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文
【摘要】閱讀是收集信息的過程,也是發(fā)散思維的過程。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展開多元化文本解讀教學引導,基于素質教育理念和以人為本思想,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發(fā)散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基于學生個性化需求,展開拓展學生視野、關注多元化解讀、引領學生個性解讀、糾正學生解讀錯誤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在多元化的文本解讀教學理念下放飛自己的思想,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文本解讀;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教師引導,拓展學生視野
多元化文本解讀,關注學生的個性解讀策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引導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閱讀訓練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退出課堂讓學生獨自分析,而應該適時、適當的指導。初中學生的人生經歷、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有限,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只是基于他們自身的認知層面,或許會出現對文章理解的偏差、出現一些錯誤而導致誤讀文本。所以,應該在學生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成為合作者,在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挖掘,促進學生提升能力。
教師對學生進行文本解讀引導,就是拓展學生的“期待視野”?!捌诖曇啊笔腔趯W生的閱讀習慣、學習態(tài)度、閱讀經驗而產生的,而教師需要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思維,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調動想象進行聯(lián)想,產生積極的閱讀體驗和趣味,塑造美好的藝術形象。例如,在閱讀林嗣環(huán)的“口技”這篇文章時,關于重點句子“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口技的音樂,引導學生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本內容。
二、解讀文本,關注多元方式
文本解讀,也要關注它的全面性。不僅僅需要解讀文章的主題,也需要關注文章各種層面的解讀,比如文字、語言、形象、主題等等。文本解讀同樣需要對文章文字、語言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通過理解文字來領悟文章的深沉內涵和主題。了解一詞多義、多詞一義,同一種表達方式的不同理解等。
例如,在進行《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的閱讀理解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文字和語言中領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思想和性格特點,從而了解和推斷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對文本語言和形象的深入理解,體會文本的深層內涵,從而了解文章主旨,全面領悟文本內容。
三、學生視角,引領個性解讀
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是迎合新課改需要的具有教學實效的理念和模式。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以教師自身的想法來規(guī)范每一個學生,應該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教師要重視學生獨特的精神感受和情緒體驗,關注學生的個性理解。在進行文本解讀的過程中,學生會由于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思維習慣、個性特色、氣質等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對文本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一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整體感知、精讀課文、賞析美句、找出主旨等。但是,如果不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文本的引導,就會使得學生成為了記憶的工具,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應該采取多元化文本解讀策略的關鍵舉措,就是站在學生視角思考問題,引領學生個性閱讀。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引導學生首先從字里行間去領悟文章的思想,其次再由重點段落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借助自己的思想和頭腦對文章進行解讀?!耙磺€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引導學生自由分析,領悟和理解,并進行反思,如果是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一篇關于父親的文章,又會如何構思?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個性閱讀和反思,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四、重視結果,辨析正誤反誤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基于多元化文本解讀理念,要避免學生出現反誤現象。我們在進行閱讀理解和主題把握的過程中,由于“期待視野”的原因,學生一般都會產生先入為主的思想,對于文章有自己的理解。能夠正確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意蘊、作品的藝術價值等等,并且與作品形成一種相應的關系,就說明是正確的理解。反之就是誤解。對于作品,讀者在文本沒有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就是正誤;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刻意的理解和評價,就是反誤。在進行文本解讀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反誤現象,由于這種反誤現象的不及時糾正,會導致學生失去應有的文學鑒賞能力。
例如,對于《敬畏自然》純粹的理解成為害怕自然,就是一種反誤,而應該是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進行文本解讀引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反誤,提升學生理解文章寫作目的、含義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維護藝術應有的文學價值。
五、總結
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有效解讀,需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的文本解讀教學策略。提升閱讀文本的價值,促進學生從不同視角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打造全新的閱讀世界,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活潑而生動,多變而充實。寓教于樂,在多元化文本解讀的教學策略下,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初鳳平.談語文文本解讀的自主性與多元化及其途徑[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8).
[2]賈金珠.淺析語文教學中文本解讀的多極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
(編輯:劉佳琦)endprint