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濤
摘 要: 情緒管理能力是決定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構成,指出閱讀療法對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積極作用,并提出運用閱讀療法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閱讀療法 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 運用途徑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要求高素質的專業(yè)人員,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人才,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基礎。大學生處于逐漸走向成熟、邁向獨立的人生階段,面臨許多亟待研究的人生課題,如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和諧人際的建立、戀愛情感的處理、就業(yè)的選擇等。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閱歷經驗欠缺,大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情緒波動起伏大,情緒體驗復雜,常常陷入情緒困擾,產生心理失衡,出現(xiàn)憤怒、煩惱、焦慮、苦悶、抑郁等消極情緒。持續(xù)的不良情緒將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大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
情緒管理是在覺察、了解自身情緒的基礎上,調控負性情緒,保持積極情緒。情緒管理的目的是使大學生的消極情緒向正性方向轉變,使自身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從而使學習生活正常有序。情緒管理能力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閱讀療法是通過閱讀文獻資料解決心理困擾、進行自我提高及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據(jù)調查,讀書是受大學生喜愛的調控情緒的方式。針對大學生的情緒管理現(xiàn)狀,采取適當?shù)拈喿x療法,幫助大學生改變心態(tài)、調整行為和管理情緒,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閱讀療法的內涵
“閱讀療法”一詞源于希臘語,是“圖書”與“治療”兩詞的合成,原意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有計劃、有引導、有控制地閱讀圖書和其他文獻資料,借以輔助醫(yī)治疾病,特別是情緒、情感方面的紊亂病癥[1]。
閱讀療法的本質是以精選文獻為媒介,通過閱讀,領悟人生、完善人格,解決心理困惑,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康。
高校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身心健康備受關注,當前大學生正面臨空前的心理危機,自卑、焦慮、孤獨、抑郁和痛苦等消極情緒層出不窮,閱讀療法作為一種集預防、治療和發(fā)展健康心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心理治療工具,是進行情緒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目前大學生情緒問題嚴重、缺乏正確管理情緒方法的情況下,閱讀療法可以幫助大學生緩解壓力,疏導焦慮情緒,增強心理承受力,改善和提高情緒管理能力,為實現(xiàn)大學生健康成長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概念及構成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會伴隨喜、怒、哀、懼等一系列情緒,良好的情緒會使人們身心健康、人際和諧,不良的情緒會干擾正常的學習生活。情緒管理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總是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2]。
大學生情緒管理是指大學生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的過程,是駕馭各種情緒的能力,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維護身心健康的方法。
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包含四方面的內容:一是情緒疏導能力。指當大學生處于負性情緒時,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緒的能力;二是活動轉移能力。指當大學生處于激烈的情緒狀態(tài)時,從事一定的活動以轉換情緒的能力;三是尋求外界支持能力。指當大學生陷入情緒困境時,主動向外界尋求幫助的能力;四是認知調控能力。指當個人出現(xiàn)不適度、不恰當?shù)那榫w反應時,理智地分析和評價所處的情境,分析形勢,理清思路,冷靜應對的能力[3]。
大學生通過對自己情緒的了解和分析,積極采取各種策略和方法調適情緒,以有效的方式解決情緒問題,達到穩(wěn)定情緒的目的。
三、閱讀療法對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積極作用
高校圖書館擁有長年精心積累的文獻資料,是大學生開展閱讀療法的物質基礎。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善于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研究表明:面對各種各樣的情緒問題,大學生最愿意通過閱讀圖書資料獲得幫助。閱讀療法對提高大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表現(xiàn)出疏泄負性情緒、激勵自我和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功效。
(一)疏泄負性情緒
大學生因心理壓力而產生的憂慮、緊張、自卑、孤獨等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和宣泄,則會產生許多身心問題。為了擺脫痛苦,大學生可選擇閱讀一些樂觀主義作品。在閱讀過程中,大學生的情感會受到書中積極情緒的感染,獲得積極力量,把注意力從令人煩惱的情境中轉移出來,開闊心胸,平和心態(tài)。
(二)激勵自我
許多文獻資料具有奮發(fā)向上的正面價值,在學習、情感和生活等方面遇到打擊而變得消沉、沮喪、頹廢的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熱愛生命》、《海倫凱勒的故事》等優(yōu)秀勵志作品、傳記類書刊及人生哲理方面的文章,從中獲得啟發(fā),凈化心靈、調節(jié)情緒、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增強意志力、鼓舞斗志,積極面對挫折。
(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大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能夠讓周圍人感受到愉悅,有利于加強人際溝通,提高協(xié)調相處能力。通過閱讀“人際交往”、“如何與他人相處”、“溝通技巧”等方面的書籍,可以讓大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交際、如何管理情緒,學會合理地運用社會支持,增強人際交往中的情感支撐,獲得他人的肯定評價,有效解決人際問題,不斷獲得進步和成長。
四、運用閱讀療法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途徑
(一)加強閱讀療法宣傳
為使大學生對閱讀療法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高校圖書館需要通過校廣播站、宣傳欄、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對閱讀療法進行宣傳,讓大學生相信情緒管理問題是可以借助閱讀相關書刊得到解決的。高校應倡導大學生熱愛讀書、主動讀書,使大學生形成情緒問題,主動求助于書籍的習慣,并通過閱讀增強自身的管控情緒能力,積極解決情緒困惑,保持情緒健康。
(二)設立心靈書屋
建立閱讀治療的心靈書屋,是開展閱讀療法最直接、最主要的實踐措施。將與情緒管理相關的書刊放在心靈書屋內,另外配備有經驗的心理咨詢館員提供指導,推薦不同的圖書報刊,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治療,使大學生在放松的氛圍中增強管理情緒能力,達到良好的閱讀治療效果。
(三)利用網(wǎng)絡進行閱讀療法服務
網(wǎng)絡具有保密性、匿名性,是大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高校圖書館可把情緒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放到校園網(wǎng),鼓勵學生訪問瀏覽,也可把學生經常詢問的有代表性的情緒問題,如憤怒管理、人際交往中的困惑、就業(yè)焦慮、應對挫折等進行分類整理,提供相關的內容供大學生查閱,進行閱讀治療,幫助大學生把握自我、改善自我,正確處理情緒問題,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實踐證明,閱讀療法對提高大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高校圖書館應利用自身豐富的文獻資源,為大學生提供解決情緒問題的精神食糧,使大學生有效管理情緒,擁有穩(wěn)定、健康的情緒狀態(tài),從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面對生活、面對挑戰(zhàn)、應對挫折,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實現(xiàn)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兵,邱有生.“閱讀治療”在美國[J].圖書館論壇,1995(4).
[2]遼寧省教育廳.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概論[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3]王飛飛.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基金項目:包頭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S2007-2-20);項目名稱:“閱讀療法”在圖書館心理導讀服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