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處于人生重要階段,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的重要時期,有效的政治課程教學對于初中生的德育培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價值。
【關鍵詞】政治教學;有效性;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生處于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是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階段,如果通過合適引導,對于初中生的德育培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價值。然而,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教學更多的將政治僅僅看成是課程,僅僅是學生完成初中教學內容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考試和升學,并沒有上升到作為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這也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初衷,改變應試教育的現狀,倡導素質教育,而初中政治教學也是我國素質教育推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有效政治課程教學構建的策略
(一)有效政治課堂教學要以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理念為目標
在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必將發(fā)生巨大變革,引起人們諸多觀念的變化。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而能夠稱得起人才的不但要求具備高水準的專業(yè)技術,同時也要求具有良好的道德水準,只有德才兼?zhèn)洳拍軌驅ξ覈陌l(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新就得依賴創(chuàng)新性人才去實現,這就要求教育進行徹底變革,大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能力上,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構建初中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為目標,一切教學活動圍繞這個中心展開。
(二)讓學生主動學習更利于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
擺脫政治課堂的沉悶和單調,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改變政治在學生心目中枯燥無味的形象,讓學生愛學,積極主動的學,更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學習。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是有用的,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指導,反過來在實際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又可以促進對理論知識的認識,互相促進,達到一個良性互動的狀態(tài)。
(三)理論結合實踐 才能讓理論升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需躬行”,設計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現理論知識的升華。不限于現有的教學模式,走出課堂,走進實際生活中,用所學到的知識認真體會生活,并在生活中感悟,做到學為所用,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正能量氛圍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的增強自己的政治修養(yǎng),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加強。
(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國家對于我國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尤其是對于我國偏遠落后地區(qū),對于教育的投資也是不遺余力,各地中學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這就為政治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這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課程教學實踐,有效運用多媒體時代的豐富教學手段,以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是必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回避縣城中資訊匱乏,而各種課外教學活動又需要投入太大的弊端,如通過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宣傳片、名人演講、勵志故事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參觀革命圣地這種課外活動,雖然學生實際參與可能獲得更好的體驗,但如當地沒有革命圣地,則這種活動勢勢必難以進行,而通過觀察各種革命活動紀錄片,可以讓學生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內更集中地體會這種感覺,而且重點更突出,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應該也不差。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涵,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在多媒體教學中還可以增強學生溝通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表達自我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實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合理利用政治課程中的時事 塑造學生人生觀
“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這已經不是新時代一個合格的人才應該所持的態(tài)度了,政治課程和時事要緊密的結合起來,如在講授時事時,可進行相關的出題改編,能用近期學生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作答,另外通過時事作為課堂的導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快速地將學生本次課堂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有效完成本次課堂的教學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教育時機,不能墨守成規(guī),因為最佳的教育時機可能會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就會使學生失去一次有意義。恰當的教育時機把握,需要政治教師做一個有心人,處處留神觀察,多積累經驗,及時發(fā)現時機。
(六)搭建書本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的橋梁
教育改革后,教材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現在的教材給老師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教材內容豐富,知識點眾多,通過一本教材雖然不能說讓學生了解整個世界,替代學生的實踐活動,但是教材內容改革對于素質教育有著重要促進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材內容太活,上面的例子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實例,但是由于當前我們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和地區(qū)特點,學校中的好多學生都是鄉(xiāng)下的,由于農村資訊相對閉塞,這就使得很多書上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好多東西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就大大的給老師增大了難度——看似容易,卻要去把例子換了,重新搜集一大堆適合自己本地學生的真實實例。
二、結語
政治課程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啟蒙課程,有效的政治教學,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良好性格塑造,這首先政治教師重新認識政治課教學的重要性,把政治課作為加強學生政治教育的一種手段,因此,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學生的政治教育,真正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當中去。
參考文獻
[1] 王齊艷.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科技信息,2011年第2期.
[2] 張曉紅.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3年第11期.
[3] 肖麗霞.關于如何構建高效初中政治課堂的淺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年第10期.
作者簡介:李娜(1981.05- ),大專,內蒙古商都縣第五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