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剛大學畢業(yè)那會,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遇到個非常好的機會,那就是能跟著特級教師王運遂開始高三的教學。王老師這樣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對待我這樣的晚輩,卻始終是隨和謙遜、風趣幽默、博學多才,教了我很多東西,不僅有關(guān)于教學的、課堂的,還有很多做人的道理。
1.教學要有計劃,科學安排
說實話,以前我是個特別懶的人,在讀書的時候我就沒有制訂計劃的習慣,喜歡順其自然。當師傅把這點教給我的時候,我立馬覺得那得多辛苦啊。師傅做事非常有條理,計劃都是用鉛筆寫好,方便修改。例如高三那年,復習一開始,他就和我談整個第一輪的復習計劃,新的禮拜開始,他就會和我講整個禮拜都應該怎么做。我慢慢感覺到了師傅無形之中給我施加的壓力,于是我便開始學著制訂計劃,并且是從周計劃開始。我時刻把兩個問題裝入腦海中:怎么安排?為什么這樣安排?而且在列計劃時師傅提醒我還要靈活安排每周的課程與活動。例如高三復習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講練習的重復性,因而也就帶來了相應的單調(diào)乏味性。師傅就告訴我在復習基礎(chǔ)知識字音、字形三四天后,要安排一堂課作文課,這時,學習的效果也就比按部就班地持續(xù)基礎(chǔ)復習好得多。再如,可把語言表達練習和名句默寫結(jié)合起來,穿插進行;現(xiàn)代文閱讀和作文練習相輔相成,等等??傊懈叨鹊娜钟^念,不能打亂整個復習計劃、進程。要突出重點,并安排好穿插內(nèi)容;既保證復習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每一階段的主要知識點,又能保證使各個考點都能在整個過程中時時有所體現(xiàn)。
2.嚴抓基礎(chǔ),加強讀、寫、背
在格致班的教學中,師博非常注重學生基礎(chǔ)的積累。他要求我一開學就把一學期的讀寫背練等方面的計劃安排好。在教學中,他要求學生每天要練字,每周要閱讀和背誦一些課外的文章,堅持寫隨筆。大家都知道,作文在考試中的比例是很重的,但學生寫作思維僵化、思路閉塞,與平時的不讀書、孤陋寡聞密切相關(guān)。似乎可以這么說,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量的大小。因此,練一手好字,加大課外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勤寫隨筆非常重要。這不僅是給學生在考試中打好基礎(chǔ),也是給他們的人生奠定基礎(chǔ)。
3.教學內(nèi)容從感性到理性
我以前講課喜歡先講理論,以理服人。比如:記敘文如何寫?我把“虎頭、豹尾、豬肚”、如何立意、如何創(chuàng)新等理論一下子灌輸給學生。但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沒有什么效果。后來經(jīng)過師傅指點,我學會先拿一篇好作文給學生賞析,讓學生談談:為什么好,好在哪里?等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再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總結(jié),這時候,就可以慢慢灌輸自己的理論知識了。第二次,再多拿一篇大家有著類似缺點的作文和好的作文進行比較,也讓同學們自己說說。他們定能分出優(yōu)劣,這時趁熱打鐵,把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再強調(diào)。這樣一來,這樣學生不僅能甄別優(yōu)劣,還能寫出一手好的文章。
4.課內(nèi)、課外都要多表揚
我記得很清楚,師傅第一次聽了我的課之后和我的談話。他首先是表揚了我,說我很投入,有激情,具備當老師的基本功。我非常開心,因為從小到大,很少有人和我談話先表揚我,一般都是先指出我的問題。而師傅每次都先表揚我,再提出我的不足之處。他不僅表揚我,也狠狠地表揚學生。師傅告訴我,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給學生戴高帽子,大力表揚學生,有時候把學生表揚得毫無退路會使他更加長進。我得到他的表揚后也是如此,會更加改進不足,爭取下一次表揚。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學生也會這樣做,而且他們還是孩子,他們比大人更富有激情。所以,在課堂上,我每次都大聲對學生說:“對,就是這樣!非常棒!非常好!太聰明了!”而同學們的課堂反應也就越來越好,越來越活躍了!
從大學畢業(yè)到如今結(jié)婚生子,在生活中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心時,師傅會和我一起分享;難過時,師傅會積極開導我。每次他都能化解我心中的疑慮與不安。他從來不會擺架子,和我們這些年輕人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這不是我的良師益友是什么呢?(作者單位: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