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要:小學英語課堂中要教給學生各種學習方法,使學生具備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的能力,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進行閱讀。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4-044-1
課堂再現(xiàn):
陳老師的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氛圍濃厚,閱讀聲此起彼伏,通過分組與合作,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行解決,而陳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我覺得這堂閱讀課的成功在于:一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遍喿x材料符合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水平,內容新穎。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陳老師精心選擇了閱讀材料《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個故事趣味性強,時下又正在熱播的動畫片,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也充滿好奇心。其次活動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一開始通過一個有意思的猜謎活動引出了主角“wolf”,接著新朋友“Mickey”的出現(xiàn),代替老師巧妙地歸納了幾種閱讀方式。陳老師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借助形象生動的動畫和惟妙惟肖的聲音模仿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二是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陳老師提前布置學生預習,不再閱讀前單獨地教單詞,而是要學生提出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并由他們自己討論解決。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陳老師再在具體的語境中呈現(xiàn)單詞,做到有的放矢。學生在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的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展開交流活動,組織比賽,表演和游戲等。此外陳老師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輕松靈活地運用這些閱讀方法:邊閱讀邊思考,閱讀要大聲,別人閱讀時還要認真聽,努力模仿語音語調等等。復述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陳老師在學生讀過文章后,讓學生歸納出故事中的關鍵詞,鼓勵學生摘錄文中相關的重點句子,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
我的思考:
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學生該“讀什么?”和“怎么讀?”
1.讀什么?(What)
一讀有趣味性、貼近生活的內容。
閱讀材料,尤其是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不僅要趣味性濃,而且要貼近生活,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收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比如:動物故事《Three little pigs》,《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常識性的小短文《Planting the tree》,《Be healthy》;詼諧有趣的小幽默《Two to two》;童話故事《Snow White》,《A farmer and a snake》。也可以是發(fā)生在他們周圍的事情,如:A naughty boy,等等。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結合一些彩圖或者動畫、配音等形式,學生們更喜歡,閱讀的激情也被調動起來了。
二讀難易適度、符合學習年段的材料。
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心情。如果生詞太多,學生在閱讀時步履維艱,根本讀不懂閱讀材料,繼而還會對閱讀產(chǎn)生畏懼心理,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所以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按照要求盡量選擇生詞量在3%~5%左右的閱讀材料,讓更多的學生跳一跳,也能摘到誘人的桃子。
一二年級的閱讀材料應以教材為依據(jù),在圖片、簡筆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更注重日常生活的交際用語。三四年級隨著學生詞匯量的積累,閱讀材料可以是課外的一些有中文背景或者有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小故事、小詩歌。學生在充分理解以后可以進行復述、表演。五六年級的閱讀材料更加豐富,一些名言警句,一些外國風情習俗,一些影視作品的選段等等,只要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度可以用作閱讀材料。
2.怎么讀?(How)
一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有針對性地使用。
略讀(skim):整體粗讀,領悟內容大意。
跳讀(skip):尋找關鍵詞,抓文章脈絡。
在閱讀時,注意事物(what)、地點(where)、人物(who)、時間(when)、怎樣(how)、原因(why)等關鍵詞。
細讀(details):注意細節(jié)和知識點,揭示內在聯(lián)系。
將who,where,what,how,why這些細節(jié)整合,理清脈絡,看透內在聯(lián)系。
推讀(guess):根據(jù)上下文、題目、圖示以及構詞法,猜詞、句意。
遇到生詞不要馬上查字典,也大可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推敲某一個單詞,某一個詞組或句子的意義,其實有些生詞不會影響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反復讀文章,從上下文中揣摩其含義。
泛讀(extensive reading):泛讀就是廣泛地、大量地、快速閱讀。
二要教師做到分年段加以閱讀指導。
中低段閱讀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通過Freetalk或者實物、播放錄音或者多媒體展示等引出閱讀材料,接著老師范讀,學生跟讀并注意語音語調、重音、連讀及句群的停頓,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理解一些單詞、詞組的含義與用法。中高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讀之前老師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閱讀并能提出問題(略讀),接著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再拋出一些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后,生生間或師生間展開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細讀和跳讀)。貫穿整個閱讀過程中的是推讀。最后老師可以根據(jù)閱讀材料要求學生進行改寫、續(xù)寫,角色扮演,或運用所學重點詞、重點句型設置場景進行說話、寫話等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樣,學生有成就感后更加喜歡閱讀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