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黃昆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師從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吳大猷。
一天下午,吳大猷搭乘馬車去學校上課,半路上,馬車受驚,吳大猷從馬車上跌了下來,之后臥床不起。患病期間,吳大猷的生活起居都是他太太料理。而當吳大猷病好之后,身體本來就很虛弱的吳太太又病倒了。吳大猷陪夫人住進了醫(yī)院,就請學生黃昆幫忙看家。
當時,吳大猷家養(yǎng)了一頭豬,打算養(yǎng)大后賣些錢貼補家用,因此,這頭豬是吳大猷眼中的“寶貝疙瘩”。吳大猷特意叮囑黃昆:“每天要及時給它喂食,天黑時要把它趕進圈里!”黃昆銘記在心。
誰知,到了老師家一看,黃昆傻眼了。因為長期放養(yǎng)在野外,這頭豬長得十分壯實,而且脾性兇猛。為了不負老師的重托,黃昆每天晚上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和這頭豬進行一番“搏斗”,方能將它趕進豬圈。每次完成任務(wù),黃昆都是汗流浹背,苦不堪言。
如此經(jīng)歷了幾個星期的“搏斗”之后,萬般無奈的黃昆只好寫信給老師,報告自己的苦楚。吳大猷回信說:“如果不勝其苦,你可將它賣了!”接信后的黃昆如釋重負,第二天就托人將豬賣了。
1991年,美國密歇根大學授予吳大猷榮譽科學博士學位。在授予儀式的前一天,楊振寧、李政道特意安排了一個“吳大猷研討會”,黃昆也是與會者之一。會上,黃昆做了一個學術(shù)報告,向恩師匯報自己在物理學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他還請人畫了一幅畫,畫上是當年吳大猷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教書期間教自己進行學術(shù)研究的情景,一個青年學生正聚精會神地看書,那個青年學生正是黃昆。
看到這個畫面,坐在臺下的李政道大聲問黃昆:“那頭豬在哪里?”黃昆一下子想起當年與豬“搏斗”的場景,于是指著畫在左上角的豬,說:“瞧,就在這里!”擠滿了聽眾的大講堂里頓時充滿了笑聲。
這就是黃昆,一位個性率真的大師。2011年,黃昆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正如頒獎辭中說的那樣:“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tài)度在科學領(lǐng)域里為人類的進步作出卓越的貢獻,更以率真的人生態(tài)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zhì)?!?/p>
(郝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