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那
摘 要:在職業(yè)中專針灸推拿專業(yè)中,拔罐教學是一門特色課程,對于視障生無法對持續(xù)燃燒的點火進行控制。在教學中對滴酒法和貼棉法的改造,充分運用盲生的聽覺、觸覺、溫度覺和嗅覺,補償視覺缺陷,運用擦酒法點火,成功地解決了以上問題,并在做罐法和走罐法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0%以上的盲生能在一節(jié)課中掌握做罐法和走罐法。
關鍵詞:拔罐教學;視障;有效教學
課程作為培養(yǎng)人的藍圖,是實現教育目標、體現教育質量的基本載體,在教育活動中起著核心構建和廣泛輻射的作用,因而在教育改革中具有突破口的意義。近幾年我校把“盲人推拿中專班特色課程”的教改實驗作為學校課程的切入口,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在針灸推拿專業(yè)中專班,以健盲合班的形式教學,拔火罐是中專二年級特色課程里的必學課程,而盲生對拔火罐是很畏懼的。在長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我摸索到了適合盲生的一套易學、安全的教學方法。
常用的拔火罐法有以下幾種:閃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貼棉法、架火法。這些方法對于健視生來講,一般經過2~4課時的教學就能完全掌握,但對視力障礙生就非常困難。因為他們無法看清火焰,也無法對持續(xù)燃燒的點火進行控制,容易發(fā)生燒傷燙傷或火災及器皿損壞等事故。在教學中對滴酒法和貼棉法的改造,充分運用了盲生的聽覺、觸覺、溫度覺和嗅覺,補償視覺缺陷,運用擦酒法點火,成功地解決了以上問題,并在做罐法和走罐法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0%以上盲生能掌握做罐法和走罐法,現就教學經驗介紹如下:
一、盲生操作前的準備
1.熟悉火罐的形狀和握罐、扣罐方法:用2~3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熟悉火罐的結構,然后要求學生左手四指與拇指相對持握罐體兩邊(注意不要擋住罐口),右手掌伸平,利用左前臂的內旋動作將罐口平穩(wěn)迅速地扣在右手掌上,要求聽到悅耳有節(jié)奏的氣流聲。
2.熟悉按壓式打火機的使用:讓學生通過觸摸了解打火機的位置,并練習用右手四指持握機身,拇指按壓開關打火,打著即松,并讓學生左手平放在火焰上方7~8厘米左右,感受火焰的熱力。
3.擦酒法的練習:用脫脂棉球蘸95%的酒精適量(以用力擠壓可擠出2~3滴酒精為限),將其擦入罐內(最多不超過罐口),擦完后將棉球收好,將罐口在右手掌上擦幾下(防止罐口酒精燃燒后燙傷患者皮膚)。
二、操作練習(兩人一組)
1.做罐練習。完成以上三步后開始做罐練習,左手持罐,手背貼患者體表,罐口與體表水平,右手持打火機,伸入罐口,打火機迅速扣罐,然后向上撥動,觀察是否扣牢。此法學生易犯的錯誤是擦入罐內的酒精太多,活力太大,將汗毛燎著,學生聞到手部毛發(fā)燒焦的氣味和感受到噴出罐口的火焰的溫度后即可逐漸糾正。
2.走罐練習。將潤滑劑涂在拔罐部位,利用坐罐法坐罐后,推動火罐在皮膚上滑行。
三、講評提高,鞏固已有的教學效果
學生分組進行坐罐練習,教師及時糾正錯誤動作,結合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強調講解操作要領,表揚操作規(guī)范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并親手示范讓學生觸摸,加深印象。在課堂上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或糾正動作,同學間互相的評價,教師充當操作者,進行考核感受。所以如果時間允許,教師一定要親自感受學生的手法,這樣才能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及時校正學生的錯誤。
盲人是殘疾人里最困難的群體,在學校學會一技之長,在社會做個自力更生的人,是我們教育的遵旨。在盲校盲生學會簡便易用的醫(yī)療保健手法,既能適用于自己又能適用于他人。本教學法充分調動了盲生的聽覺、觸覺、溫度覺、嗅覺,補償了視覺的缺陷,并且簡便安全,不易發(fā)生事故,值得在視障學校的中醫(yī)專業(yè)課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邵湘寧.推拿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烏魯木齊盲人學校)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