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活》敬告本刊作者
1.從稿件投到本刊之日起,三個月內未刊登、發(fā)表在雜志上的,投稿者方可自行處理。
2.稿件自發(fā)表之日起,本刊擁有其專有出版權、網(wǎng)絡傳播權及轉授第三方使用權等。
3.本刊作者須確保來稿中無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并將對此承擔相關責任。
4.原稿件無論是否刊登,一律不予退還。
5.如對上述合作條件有異議的,請在來稿上注明,否則視作同意。
6.凡《科學生活》雜志轉載作品時未能聯(lián)系到原作者的,敬希望作者見刊后及時與《科學生活》雜志聯(lián)絡,以便奉寄樣刊和稿酬。
《科學生活》 編輯部
本期的編讀往來中,我們繼續(xù)遴選幾篇讀者來信與大家分享。
重慶的雷輝志先生來信分享了預防和處理蚊蟲叮咬的一些方法。
時值放暑假,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郊外旅游,常常擔心孩子被蚊蟲叮咬。自從我接觸香藥草之后,經(jīng)常使用精油及香藥草植物涂抹皮膚,就很少被蚊蟲叮咬。在野外被蚊子、蜜蜂叮咬時,最好用的急救方就是用石頭將車前草的葉子搗碎敷涂在發(fā)癢處,很快就能消除發(fā)癢及紅腫的情況。外出時,我會攜帶薰衣草精油及金盞花膏,因為薰衣草有防蟲及輕微止癢的功效;而金盞花是一種能修護傷口的植物,很多保養(yǎng)品都有金盞花的成分,早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士兵就以金盞花來治療傷口,防止感染。
遼寧的白素菊女士來信談到了她對“夏季情感障礙癥”的一些見解。
炎炎夏日給忙碌的現(xiàn)代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不適的困擾,情緒的困擾也日漸明顯。“夏季情感障礙癥”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心理學家稱之為“情緒中暑”?!扒榫w中暑”的主要癥狀是心情煩躁、易動肝火、對事物缺乏興趣,不少人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與他人鬧意見,自己也覺得內心煩躁,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造成“情緒中暑”的內因,歸根結底是人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差。在炎熱的高溫環(huán)境中,要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jié)奏,并明確目標,適當?shù)胤啪忂M度。同時,在封閉的房間里不要呆得太久,居室要注意通風,并盡可能地收拾得簡潔些,以避免壓抑感。此外,天熱應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食用些“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金銀花露等。心煩意亂時少想煩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既能“修身”又可“養(yǎng)性”。炎夏酷暑會使人的心情煩躁不安、火氣大,這時遇事要冷靜,注意克服沖動情緒;同時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急躁和沖動,盡量避開正面沖突。
重慶的王淼先生來信談到了他對“啃老族”的一些看法。
我有一位鄰居叫阿志,今年32歲,碩士畢業(yè),他自畢業(yè)以來不停地換工作,后來父母籌一筆錢讓他加盟早餐店。阿志覺得辛苦,做一個月就歇業(yè)了,現(xiàn)在他索性天天待在網(wǎng)吧打電玩,經(jīng)常深更半夜才回家。阿志沒錢就伸手向父母要錢,父母表面上生氣,私底下卻依然經(jīng)常拿錢給他花。阿志的父母因為晚年得子,非常疼愛這孩子,對他幾乎有求必應。在家里,阿志對父母親就像對傭人一樣指手畫腳。父母過度寵愛孩子,孩子長大就變成“賴家王老五”或“長不大的剩女”。人終究是要學會適應社會,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可以保護孩子一輩子。父母親希望孩子能適應社會,就要適度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以上就是本期摘選的讀者來信,歡迎大家踴躍來信,與我們分享您生活中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