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靚
摘 要: 理想的音樂課堂應是質樸、簡約、高效的課堂。教師應想方設法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努力形成初中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體系,將課堂的“意外”巧妙地轉化為教學資源,捕捉“靈動之美”,構建高效音樂課堂。
關鍵詞: 初中音樂教學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高效課堂是隨著本?!?236”教學模式的深入改革,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課堂,更豐富多彩。但在一些“熱鬧”之后,靜下心來思考,難免產生疑問?!盁狒[”的課堂上教師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么?學生學到了多少?看似豐富多變的教學活動中蘊涵的教學有效性有多少呢?怎樣能使我們迷失的課堂回歸本真,從而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利用45分鐘課堂教學時間——打造高效課堂”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認真分析教材和學情,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新教材把教學置于生活實際中,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得豐富,文化視野也變得開闊。但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受所處地域的限制和學生本身知識體系的限制,教材中有些內容離學生較遙遠,并不為學生熟悉和了解。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準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教師只有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滲透的教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才能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當然除了分析教材外,還要分析學生,即學情分析?,F(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學,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應根據學生實際,或根據教學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使教材更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實際,使學生學得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轉變學習方式,構建師生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由之路。
教育心理學明確闡述了教學的概念。所謂教學,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兩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離開了學生配合的教,會做許多無用功,而離開了教師教的學,會變得茫然而無頭緒,無所適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思維共鳴的過程,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針對音樂教學的特點,我嘗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發(fā)揮教師語言的作用,采用靈活的語言技巧,創(chuàng)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為整節(jié)課的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落實好“四重”,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初中音樂課的教學時間為45分鐘,上課應做到“提前2分鐘,少講5分鐘,表揚3分鐘,不拖1分鐘”。教學各節(jié)段時間分配大致為:教學準備5分鐘左右。教學展開25分鐘左右,反饋練習10分鐘左右,教學評價5分鐘左右。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四重”。
1.重紀律。課堂紀律,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施加的外部控制與規(guī)則。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良好的課堂紀律做保證。良好課堂紀律的形成,不僅需要強制性的規(guī)則,更需要學生的自制與自律。因此,教師在提出課堂行為規(guī)范、進行外部控制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幫助學生自覺遵守紀律。
2.重情境。導入新課是中學音樂新授課時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良好的課程導入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最佳狀態(tài)。教師在導入部分就應該體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開課氣氛,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的強烈愿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另外,新課導入還要貼近生活,融于生活情境之中。
3.重探索。探究新知是課堂45分鐘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我們課前做的所有準備、創(chuàng)設的所有情境都是為它做鋪墊?!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學生的音樂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探索的過程?!彼晕覀円寣W生先學后教、先練后講。學生通過學習鉆研,努力探索,主動獲取知識,進而理解和掌握知識,而老師則當好引導者與合作者,全面為學生服務。
4.重過程。音樂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過程,所以教師要在學生主動參與問題解決、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活動過程。教師要盡可能地做到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問題,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答,結合教學內容,有序地開展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在感性的基礎上形成數學概念。展現(xiàn)應用過程,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fā)展。一旦學生自主能力提高了、探索興趣濃了,那么課堂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設計好課堂練習,及時反饋學習信息。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據現(xiàn)代教學觀念,一節(jié)好的練習課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教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而且要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過去常用的“隨便放首歌,讓學生隨便唱唱,老師隨便聽聽”的方法是達不到這一教學目的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fā)展,我們必須不斷改進練習方式,充分發(fā)揮練習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功能。教師要設法給學生提供輕松愉快、新穎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設置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從問題的實質出發(fā)分析、研究、探究。另外,我們設計的習題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教學不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個性差異分層次地設計課堂練習作業(y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材布置,及時檢查反饋信息,及時補救,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不是簡單的說教,要靠教學實踐中的不斷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踏實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