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雪
我們班級里有幾個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小余(化名)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顯得沉默寡言,但平時能與同學和平共處,從不與同學爭吵打鬧,作業(yè)也非常自覺,基本沒有讓我多操心。
一天中午午餐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小余站在兩組之間的過道旁,一臉哀求地對著他的同桌瀅瀅(化名)說著什么。我很奇怪,高聲詢問:“你們那兒怎么回事兒?”話音剛落,瀅瀅立刻起身站了起來,接著小余走了進去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低聲說:“沒有什么。”旁邊一個女生小聲地告訴我:“老師,瀅瀅平時經(jīng)常欺負小余,剛才準是不讓他進去唄!”“???”“真的。她經(jīng)常這樣,非得小余苦苦求半天才放他進去,平時經(jīng)常扔小余的筆袋,還用美工刀在小余的桌布上劃了好多條口子?!?/p>
我坐不住了,跑到這兩個孩子的座位前一看,可不是嗎?小余的桌布上明顯有好幾條用刀割出的口子。
我很生氣,嚴厲地批評了瀅瀅。瀅瀅哭了,表示以后再也不會欺負小余。我也安慰了小余,告訴他如果瀅瀅再欺負他,一定馬上告訴我,如果被其他同學欺負,也一定要告訴我,我一定會幫助他。小余眼睛紅紅的,點了點頭。
我繼續(xù)默默觀察兩個孩子,結果還好,瀅瀅真的改正了,沒有再欺負小余了。我和小余外婆通了電話,告訴了她這件事,一方面提醒她教育小余加強自我保護,遇到這類事件不要一味懦弱,要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另一方面也是向她道歉,為我沒有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小余被同學欺負的事情而道歉。
“桌布事件”后,我加大了對小余的關注度。不過他一直都是班上讓人省心的老實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出現(xiàn)異常的
情況。
學校的“每月一賽”活動又開始了,需要每班出30人去當裁判。按照慣例,我班由體育委員確定了人選。比賽那天,裁判們都去操場了,我留在教室里守著剩下的同學??戳丝戳粝碌娜?,我有點驚訝,除了小余,其他的人都是要么學習有困難,要么寫作業(yè)速度太慢的。體育委員不選這些同學是為了他們能多點時間以便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耽誤今天的學習。但是小余完全不屬于這樣的呀?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說,他真的是班級里的邊緣人物,直接被忽視了嗎?想到這兒,我突然有點難過。不惹事的孩子,在班里往往也容易被老師和同學都忽視。
我私下想安慰安慰小余,沒想到話剛開頭就被小余打斷了:“老師,體育委員選了我的,是我自己不去,把名額讓給另一個同學了?!?/p>
“你不愿意當裁判?是覺得當裁判耽誤了寫作業(yè)的時間嗎?”我小心地猜度,他點了點頭。
“小余,其實去當裁判的人也不見得人人都愿意去。但是他們?yōu)槭裁催€是要去呢?因為每個班都必須去30個,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去了更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所以他們選擇承擔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請你以后也勇敢地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好嗎?”我微笑著。小余的臉紅了,輕輕地點了點頭。
以后再選裁判,小余也沒有推脫了。
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往往有什么事都悶在心里,需要我們更加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