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蓉
【摘 要】課堂是互動的過程,并不是教師或是學生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提問便是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條主要的紐帶。如何進行提問?怎樣提問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怎樣提問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語文 提問 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81
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比較多的課程之一,也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課程。任何學科的教授與學習都離不開課堂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那么提問究竟有什么樣的作用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又該如何來進行提問呢?
一、提問的作用
提問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本文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小學階段學生所共有的問題之一,由于小學生自制力差,也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執(zhí)著的夢想,更沒有一定的瞻前顧后的能力,而一節(jié)課40分鐘,說成不長,說短也不短,因此,讓小學生在課堂時間全部都精神高度集中是相當困難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有一點動靜就會使小學生注意力分散,沒法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課。記得有一次,我在講臺上講一篇課文,突然,教室的窗外飛來了一群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這時班里好多同學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在這時,我突然給同學們拋出了一個問題,一下子,同學們的注意力又馬上回到課堂上了。但如果繼續(xù)我的講授,而不顧同學們的情緒,那么,接下來做的幾乎就是無用功了。很多學生由于沒有跟上教師的思路,從而導致后面的課程愈發(fā)得難以參與,甚至,有的學生自己不僅不聽講了,還會打擾其他同學的聽講。由此可見,適時地提問在很大程度上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加強師生交流
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要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的課堂互動。以前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聽,這種模式不僅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fā)揮和提高。提問屬于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方式,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和對知識理解與掌握的情況,也能把握住學生在理解上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以便可以及時地“撥正反亂”。
二、提問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我們在知道了提問的作用后,更應該重視提問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任何事情的處理,都得講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提問,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呢?
(一)注意方式和語氣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萌芽階段,可能對一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有的知識點,教師可能真的不止說過一兩遍了,但是,小學生可能就是不理解、不明白。因此,作為學生的代課教師,既要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也要大體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口頭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和方式,不要用過硬的語氣,那樣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一旦有了這種心理,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便會難上加難。很多情況下,學生只顧著害怕去了,完全沒有情緒去考慮教師提的問題,也沒有去想問題的心情,甚至自己都不受自己控制了。
(二)多鼓勵、勤表揚
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用鼓勵和表揚性的評語,多肯定學生。小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身體各方面都在快速成長,也有著難能可貴的發(fā)散思維和一些天真可愛的想法,這些都是極其珍貴的?;旧厦總€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都有著千奇百怪的想法,有著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而等到漸漸長大成人后,這種思維卻逐漸被束縛住,成了千篇一律的“復制品”。因此,作為從事小學教育的教師一定不能提早地就扼殺了小學生的天真可愛和獨特思維。在平時的提問中,教師要多鼓勵、勤表揚,就算學生給的答案不是想要的,只要言之有理,也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退一步講,即使學生回答的問題很明顯是錯的,只要他敢于回答,也要對他參與學習的這種積極性和熱情進行恰當?shù)谋頁P,以此來激發(fā)他的學習熱情。
(三)注意引導啟發(fā)
新教師觀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支持和幫助的作用,不能替代學生進行學習。所謂的“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講授的就是這么個道理。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的時候,要適當?shù)剡M行引導,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問題的空間與余地,不要急于給學生現(xiàn)成的答案。在提問時,要層層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能夠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尤其是作為小學語文課程,很多時候,有些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造句題:星星像_________。對于這一道題,答案當然不止一個,教師在讓學生回答時,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沒有必要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教師只需在學生覺得困難的時候,給幾點提示便可,這便是如何在提問中注意適當?shù)匾龑c啟發(fā)的一種方法。對于這道題,學生可以說星星像眼睛一樣,一眨一眨的;也可以說星星像寶石一樣,閃閃發(fā)光。教師只需要在讓學生回答之前,讓學生把握住星星的特點,相信小學階段的學生就會給你各色各樣的、極具創(chuàng)意的答案。
(四)充分把握學生特點
不同的群體具有不同的特點,就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樹葉一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作為教師是有必要進行了解的。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語言可以活潑輕松點,甚至可以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這樣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但是,由于學生的群體差異性,每個學生又會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學生可以接受給他開的玩笑,但有的學生卻不理解或是把握不好玩笑的寓意,會產(chǎn)生一些思想矛盾,造成自身的心理負擔。他們會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錯了,教師是不是在嘲笑自己?因此,作為思想不成熟的小學生的教師,要充分了解把握班級里學生的一些特點,因材施教,因個體不同而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并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度,避免起相反的作用。
小學階段是一個基礎階段,是小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基礎性教學的難點往往就在于學生自身的難以把握和難以溝通。事實證明,課堂提問這種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還能改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交流。而應該如何進行更有效的課堂提問,除了以上幾點外,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慢慢摸索和總結(jié),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學生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