而過的也許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阿Q,被封建社會壓垮的舊中國勞動婦女祥林嫂,或是落魄的底層書生孔乙己。正是這些小人物,讓魯迅在這個“鐵屋子”般的社會中醒來,也讓萬千讀者得以透過那扇魯迅親手打開的窗戶眺望遠方。
夢劇場中的魯鎮(zhèn)上,話劇《祝福之夜》正上演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年一度名為“祝福之夜”的祭祖大會再次到來,鎮(zhèn)上的這些人都開始盤算如何借“祝福之夜”的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命運反轉。華家夫婦想幫小栓出國,阿金想換個能報銷自己手術費的工作,趙七太太想給自己置份產(chǎn)業(yè),子君想讓涓生出人頭地,涓生想撕破趙老爺?shù)哪樏?,常秘書長想撈一筆好處就跑,且讓所有居民在趙老爺不出現(xiàn)的情況下,平安度過這個魯鎮(zhèn)命運轉向的拐點。當“祝福之夜”最終到來,他們的心愿能實現(xiàn)么?又會以何種途徑實現(xiàn)?各人懷揣執(zhí)念,登上命運之舟,駛向天之盡頭。
首次擔任導演的董夏青青把這部戲定義為一個實驗戲劇。
在她看來,做這個戲就是要把一些人的生活展現(xiàn)出來,其中有很多人物的原型都是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他們殫精竭慮,步步為營,僅僅是為了“過得更好”或者說“不要過得更差?!彼麄兇砹讼喈斠徊糠脂F(xiàn)在中國人的生活狀態(tài)。董夏青青覺得這種現(xiàn)實需要被點出來,讓更多人反觀自己。所以,戲劇也成了“鐵屋子”的一扇小窗。
“其實整部戲現(xiàn)在看下來,它里面的風格在打架,三組人物用了三種不同的表現(xiàn)的方式,是不統(tǒng)一的,而這種不統(tǒng)一正是我想堅持保留下來的?!倍那嗲啾硎?,“其實就像是舞美設計里面的椅子、板凳、風格也不統(tǒng)一,我想要的就是這種不和諧、不自在?!彼局皇且粋€寫作者,現(xiàn)在擔任導演,為了整部戲最佳的呈現(xiàn)效果,她要處理無數(shù)的繁雜事務:資金、演員、燈光、舞美、音樂、調度、場地等……她不停奔走,通過自己、老師和同學集結了一群為這個戲添磚加瓦、注入血肉的合作伙伴。
舞美師告訴她:“ 舞臺上必須有一眼望去便知道是什么的東西,也必須有從頭到尾可能觀眾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東西。就是你必須有不可知不可解的一個物品或是某種裝置在那個地方,延伸他的意義?!?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04/21/qkimagesjrzgjrzg201408jrzg20140825-3-l.jpg"/>
于是,董夏青青設計了一個趙老爺?shù)难b置,劇情推向高潮時,一喊“趙老爺死啦!”裝置就掉了下來。背景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一切都盡量簡單,陳設風格靠向戲曲的一桌二椅,沒有固定的空間,人物可以四處走動,盡情發(fā)揮。
有一尊菩薩,自始至終擺在桌上。董夏青青覺得,這尊菩薩象征著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中大部分人內心迷惘難以言說的一種指望,但是菩薩又與人物阿金心心相念的上帝形成了反差,凸顯了現(xiàn)實的荒誕感。
反思存在的意義
連續(xù)四天,“夢劇場”里座無虛席,觀眾們坐在劇場里與創(chuàng)作者們共赴“祝福之夜”,也站在“鐵屋子”的小窗口反思著當下,張望著未來。
無數(shù)次排練,乃至4天的演出中仍有不斷調整,當《祝福之夜》圓滿落幕時,董夏青青有許多感慨,她最感激的是參與這個戲的所有演員,大家都知道她沒有當話劇導演的經(jīng)驗,但是所有人盡心盡力,一起為《祝福之夜》付出了努力。
在董夏青青心中,當下文學的使命可能不是那么高尚神圣,但它至少是安慰人心的,“當你表達出來,它總能夠安慰到一部分人,總能夠有它存在的意義。”她說。
雖然在戲劇中,作者給了人物一個殘酷的結尾:隨著趙老爺?shù)娜ナ?,那些苦于找不到合理發(fā)展途徑,想著攀權富貴的人陷入了更深的掙扎與困境,為尊重現(xiàn)實,《祝福之夜》結尾并不團圓,但是對于生活中、前進著的年輕人,董夏青青還是有著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我們固然已經(jīng)看見,并且必然將繼續(xù)目睹這社會許多令人膽寒心涼之事,但生活不全然是壞事兒扎堆的新聞。何況我們這一代既然從來沒有吃過革命的苦頭,如今又有什么資格指手畫腳 。生活不是吐口唾沫就什么都有了,我們還是接著在自己的小崗位上勤奮、踏實地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